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忠良 忠良的意思
zhōngliáng

忠良

简体忠良
繁体
拼音zhōng liáng
注音ㄓㄨㄥ ㄌㄧ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 诚心尽力。【组词】:忠心。忠诚。忠实。忠告。忠于。忠魂。忠义。忠贞。效忠。赤胆忠心。忠言逆耳。

liáng,(1) 好。【组词】:良好。善良。良辰美景。消化不良。良莠不齐。(2) 善良的人。【组词】:除暴安良。(3) 很。【组词】:良久。获益良多。用心良苦。(4) 姓。

基本含义

指忠诚正直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态度。

忠良的意思

忠良 [zhōng liáng]

1. 忠厚善良;诚实。

[ loyal and honest; ]

2. 忠诚贤良的人。

杨家将一门忠良。

[ a loyal and honest person; ]

忠良 引证解释

⒈ 忠诚善良。

《书·冏命》:“昔在 文 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
宋 苏辙 《代李公仪谏议祭张文裕侍郎文》:“惟公擢秀 齐 鲁,朴厚忠良,自下升高,勤劳四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你道他果然赤心忠良,代主人看行李么?”

⒉ 忠诚善良的人。

《左传·成公十六年》:“信谗慝而弃忠良,若诸侯何?”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明史·郭楠传》:“人臣事君,阿意者未必忠,犯颜者未必悖……不意圣明之朝,而忠良获罪若此。”
穆青 《历史的审判》:“受审的十名主犯每人都有一套残害忠良的鬼蜮伎俩。”


国语词典

忠良 [zhōng liáng]

⒈ 忠正善良。

《书经·冏命》:「小大之臣,咸怀忠良。」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〇回》:「你道他果然赤心忠良,代主人看行李么?」

⒉ 贤良尽忠的人。

《列子·汤问》:「妖靡盈庭,忠良满朝。」
《乐府诗集·卷六一·杂曲歌辞一·南朝宋·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忠良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伟人释义:伟大的人物:一代伟人。
    • 2.
      圣人释义:⒈旧时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如孔子从汉朝以后被历代帝王推崇为圣人。⒉封建时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
    • 3.
      贤人释义:有才德的人。
    • 4.
      贤良释义:⒈有德行,有才能:贤良之士。 ⒉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任用贤良。

