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质 [měi zhì]
1. 美好的素质。
美质 引证解释
⒈ 美好的素质。
引《礼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
《韩诗外传》卷八:“虽有良玉,不刻鏤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
宋 曾巩 《熙宁转对疏》:“可传於后世者,若 汉 之 文帝、宣帝,唐 之 太宗,皆可谓有美质矣。”
明 方孝孺 《尊闻斋记》:“今之人岂皆不若古人之有美质哉?”
国语词典
美质 [měi zhì]
⒈ 美好的本质。
引《韩诗外诗·卷八》:「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
美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史释义:⒈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晋 王嘉《拾遗记·周穆王》:“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宋 文天祥《<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本书史也。”⒉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揆日粲书史,相都丽闻见。”唐 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刘奇 对 对方 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
- 2.
伟质释义:犹美质。
- 3.
兰情蕙性释义:兰:兰草;蕙:蕙草;性:比喻美质。比喻女子的人品贤淑娴雅。
- 4.
内美释义:内在的美好德性。《楚辞·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朱熹 集注:“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於内也。”李大钊《青春》:“嗟吾青年可爱之学子乎!彼美之青春,念子之任重而道远也,子之内美而修能也,怜子之劳,爱子之才也。”
- 5.
含章释义:⒈包含美质。 ⒉指曹丕的九把刀剑之一。⒊见“含章殿”。
- 6.
含章天挺释义:指内怀美质而挺秀。同“含章挺生”。
- 7.
常衡释义:英美质量制度,用于金银、药物以外的一般物品(区别于“金衡、药衡”)。
- 8.
成蹊释义:喻身怀美质,勿需宣扬自然为人所知。
- 9.
挺质释义:生就的美质。
- 10.
浑玉璞金释义:未琢的玉和未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 11.
浑金白玉释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同“浑金璞玉”。
- 12.
渥饰释义:谓得天独厚的美质。
- 13.
瑰质释义:亦作“瓌质”。犹美质。
- 14.
璞金浑玉释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 15.
疏宕释义:⒈亦作“疎宕”。 亦作“疎荡”。放达不羁。《北史·薛憕传》:“憕 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宋 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是翁奋立寒苦,为乡先生,天质疎宕,不避就向背,教子必自达於义。”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徐伯龄》:“性颖敏,每书一目终身,但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刘寓生》:“同年 刘奇进,在同馆中最年少,疏宕有美质。”⒉谓声调抑扬顿挫,文气流畅奔放。宋 苏轼《琴操·醉翁操引》:“好奇之士 沉遵 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
- 16.
秀质释义:美质。
- 17.
荆玉释义:⒈荆山 之玉。即和氏璧。晋 卢谌《览古》诗:“连城既伪往,荆 玉亦真还。”明 何景明《送石秀才下第还赵州》诗:“荆 玉已三献,冀 群当一空。”⒉喻美质贤才。《艺文类聚》卷四七引 晋 孙绰《贺司空修(循)像赞》:“质与 荆 玉参贞,鉴与南金等照。”唐 权德舆《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其年停贡举》诗:“荆 玉收难尽,齐 竽喜暂閒。”
- 18.
药衡释义:英美质量制度,用于药物(区别于“常衡、金衡”)。
- 19.
醇古释义:亦作“醕古”。古朴,淳美质朴。
- 20.
金衡释义:英美质量制度,用于金、银等贵重金属(区别于“常衡、药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