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民瘼 民瘼的意思
mín

民瘼

简体民瘼
繁体
拼音mín mò
注音ㄇㄧㄣˊ ㄇ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mò, ◎ 病,疾苦。【例句】:民瘼(人民的痛苦)。

基本含义

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民瘼的意思

民瘼 [mín mò]

1. 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民瘼 引证解释

⒈ 民众的疾苦。

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
《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国语词典

民瘼 [mín mò]

⒈ 人民的疾苦。

《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谣。」

民隐


民瘼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民隐释义:民众的痛苦。

民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医缓释义:⒈春秋 时 秦国 良医。 《左传·成公十年》:“公(晋侯)疾病,求医於 秦。秦伯 使 医缓 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⒉泛指良医。唐 温庭筠《上杜舍人启》:“陋容须托於媒扬,沉痼宜蠲於 医缓。”元 刘詵《霰雪和彭经历琦初》之一:“坐悯民瘼深,谁与觅 医缓。”
    • 2.
      单父释义:⒈春秋 鲁国 邑名。 故址在今 山东省 单县 南。孔子 弟子 宓子贱 为 单父 宰,甚得民心,孔子 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后因以喻有治绩的郡县或官员。晋 潘尼《赠河阳》诗:“密生 化 单父,子奇 莅 东阿;桐乡 建遗烈,武城 播弦歌。”唐 刘得仁《送河池李明府之任》诗:“想得询民瘼,方称 单父 心。”⒉复姓。《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 单父圣。
    • 3.
      奏参释义:向帝王上书弹劾官吏的过失。《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但有不守官箴,不惜民瘼的,一并准他一体奏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前日藩臺接了这信,便回过制臺,叫他自己请假回去,免得奏参,保全他的功名。”
    • 4.
      损膳释义:减膳,降低饮食标准。是帝王的一种所谓关心民瘼的表示。
    • 5.
      民瘝释义:犹民瘼。
    • 6.
      秕蠹释义:害虫。 比喻坏人坏事。《宋书·王华传》:“宰莅之官,诚曰吏职,然监观民瘼,翼化宣风,则隐厚之求,急於刀笔,能事之功,接於德心,以此论才,行之年岁,岂惟政无秕蠹,民庇手足而已,将使公路日清,私请渐塞。”
    • 7.
      简惠释义:谓施政宽大仁惠。南朝 宋武帝《江陵平加领南蛮校尉下书》:“每永怀民瘼,宵分忘寝,诚宜蠲除苛政,弘兹简惠。”《南史·羊欣传》:“在郡四年,简惠著称。”《北史·魏玄传》:“迁 熊州 刺史,政存简惠,百姓悦之。”
    • 8.
      襦袴讴释义:⒈同“襦裤歌”。⒉宋 王禹偁 《送陈侯之任同州》诗:“ 同州 古三辅,北望雄且优。詔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勿谓綺紈子,当有襦袴謳。”

民瘼(minm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民瘼是什么意思 民瘼读音 怎么读 民瘼,拼音是mín mò,民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民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