忠良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奸臣释义:指残害忠良或阴谋篡夺帝位的大臣。

忠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窗消息释义: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同“东窗计”。
    • 2.
      东窗计释义: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 3.
      主圣臣良释义: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 4.
      仇牧释义:人名。春秋 宋 大夫。《春秋·庄公十二年》:“宋 万 弑其君 捷,及大夫 仇牧。”《史记·宋微子世家》:“﹝ 南宫万 ﹞遂以局杀 湣公 於 蒙泽。大夫 仇牧 闻之,以兵造公门。万 搏 牧。牧 齿著门闔死。”后用以借指忠良。《隶续·汉胶东令王君庙门断碑二附文》:“仇牧 之忿,奋不顾难。”孙中山《祭黄花冈七十二烈士文(二)》:“虎穴衔力,仇牧 陨首。”
    • 5.
      侍御释义:⒈侍奉(君王)。《书·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御之臣。”《史记·乐毅列传》:“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宋 苏辙《梁惟简供备库使诰》:“朕惟崇庆,日总万机,号令所至,泽遍海内。况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执事之劳,而有不被其赐者乎?”《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礼部官见了 玉英 这个容仪,已是万分好了。但祇年纪幼小,恐不諳侍御,发回寧家。”⒉侍奉君王的人。《书·冏命》:“昔在 文 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僕从,
    • 6.
      假传圣旨释义:⒈假传皇帝的旨意。清 李玉《清忠谱·闹诏》:“今日是 魏太监 假传圣旨,杀害忠良。”《括苍山恩仇记》第九回:“咸丰 元年,青浦县 知县 余龙光 看见当年的收成稍为好了一点儿,想趁机捞一票,就假传圣旨,征收已经豁免的 道光 三十年以前灾年中的那份儿钱粮。”⒉指伪传上级的命令。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六:“他们假传圣旨,说是奉了第三厅厅长 郭沫若 的命令搜查书店。”
    • 7.
      切言释义:犹直言。《汉书·成帝纪》:“冀闻切言嘉谋,匡朕之不逮。”汉 刘向《说苑·贵德》:“忠良切言,皆鬱於胸。”《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时大臣有不欲者,於詔语中设六事以禁切言者。”清 冯定远《钝吟杂录》:“诗之为文,一出一入,有切言者,有微言者,轻重无準,唯在达其志耳。”
    • 8.
      剥床释义:语出《易·剥》:“剥牀以足,以灭下也。”陈梦雷 浅述:“侵灭正道,自下而上也。”又:“剥牀以肤,切近灾也。”陈梦雷 浅述:“阴祸已迫其身也。”后用“剥牀”称残害忠良或迫身之祸。
    • 9.
      奸枉释义:⒈奸诈不正。 汉 王符《潜夫论·本政》:“臣忠良则君政善,臣姦枉则君政恶。”《后汉书·五行志二》:“先是 梁太后 兄 冀 挟姦枉,以故太尉 李固、杜乔 正直,恐害其事,令人诬奏 固 乔 而诛灭之。”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八:“第五伦 领 长安市,公平廉介,无有姦枉。”⒉指奸邪不正的人。《黄石公三略》卷上:“羣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姦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谓乱源。”
    • 10.
      奸臣释义:指残害忠良或阴谋篡夺帝位的大臣。
    • 11.
      存没释义:同“存殁”。南朝 宋 颜延之《登巴陵城楼作》诗:“存没竟何人,耿介在明淑。”清 黄遵宪《吴季清明府》诗:“闻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没。”唐 宋之问《鲁忠王挽词》之二:“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宋 苏轼《与范元长书·北归》之一:“今託 少游 议其详,餘惟节哀自重。某不敢拜状郡君,惟千万俯为存没宽心自重。”
    • 12.
      学官释义:⒈学校的房舍。《汉书·循吏传·文翁》:“又修起学官於 成都 市中。”颜师古 注:“学官,学之官舍也。”《晋书·苻坚载记上》:“坚 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⒉指学校。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皇帝建学官,亲近忠良,欲以絶怪恶之端。”《汉书·吾丘寿王传》:“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⒊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 汉 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 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 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
    • 13.
      宗枝释义:同“宗支”。《陈书·高祖纪下》:“嫡嗣废黜,宗枝僭诈,天地荡覆,纪纲泯絶。”唐 杜甫《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我 丈 特英特,宗枝 神尧 后。”《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僕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叨将相,籍係宗枝,赐鈇鉞以专征,徵苞茅而问罪。”宋 张先《感皇恩·安车少师访阅道大资同游湖山》词:“廊庙当时共代工,睢陵 千里远,约过从。欲知宾主与谁同。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元 锺嗣成《醉太平》曲:“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 刘九儿 宗枝。”蒲剧《薛刚反朝》第七场:“忠良遭残,宗枝尽丧,唐 室江山俱被你奸贼
    • 14.
      害忠隐贤释义: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 15.
      尺帛之谏释义:魏牟到赵国见建信君受到宠幸,便就近以尺帛为喻,谏劝赵王。指出:做一顶帽子尚且要选择胜任的工匠,为什么治国反而不去选用贤臣呢?赵国的先王任用像赵奢,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忠良,曾使赵国强盛,敢与强秦抗衡;如今宠幸建信君这样谄谀平庸之人,怎能不亡国败家呢!
    • 16.
      忠良释义:⒈忠诚正直。 ⒉忠诚正直的人:陷害忠良。
    • 17.
      情契释义:交谊,交情。《宋书·鲁爽传》:“爽 与 义宣 及 质 相结已久,义宣 亦欲资其勇力,情契甚至。”《北齐书·高乾传》:“司空奕世忠良,今日復建殊効,相与虽则君臣,实亦义同兄弟,宜共立盟约,以敦情契。”《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臣与之同遇先帝,出入三朝,薄有情契。”
    • 18.
      戴渊剑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 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 江 淮 间攻掠商旅。陆机 赴假还 洛,輜重甚盛,渊 使少年掠刼。渊 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 既神姿峯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 於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復作刼邪。’渊 便泣涕,投劒归 机,辞厉非常。机 弥重之,定交。”后用为悔过自新之典。明 张景《飞丸记·权门狼狈》:“从今去却 戴渊 剑,且学忠良翊圣朝。”
    • 19.
      投躯释义:⒈舍身;献身。南朝 宋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唐 王维《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⒉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 20.
      招世释义:谓推荐忠良,招致人物。

