词典 东帝 东帝的意思
dōng

东帝

简体东帝
繁体東帝
拼音dōng dì
注音ㄉㄨㄥ ㄉ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dì,(1)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组词】:上帝。玉皇大帝。(2) 君主。【组词】:帝王。皇帝。称帝。帝制。

基本含义

指东方的帝王,比喻权力至高、统治无边。

东帝的意思

东帝 [dōng dì]

1. 东方的帝王。战国时齐愍王自称。

2. 东方的帝王。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自称。

3. 东方的帝王。唐代南诏合罗凤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合罗凤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吐蕃,吐蕃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

5. 司春之神东方青帝的省称。

东帝 引证解释

⒈ 东方的帝王。 战国 时 齐湣王 自称。

《吕氏春秋·孝行》:“齐 以东帝困於天下。”
高诱 注:“齐 湣 王僭 号於东,民不顺之,故困於天下。”
《史记·魏世家》:“﹝ 魏昭王 ﹞八年, 秦昭王 为西帝, 齐湣王 为东帝,月餘,皆復称王归帝。”

⒉ 东方的帝王。 汉景帝 时 吴王 刘濞 自称。 《汉书·吴王刘濞传》:“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諭 吴王 拜受詔。

吴王 ……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谁拜?’”

⒊ 东方的帝王。 唐 代 南诏 閤罗凤 的称号。

《新唐书·南诏传》:“閤罗凤 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 吐蕃,吐蕃 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
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 宋 陈经国 《沁园春·丁酉年感事》词:“悵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⒋ 司春之神东方 青帝 的省称。

宋 戴昺 《初冬梅花偷放颇感》诗:“妆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烟花诗集》:“东帝初无厚薄情,恶花随分也能春。”


东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南亚释义:指亚洲东南 部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的所有国家和地区。 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 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
    • 2.
      东帝释义:⒈东方的帝王。 战国 时 齐湣王 自称。《吕氏春秋·孝行》:“齐 以东帝困於天下。”高诱 注:“齐 湣 王僭 号於东,民不顺之,故困於天下。”《史记·魏世家》:“﹝ 魏昭王 ﹞八年,秦昭王 为西帝,齐湣王 为东帝,月餘,皆復称王归帝。”⒉东方的帝王。汉景帝 时 吴王 刘濞 自称。《汉书·吴王刘濞传》:“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諭 吴王 拜受詔。吴王 ……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谁拜?’”⒊东方的帝王。唐 代 南诏 閤罗凤 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閤罗凤 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 吐蕃,吐蕃 以为弟……
    • 3.
      东秦释义:战国 时 秦昭王 曾称西帝,齐湣王 曾称东帝,两国皆以其富强而东西并立,后因称 齐国 或 齐 地为“东秦”。《晋书·慕容德载记》:“青 齐 沃壤,号曰‘东秦’。”南朝 梁 萧统《诒明山宾诗》:“平仲 古称奇,夷吾 昔擅美,令则挺 伊 贤,东 秦 固多士。”宋 苏轼《次韵答顿起》之二:“十二东 秦 比 汉 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 4.
      西帝释义:⒈古时指地处西方的帝王。 《史记·魏世家》:“八年,秦昭王 为西帝,齐湣王 为东帝。”《旧唐书·李轨传》:“﹝ 轨 ﹞谓 兴贵 曰:‘昔 吴濞 以 江 左之兵,犹称己为“东帝”,我今以 河 右之众,岂得不为“西帝”。’”⒉古代称秋天的神。唐 温庭筠《蒋侯神歌》:“商风刮水报 西帝,庙前古树燔白蛇。”参见“西皇”。
    • 5.
      邦域释义:疆土;国境;区域。《论语·季氏》:“夫 顓臾,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於邦域矣。”唐 刘知几《史通·题目》:“其有 魏 世邻国编於 魏 史者,於其人姓名之上,又列之以邦域,申之以职官,至如 江 东帝主。”宋 曾巩《福州上执政书》:“转走五郡,盖十年矣,未尝敢有半言片辞,求去邦域之任,而冀陪朝廷之仪。”

东帝(dong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帝是什么意思 东帝读音 怎么读 东帝,拼音是dōng dì,东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