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亍 [chì chù]
1. 古:慢步行走;徘徊。
例踟蹰横渡口,彳亍上滩舟。——李贽《观涨》
彳亍而无所趋。
英[walk slowly;]
彳亍 引证解释
⒈ 小步走,走走停停貌。
引《文选·潘岳<射雉赋>》:“彳亍中輟,馥焉中鏑。”
张铣 注:“彳亍,行皃,中少留也。”
唐 柳宗元 《答周君巢书》:“彳亍而无所趋,拳拘而不能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宋延清》:“彳亍而行,如酒醉者。”
沙汀 《磁力》:“但他没有多少地方可走,而一个人在街上彳亍着。”
⒉ 比喻犹疑不定。
引明 袁宏道 《初度戏题》诗:“欲留色枯槁,欲归心彳亍。”
国语词典
彳亍 [chì chù]
⒈ 彳,左步。亍,右步。彳亍指缓步慢行。
引《文选·潘岳·射雉赋》:「彳亍中辍,馥焉中镝。」
唐·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彳亍而无所趋,拳拘而不能肆。」
彳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彳亍释义:慢步走,走走停停:独自在河边彳亍。
- 2.
锐往释义:犹言一往无前。清 周亮工《盛此公传》:“屈其二十年鋭往之气,頫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
- 3.
鹤骨释义:⒈修道者的骨相。 唐 孟郊 《石淙》诗之五:“飘飘鹤骨仙,飞动鼇背庭。” 宋 苏轼 《寿星院寒碧轩》诗:“道人絶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⒉伶仃瘦骨。 五代 齐己 《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诗:“瘦应成鹤骨,閒想似禪心。” 金 元好问 《工部赵侍郎下世日作》诗:“鹤骨翛然卧石牀,情知合眼即仙乡。” 清 周亮工 《哭陈开仲》诗:“鹤骨难支萧寺雨,鶻魂彳亍故园心。”⒊鹤骨笛。 清 石同福 《探春慢·小庚先生以孤山探梅词见示继声奉教》词:“鹤骨频吹,梅魂未醒。都入客怀凄怨。”
- 4.
黄口儿释义:⒈幼儿。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三国 魏 曹丕《艳歌何尝行》:“上慙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鸥陂渔话》卷五引 清 刘书樵《杂诗》:“上有白髮亲,妾当罗酒浆。下有黄口儿,妾为製衣裳。”⒉指年轻无知。清 周亮工《盛此公传》:“屈其二十年鋭往之气,頫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⒊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