忠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窗消息释义: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同“东窗计”。
    • 2.
      东窗计释义: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 3.
      主圣臣良释义: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 4.
      仇牧释义:人名。春秋 宋 大夫。《春秋·庄公十二年》:“宋 万 弑其君 捷,及大夫 仇牧。”《史记·宋微子世家》:“﹝ 南宫万 ﹞遂以局杀 湣公 於 蒙泽。大夫 仇牧 闻之,以兵造公门。万 搏 牧。牧 齿著门闔死。”后用以借指忠良。《隶续·汉胶东令王君庙门断碑二附文》:“仇牧 之忿,奋不顾难。”孙中山《祭黄花冈七十二烈士文(二)》:“虎穴衔力,仇牧 陨首。”
    • 5.
      侍御释义:⒈侍奉(君王)。《书·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御之臣。”《史记·乐毅列传》:“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宋 苏辙《梁惟简供备库使诰》:“朕惟崇庆,日总万机,号令所至,泽遍海内。况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执事之劳,而有不被其赐者乎?”《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礼部官见了 玉英 这个容仪,已是万分好了。但祇年纪幼小,恐不諳侍御,发回寧家。”⒉侍奉君王的人。《书·冏命》:“昔在 文 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僕从,
    • 6.
      假传圣旨释义:⒈假传皇帝的旨意。清 李玉《清忠谱·闹诏》:“今日是 魏太监 假传圣旨,杀害忠良。”《括苍山恩仇记》第九回:“咸丰 元年,青浦县 知县 余龙光 看见当年的收成稍为好了一点儿,想趁机捞一票,就假传圣旨,征收已经豁免的 道光 三十年以前灾年中的那份儿钱粮。”⒉指伪传上级的命令。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六:“他们假传圣旨,说是奉了第三厅厅长 郭沫若 的命令搜查书店。”
    • 7.
      切言释义:犹直言。《汉书·成帝纪》:“冀闻切言嘉谋,匡朕之不逮。”汉 刘向《说苑·贵德》:“忠良切言,皆鬱於胸。”《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时大臣有不欲者,於詔语中设六事以禁切言者。”清 冯定远《钝吟杂录》:“诗之为文,一出一入,有切言者,有微言者,轻重无準,唯在达其志耳。”
    • 8.
      剥床释义:语出《易·剥》:“剥牀以足,以灭下也。”陈梦雷 浅述:“侵灭正道,自下而上也。”又:“剥牀以肤,切近灾也。”陈梦雷 浅述:“阴祸已迫其身也。”后用“剥牀”称残害忠良或迫身之祸。
    • 9.
      奸枉释义:⒈奸诈不正。 汉 王符《潜夫论·本政》:“臣忠良则君政善,臣姦枉则君政恶。”《后汉书·五行志二》:“先是 梁太后 兄 冀 挟姦枉,以故太尉 李固、杜乔 正直,恐害其事,令人诬奏 固 乔 而诛灭之。”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八:“第五伦 领 长安市,公平廉介,无有姦枉。”⒉指奸邪不正的人。《黄石公三略》卷上:“羣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姦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谓乱源。”
    • 10.
      奸臣释义:指残害忠良或阴谋篡夺帝位的大臣。
    • 11.
      存没释义:同“存殁”。南朝 宋 颜延之《登巴陵城楼作》诗:“存没竟何人,耿介在明淑。”清 黄遵宪《吴季清明府》诗:“闻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没。”唐 宋之问《鲁忠王挽词》之二:“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宋 苏轼《与范元长书·北归》之一:“今託 少游 议其详,餘惟节哀自重。某不敢拜状郡君,惟千万俯为存没宽心自重。”
    • 12.
