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 [yā lù jiāng]
1. 中朝界河 。源出吉林省东南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附近,向西南流,注入黄海。长813公里。主要支流有津江、浑江等。流域面积61800平方公里。流量及水力资源丰富,建有水丰等水电站。冬季冰期约4个月。拉姑哨以下可通航。
英[the Yalujian;]
国语词典
鸭绿江 [yā lù jiāng]
⒈ 河川名。位于辽宁省东南边。源出松江省长白山南麓,西南流至安东省安东市入黄海。长七百九十公里,为中韩界河。水色绿如鸭头,故称为「鸭绿江」。也作「鸭渌水」。
鸭绿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江释义:⒈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⒉蜀有三江,即岷江、涪江、沱江。⒊指广东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⒋指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
- 2.
亡命客释义:流亡者。孙中山 《致蒋介石手札》之一:“盖有一日 福州 ,则我有一日之凭藉,外交内应,则可以此为背景,倘并此而无之,则我不过为一租界之亡命客耳。” 蒋光慈 《鸭绿江上》:“ 李孟汉 又开始说:‘我现在是一个亡命客,祖国我是不能回去的。’”
- 3.
唿唿释义:象声词。多指火烧声。杨朔《鸭绿江南北》:“有的工友简直变成火人,棉衣服烧得唿唿的,幸亏拿水龙把火浇熄。”《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一筐筐的‘四旧’被倒进了唿唿作响的火焰之中。”
- 4.
朝鲜释义:东亚国家。 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北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为界。面积1232万平方千米。人口2096万(1991年)。首都平壤。高原、山地为主。温带季风气候。工业主要有机器制造、纺织等部门。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特产有人参。
- 5.
栋鄂部释义:明 建州女真 诸部之一。因居 栋鄂水(即 鸭绿江 支流 佟佳江 上游 大鸦儿河)而得名。散居在 佟佳江 中游以西的 栋鄂水 流域以及 大二河、大鸦河、小鸦河、半拉江、北古河、南古河 一带。万历 十二年(公元1584年)为 努尔哈赤 所并。
- 6.
沿海防护林释义:中国沿海地区为缓解台风、海啸、暴雨侵袭而兴建的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的沿海县(市、区)。从1988年开始,计划到2010年造林355万公顷。
- 7.
满番汗释义:即古 沛水。距 鸭绿江 入海不远处。
- 8.
白头山释义:长白山主峰。在吉林省东南中国、朝鲜两国边界上。休眠火山。山顶有火山口湖天池,湖周环列十六座高峰。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源地。
- 9.
车马如龙释义:谓车马众多,繁华热闹。 唐 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風煙匝地,車馬如龍。”蒋光慈《鸭绿江上·兄弟夜话》:“这里有的是光滑平坦的马路……这里有的是车马如龙,士女如云。”参见“車水馬龍”。
- 10.
辽东半岛释义:在辽宁省东南部,辽河口到鸭绿江口一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之间。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海岸曲折,南端有大连等良港。
- 11.
逛悠释义:转悠;闲逛。《鸭绿江》1988年第2期:“我说我的工作幸福是我可以乘客人电梯走遍全楼,以检查防火设施为名,堂堂皇皇地到处逛悠。”
- 12.
长城释义:⒈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 始建于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秦、燕、赵北面的城墙连接起来,并增筑新的城墙,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城。秦以后,又经许多朝代的重修或增筑,现存明代长城总长6 300千米。其中北部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东南老龙头;东北长城,西自山海关附近的铁场堡,东至今丹东市东北鸭绿江边。⒉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祖国的钢铁长城。
- 13.
长白山释义:辽宁、吉林两省东部和中朝边境山地的总称。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在1,000米以上。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分水岭。山中森林茂密。
- 14.
马訾水释义:即 鸭绿江。
- 15.
黄海释义:毗邻中国大陆的三大海域之一。北起鸭绿江口,南以长江口北岸至朝鲜济州岛一线与东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峡与渤海相通,东邻朝鲜半岛。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因近岸海水呈黄色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