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诏书 诏书的意思
zhàoshū

诏书

简体诏书
繁体詔書
拼音zhào shū
注音ㄓㄠˋ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ào,(1) 告诉,告诫。【例句】: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2)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组词】: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诏书的意思

诏书 [zhào shū]

1.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

衣带诏书。

[imperial decree; imperial edict;]

诏书 引证解释

⒈ 皇帝颁发的命令。

《史记·儒林列传》:“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汉 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敕。”
《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不一日, 哲宗皇帝 晏驾,新天子即位,颁下詔书,大赦天下。”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一部第二章:“吕雉 冷笑道:‘ 陈平、周勃 是奉先皇帝诏书前去斩 樊哙,三妹今日进宫,究竟是来吊丧,还是向先皇帝算帐?’”


国语词典

诏书 [zhào shū]

⒈ 皇帝通告臣民的文书。

《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

圣旨


诏书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圣旨释义:封建社会里称皇帝的命令,现多用于比喻:他的话你就当成圣旨啦?

诏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符六诏释义:谓多次发布命令。符,兵符。诏,诏书。
    • 2.
      三箓释义:道教谓金箓乃三清所降,故称。箓,金箓,天帝诏书。
    • 3.
      丝纶释义:⒈《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⒉钓丝。⒊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 4.
      丝言释义:《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郑玄 注:“言言出弥大也。”孔颖达 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之言为“丝言”,并用作诏书的代称。
    • 5.
      丢空释义:⒈丧亡。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凭着我穿杨妙手,管教他一命丢空。”⒉犹言疏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天父曰:‘今凡间 中囯,年载久矣,未曾敬我,尔知么?’锡能 对曰:‘中囯 人瞒昧天父恩德,丢空未曾敬拜天父久矣。’”
    • 6.
      串同释义:犹串通。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今有 周锡能 反骨偏心,串同妖人回朝,内应谋反。”徐特立《致张敬尧的公开信》:“到则生事张皇,緹骑四出,串同都总 熊佩兰,凡各团之稍可温饱者,择肥而噬其通匪,严事考求。”
    • 7.
      丹凤释义:⒈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⒉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⒊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⒋喻杰出者。
    • 8.
      丹凤诏释义:后赵 石虎 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詔”泛称帝王诏书。
    • 9.
      丹诏释义:帝王的诏书。以朱笔书写,故称。 唐 韩翃 《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御》诗:“身著紫衣趋闕下,口衔丹詔出关东。” 明 高明 《琵琶记·李旺回话》:“我如今去朝廷上表,奏 蔡 氏一门孝道,管取吾皇降丹詔把他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生承命,四体惊悚,若奉丹詔。”
    • 10.
      丽册释义:皇帝诏书的美称。
    • 11.
      九锡文释义:古代帝王赐九锡予权臣时的诏书。内容皆谀颂权臣功德之词。
    • 12.
      书诏释义:诏书;草拟诏书。
    • 13.
      五色书释义:指诏书。
    • 14.
      五色诏释义:晋 陆翽《邺中记》:“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五色詔”指诏书。唐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詔,珮声归向凤池头。”唐 窦常《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明 陈汝元《金莲记·觐圣》:“朝罢须裁五色詔,肯将衰朽惜残年。”
    • 15.
      五花官诰释义:古代帝王封赠的诏书,因以五色金花绫纸制成,故称。
    • 16.
      仙踪释义:⒈仙人的踪迹。后蜀 顾夐《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明 屠隆《綵毫记·祖饯都门》:“名山不远,访仙踨烟霞宿缘。”清 胡会恩《珠江杂咏》诗:“穗石 仙踪古,花田 粉泽妍。”⒉古人比升迁入朝为登仙,因借称应召赴京者的行踪。唐 刘禹锡《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诗:“雷雨江山起卧龙,武陵 樵客躡仙踪。十年 楚 水枫林下,今夜初闻 长乐 鐘。”
    • 17.
      令书释义:指太子所下的书面命令。 与皇帝诏书相别。
    • 18.
      伏读释义:谓恭敬地阅读。“伏”为表敬之词。《孔丛子·杂训》:“子思 在 鲁,使以书如 卫 问 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受书伏读。”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 清 俞正燮《<澳门纪略>跋》:“昔尝伏读 圣祖仁皇帝 康熙 五十五年十月辛亥圣训。”
    • 19.
      众小释义:⒈众多小国。⒉一群小人。⒊百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尔众小放胆,不妨同心踊跃,立志顶天,我自有主张也。”
    • 20.
      优制释义:优诏,嘉奖的诏书。

诏书(zhao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诏书是什么意思 诏书读音 怎么读 诏书,拼音是zhào shū,诏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诏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