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策 上策的意思
shàng

上策

简体上策
繁体
拼音shàng cè
注音ㄕㄤˋ ㄘ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cè,(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组词】:策马。鞭策。(3) 激励,促进。【组词】:策动。策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组词】:简策。(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组词】:策命。策免。策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组词】:策论。策问。(7) 杖。【组词】: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组词】: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

基本含义

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选择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上策的意思

上策 [shàng cè]

1. 良策;可行性强的计策。

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上策也。

[the best policy;]

上策 引证解释

⒈ 高明的计策或办法。

《汉书·沟洫志》:“今行上策,徙 冀州 之民当水衝者,决 黎阳 遮 害亭,放 河 使北入海。”
《魏书·崔浩传》:“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鬭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璟(宋璟 )曰:‘ 建康 与敌境隔 江 而已,又在下流,吾今移都 豫章,据上流而制,根本上策也。’”
沈从文 《我的小学教育》:“不理是为一个不愿眼前吃亏的上策。”


国语词典

上策 [shàng cè]

⒈ 高明的计策或方法。

《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千载无患,故谓之上策。」
《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今若留此,恐有不便,惟移驾幸许都为上策。」


上策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善策释义:好办法。《东观汉记·吴良传》:“东平王 苍 辟为西曹掾,数諫 苍,多善策。”清 林则徐《札发编查保甲告示条款转发衿耆查照办理》:“须知章程一定,即当永远奉行,与其貽悔将来,不如先筹善策。”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朝廷如果派使官去慰问 金城公主(七○九年嫁到 吐蕃),和 赞普 当面结和约,使他称臣息兵,不是对待邻国的善策么。”
    • 2.
      妙计释义:巧妙的计策:锦囊妙计。 想了个妙计。
    • 3.
      良策释义:高明的计策;好的办法:别无良策。
    • 4.
      高招释义:好办法;好主意:出高招。 就这两下子,没有什么高招。也作高着。

上策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下策释义:指不高明的策略或办法。

上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2.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3.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4.
      上上释义:⒈最好:上上策。 ⒉指比前一时期再往前的(一个时期):上上星期。上上月。
    • 5.
      上兵释义:谓用兵之上策。
    • 6.
      上兵伐谋释义: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 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 7.
      上则释义:犹上策。
    • 8.
      上略释义:犹上策。
    • 9.
      上着释义:⒈亦作“上着”。下棋时的妙着,高着。多用以比喻上策,妙计。⒉见“上著”。
    • 10.
      上计释义:见上策。
    • 11.
      中策释义:不及上策而胜过下策的计策或办法。
    • 12.
      仰哺释义:谓依靠他人哺养、供养。 《新唐书·沙陀传赞》:“沙陀 始归命天子,仰哺于边,世喋血助征讨,常为边兵雄。”宋 曾巩《与刘抗龙图启》:“四弟怀仰哺之託,九妹有待年之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足下乃以三军之众,仰哺他人;千金之资,坐供外费,良非上策。”
    • 13.
      修政释义:⒈修明政教。《管子·大匡》:“公内修政而劝民,可以信於诸侯矣。”宋 岳珂《桯史·岁星之祥》:“然御戎上策,莫先自治,愿修政以应天道。”清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按 顺治 元年,修政立法,西洋人 汤若望,进浑天球一座。”⒉治理,统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夏桀 之居,左 河 济,右 泰 华,伊闕 在其南,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汤 放之。殷紂 之国……修政不德,武王 杀之。”
    • 14.
      攻心为上释义: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 15.
      曜兵释义:炫耀武力。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八月己未,大曜兵,饗六军。”《北史·于谨传》:“曜兵 汉 沔,席卷度 江,直据 丹阳,是其上策。”《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梁 人志不在战,徒欲曜兵耳。”
    • 16.
      汾亭释义:隋 王通 因上策不用,退居 河汾 之间,授徒自给,尝讲学游憩于 汾亭。确址已不可考。
    • 17.
      胜计释义:⒈计算得尽,算计得清。《庄子·大宗师》:“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资治通鉴·汉武帝元狩六年》:“自造白金、五銖钱后,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者不可胜计。”清 沉初《西清笔记》卷二:“江 南 太湖县,岁饉,於山中得黑米,不知何年代窨藏地中者,绵延数山趾,不可胜计,全活穷民无算。”⒉上策,妙计。《魏书·邢峦传》:“又 江 东之衅,不患久无,畜力待机,谓为胜计。”《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今之胜计,莫若举 荆州 以附 曹操,操 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
    • 18.
      至策释义:最好的计策;上策。
    • 19.
      记注释义:⒈记录史实。 周 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汉 代以后,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记录言行。汉 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且当先除 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议兄弟之怨,使记注之士,定曲直之评,不亦上策邪?”唐 柳虬《上周太祖书》:“而 汉 魏 已还,密为记注,徒闻后世,无益当时,非所谓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者也。”《金史·孟浩传》:“浩 对曰:‘良史直笔,君举必书。帝王不自观史,记注之臣乃得尽其直笔。’”⒉起居注;编年实录。隋 牛弘《请开献书表》:“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餘,皆归 江左。”《资治通鉴·唐文
    • 20.
      谋战释义: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而获得胜利。

上策(shangc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上策是什么意思 上策读音 怎么读 上策,拼音是shàng cè,上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