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庙学 庙学的意思
miàoxué

庙学

简体庙学
繁体廟學
拼音miào xué
注音ㄇ一ㄠˋ ㄒ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iào,(1) 供奉祖先的房屋。【组词】:家庙。宗庙。太庙。(2)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组词】:孔庙。岳庙。寺庙。(3)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组词】:庙堂。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基本含义

指追求虚名、空洞的学问,或指学问浅薄、不实用的学问。

庙学的意思

庙学 [miào xué]

1. 旧指设于孔庙内的学校。

庙学 引证解释

⒈ 旧指设于 孔 庙内的学校。

宋 王安石 《潭州新学》诗序:“治平 元年, 天章阁 待制 兴国 吴公 治 潭州,之明年正月,改筑庙学于城东南。”
明 李东阳 《改建忻州庙学记》:“葢自侯之来知是州,属意庙学,图革其故而新之。”


庙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典教释义:⒈典章教化。汉 应瑒《文质论》:“建不刊之洪制,显 宣尼 之典教,探微言之所弊。”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周公 所不堪,洒灰垂典教。”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二:“新罗 君讶曰:‘吾以中国之人,尽闲典教,不谓尚有无知之俗者!’”⒉主管教育。明 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至正 九年,永嘉 洪元诚 典教 富阳县。”
    • 2.
      受学释义:谓从师学习。《后汉书·党锢传序》:“初,桓帝 为 蠡吾侯,受学於 甘陵 周福。”宋 曾巩《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君年十有四,辞亲学问 江 东,已有闻於人,往从 临川 王安石 受学,安石 称之。”明 李东阳《修建广平府庙学记》:“教授某以 潜(张潜)受学於予,上京师请纪成绩。”
    • 3.
      圮剥释义:⒈毁伤。 《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晋国 之难,祸起於 丽。惟家之索,牝鸡之晨。专权擅爱,显己蔽人。陵长閒旧,圮剥至亲。”《陈书·高祖纪下》:“梁氏 以圮剥荐臻,歷运在极,钦若天应,以命于 霸先。”⒉毁坏剥蚀。明 李东阳《重修宿松县庙学记》:“学旧在县治东南百武许,僻隘圮剥,为流潦所坏。”《清史稿·礼志三》:“﹝ 康熙 ﹞三十八年,復南巡,见 明太祖 陵圮剥,詔依 周 封 杞 宋 例,授 明 裔一官,俾世守弗替。”
    • 4.
      市落释义:犹市邑,市镇。 明 宋濂《歙县孔子庙学记》:“招徠怀集,民驩趋之,遂成市落。”
    • 5.
      庙学释义:旧指设于 孔 庙内的学校。宋 王安石《潭州新学》诗序:“治平 元年,天章阁 待制 兴国 吴公 治 潭州,之明年正月,改筑庙学于城东南。”明 李东阳《改建忻州庙学记》:“葢自侯之来知是州,属意庙学,图革其故而新之。”
    • 6.
      赡庙地释义:租给农民耕种,收取田租以供寺庙香火费用的田地。《通制条格·学令·庙学》:“在前那庙有赡庙地,六伯(百)顷来,在后兵革时分,百姓每节次占了来。”
    • 7.
      还朝释义:返回朝廷。 《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二十九年冬,还朝,上以御所乘苍鹰船上迎之。”元 吴澂《贾侯修庙学颂》:“至大 二年,还朝拜户部尚书。”《儒林外史》第一回:“入了 浙江 境,才打听得 危素 已还朝了。”
    • 8.
      阙蠹释义:指弊政。宋 叶适《沉元诚墓志铭》:“君同其疾患,时其闕蠹,起而谋诸,新庙学,补荒年,修地利,设水险,备欠政。”

庙学(miaox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庙学是什么意思 庙学读音 怎么读 庙学,拼音是miào xué,庙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庙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