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 [dú wù]
1. 具有毒性的物质。
英[poison; toxicant;]
毒物 引证解释
⒈ 有毒之物。亦泛指有害的事物。
引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党八股里面藏的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毒物,这个毒物传播出去,是要害党害国的。”
⒉ 凶恶的人。
引《醒世姻缘传》第九八回:“如此毒物,你守在跟前,这真是伴虎眠一般。天下没有这等恶妇尚可姑容之理。”
国语词典
毒物 [dú wù]
⒈ 含有毒性的物质。
毒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毒释义:⒈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出现的疾病状态。中毒方式有接触、吸入、食入等。人体最常见的是食物中毒、农药中毒和煤气中毒等。⒉比喻思想受到蛊惑。
- 2.
吐法释义:用药物促使呕吐的治疗方法。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二·张子和汗吐下三法》:“如引涎漉涎,取嚏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科学画报》1983年第9期:“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应用一些催吐的药物,使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吐出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3.
吸食释义:用嘴或鼻吸进(某些食物、毒物等):吸食滋补液。吸食毒品。
- 4.
土壤污染释义:指有毒、有害物质侵入土壤后造成的污染。土壤受到污染后,有毒物质经生物体的富集而被吸收,人食用了这种含毒的生物便会得病。土壤被重金属(镉、铜、锌、锰等)元素污染后,一时较难除去。
- 5.
寝馈释义:⒈寝食;吃住。清 龚自珍《跋宋拓兰亭定武本》:“合以 子敬《洛神》,两本并庋并临,终身弗离,王侯可让也,寝馈可废也。”《清史稿·兵志十一》:“在事诸人,寝馈於刀锯汤火之侧,出入於硝磺毒物之间,积数年之辛苦,乃克有此成绩。”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为着一个未来的小小的生命寝馈不安。”⒉谓时刻在其中。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海上新乐府》:“乐府之体,宜以藏锋露颖之笔,摹入深出显之思,其音节长短,句调转换,纯是天然。非寝馈十年,不能语此。”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而究其(庄棫)得力处,则发源於《国风》《
- 6.
尘毒释义:含有有毒物质的粉尘。
- 7.
放毒释义:⒈投放毒物或施放毒气。⒉比喻散布、宣扬反动言论。
- 8.
毒素释义:⒈某些机体产生的有毒物质,例如蓖麻种子中含的毒素,毒蛇的毒腺中所含的毒素等。 有些毒素毒性很猛烈,能造成死亡。⒉比喻言论、著作中对思想意识有腐蚀作用的成分:封建毒素。
- 9.
潜毒物释义:潜毒物主要指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应用方法、接触途径或超出规定的剂量有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一类化学物品的通称。
- 10.
职业病释义:从事不同工种的人由特殊生产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这些因素包括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噪声、震动、放射性物质、压力等。引发的疾病有金属中毒、硅肺、耳聋等。
- 11.
肝脏释义: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腺。为物 质代谢的重要器官。人的肝脏位于膈下、腹腔右上方。一般成人仅在深吸气时可摸到其前下缘。成人肝 重约为体重的三十五分之一。有储存动物淀粉,把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合成糖,分泌胆汁,对体内 有毒物质解毒及在胚胎时造血等功能。
- 12.
蛇毒释义:毒蛇体内所含的有毒物质。提炼后可入药。
- 13.
通苓散释义:是一种药物,主治产后因血热积于小肠经,水道不利,小便紧涩不通,误将热毒物食之,致成淋沥。
- 14.
酒醴释义:酒和醴。亦泛指各种酒。《诗·大雅·行苇》:“曾孙维主,酒醴维醹。”《周礼·天官·凌人》:“凡外内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贾公彦 疏:“酒谓酒人之酒,谓三酒、五齐,举酒而言;浆人之醴谓六饮,举醴而言。”晋 葛洪《抱朴子·酒戒》:“宜生之具,莫先於食,食之过多,实结癥瘕,况於酒醴之毒物乎?”郭沫若《创造十年》十:“酒醴、三牲,准备哭 苏秦。”
- 15.
防毒释义:防止毒物对人畜等的危害:防毒面具。
- 16.
食物中毒释义:因食用含有毒物质或被严重污染的食品引起的急性疾病。按病原可分细菌、有毒动植物、化学毒物、真菌毒素、霉变等食物中毒。通常引起急性胃肠道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