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边 [bèi biān]
1. 守边。
备边 引证解释
⒈ 守边。
引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司户参军 孔宗旦 言于知州 陈珙 宜备边, 珙 不听。”
《明史·宋讷传》:“备边在乎实兵,实兵在乎屯田。”
清 恽敬 《逊庵先生家传》:“应詔上备边五策,不报,先生知时事不可为,乃归。”
备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说法释义:宋 乾兴 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 后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 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宋 范仲淹《奏论陕西兵马利害》:“或闻以三説之法可以备边……纵许於 陕西 河东路 以三説入中,既缘客商未多,且可少助粮草而已。”
- 2.
城操释义:明 时调卫所兵备边之称。亦指备边士卒。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疏》:“但系六百里之外,或分为两班:一班备春,一班备秋。或并为一班,半年城操,半年秋戍。”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疏》:“其补军之法,逃军先儘本身,故军先儘子孙;不足,则均之同伍,均之同队,以至通一卫之餘丁而补之;又不足,则取之城操。”
- 3.
头匹释义:⒈牛马驴骡等大牲畜的计量单位。⒉亦作“头疋”。指牲畜。《元典章·圣政一·劝农桑》:“不以是何诸色人等,毋得纵放头疋,食践损坏桑果田禾。”明 于谦《备边保民疏》:“今 易州、蔚州、浑源、昌平 等处近边百姓,自去岁被掠人口,抢去头匹。”
- 4.
激赏库释义:宋 代官署名。置于 绍兴 年间,专供边防将士军需物资之用,后兼管供应朝廷和官吏所需用的物资。本隶御营司,建炎 四年御营司废,改隶枢密院。《宋史·职官志二》:“三省、枢密院激赏库,三省、枢密院激赏酒库。监官各二人。二库并因 绍兴 用兵,创以备边;后兵罢,专以备堂、东两厨应干宰执支遣。若朝廷军期急速钱物金带,以备激犒;诸军将帅告命綾纸,以备科拨调遣等用;省院府吏胥之给,亦取具焉。”
- 5.
禁钱释义:由少府掌管、供帝王使用的钱财。 汉 桓宽《盐铁论·徭役》:“先帝忧百姓不赡,出禁钱,解乘舆驂,贬乐损膳,以賑穷备边费。”《汉书·贾捐之传》:“暴师曾未一年,兵出不踰千里,费四十餘万万,大司农钱尽,乃以少府禁钱续之。”颜师古 注:“少府钱主供天子,故曰禁钱。”《后汉书·百官志三》:“承 秦,凡山泽陂池之税,名曰禁钱,属少府。”《新唐书·李适之传》:“玄宗 患 穀 洛 岁暴耗徭力,詔 适之 以禁钱作三大防。”
- 6.
脚价释义:搬运费。唐 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如山路险阻,车乘难通,仍召贫人,令其般运,以米充脚价。”明 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惟糶糴之间稍加调停,脚价之耗,别为计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船户埠行,有许多代运盐斤,情愿不领脚价,还怕谋不到手的。”赵树理《三里湾·范登高的秘密》:“越是忙时候,送脚的牲口就越少,脚价就越大。”
- 7.
荒耗释义:谓遭灾减产,民用空竭。《后汉书·伏湛传》:“渔阳 以东,本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今天下初定,前者 文泰 之来,劳费已甚,今借使十国入贡,其徒旅不减千人。边民荒耗,将不胜其弊。”
- 8.
赊买释义:⒈欠账购买。《宋史·食货志上三》:“熙寧 五年,詔以银绢各二十万赐 河东 经略安抚司,听人赊买,收本息封桩备边。”《元典章·户部二·分例》:“毋得循习旧弊,豫不準备,临时赊买,多费官钱。”⒉谓不需付出代价而占有。唐 韩偓《睡起》诗:“终撑舴艋称渔叟,赊买湖心一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