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窗 [sēng chuāng]
1. 亦作“僧”。亦作“僧牕”。
3. 僧寺的窗户。
僧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僧牕”。僧寺的窗户。
引宋 黄庭坚 《德孺五丈和之字诗韵难而愈工辄复和成可发一笑》:“早晚来同醉,僧窗卧虎皮。”
宋 陆游 《长歌行》:“成都 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明 王思任 《留赠循元长老》诗:“风清佛阁松涛静,泉过僧牕竹影寒。”
僧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榻释义:借人床榻睡觉。犹借宿。宋 秦观《寄题赵侯澄碧轩》诗:“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金 元好问《外家南寺》诗:“白头来往人间徧,依旧僧窗借榻眠。”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余年十八,受知于 浙 督 程 公 元章,送入 万松书院 肄业,离家二十里,夜不能归,輒借榻 湖州 沉谦之、永之 寓所。”
- 2.
僧牕释义:见“僧窗”。
- 3.
客床释义:客中所用的床铺。宋 陆游《鹅湖夜坐书怀》诗:“夜宿 鹅湖寺,槁叶投客牀。”金 元好问《与同年敬鼎臣宿顺天天宁僧舍》诗:“萧萧风雨打僧窗,耿耿青灯对客床。”
- 4.
逼塞释义:⒈拥塞;充满。《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也刚筑,也柔和,虚空逼塞满娑婆。”《朱子语类》卷一:“天却四方上下都周匝无空闕,逼塞满皆是天。”清 黄宗羲《海市赋》:“尔乃帆席未掛,僧窗宴启,忽然丛岛逼塞,孤峯魁峙,疑异国之飞来,岂灵居之迁徙。”⒉堵塞;淤塞。唐 元稹《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其最患人者,荻塘 河水瀦淤逼塞,不能负舟,公濬之百餘里。”清 金友理《太湖备考·水治》:“并禁毋得侵筑,逼塞上流。”⒊指地方偏僻闭塞。《明史·韩宪王松传》:“时弃 大寧 三卫地,开原 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