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yǔ yù,(1) 告诉。【组词】:不以语人。
1. 说话时经常不自觉地说出来的词句。
例“瞧着办”三个字几乎成了他的口头语。
英[cant; cliche; pet phrase;]
⒈ 群众的口头语言。
引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口头语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⒉ 在说话时常常不自觉地说出来的话;口头惯用语。
引曹禺 《日出》第二幕:“陈小姐 顶聪明了,专门会学人的口头语。”
马烽 《三年早知道》:“慢慢地,‘早就知道’这句话,变成他的口头语了。”
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刘世吾 有一句口头语:就那么回事。”
⒈ 说话时的惯用语。也作「口头禅」。
例如:「『哎哟!』是他的口头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