      学官释义:⒈学校的房舍。《汉书·循吏传·文翁》:“又修起学官於 成都 市中。”颜师古 注:“学官,学之官舍也。”《晋书·苻坚载记上》:“坚 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⒉指学校。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皇帝建学官,亲近忠良,欲以絶怪恶之端。”《汉书·吾丘寿王传》:“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⒊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 汉 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 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 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
    • 13.
      宗枝释义:同“宗支”。《陈书·高祖纪下》:“嫡嗣废黜,宗枝僭诈,天地荡覆,纪纲泯絶。”唐 杜甫《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我 丈 特英特,宗枝 神尧 后。”《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僕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叨将相,籍係宗枝,赐鈇鉞以专征,徵苞茅而问罪。”宋 张先《感皇恩·安车少师访阅道大资同游湖山》词:“廊庙当时共代工,睢陵 千里远,约过从。欲知宾主与谁同。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元 锺嗣成《醉太平》曲:“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 刘九儿 宗枝。”蒲剧《薛刚反朝》第七场:“忠良遭残,宗枝尽丧,唐 室江山俱被你奸贼
    • 14.
      害忠隐贤释义: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 15.
      尺帛之谏释义:魏牟到赵国见建信君受到宠幸,便就近以尺帛为喻,谏劝赵王。指出:做一顶帽子尚且要选择胜任的工匠,为什么治国反而不去选用贤臣呢?赵国的先王任用像赵奢,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忠良,曾使赵国强盛,敢与强秦抗衡;如今宠幸建信君这样谄谀平庸之人,怎能不亡国败家呢!
    • 16.
      忠良释义:⒈忠诚正直。 ⒉忠诚正直的人:陷害忠良。
    • 17.
      情契释义:交谊,交情。《宋书·鲁爽传》:“爽 与 义宣 及 质 相结已久,义宣 亦欲资其勇力,情契甚至。”《北齐书·高乾传》:“司空奕世忠良,今日復建殊効,相与虽则君臣,实亦义同兄弟,宜共立盟约,以敦情契。”《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臣与之同遇先帝,出入三朝,薄有情契。”
    • 18.
      戴渊剑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 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 江 淮 间攻掠商旅。陆机 赴假还 洛,輜重甚盛,渊 使少年掠刼。渊 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 既神姿峯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 於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復作刼邪。’渊 便泣涕,投劒归 机,辞厉非常。机 弥重之,定交。”后用为悔过自新之典。明 张景《飞丸记·权门狼狈》:“从今去却 戴渊 剑,且学忠良翊圣朝。”
    • 19.
      投躯释义:⒈舍身;献身。南朝 宋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唐 王维《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⒉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 20.
      招世释义:谓推荐忠良,招致人物。

忠良造句

1.他罗织罪名,陷害忠良,真是太伤天害理了。

2.从前有一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朝里奸臣得宠,忠良受害,闹得国家贫穷交加,百姓怨声载道。

3.古代一些昏君听信奸臣的谗言,杀害了许多忠良

4.强将手无弱兵,奸臣手下无忠良

忠良(zhongl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忠良是什么意思 忠良读音 怎么读 忠良,拼音是zhōng liáng,忠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忠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