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辰 [yuán chén]
1. 良辰,吉辰。
3. 元旦。
元辰 引证解释
⒈ 良辰,吉辰。
引《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
郑玄 注:“元辰,盖郊后吉辰也。”
汉 张衡 《思玄赋》:“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俶装。”
《北齐书·文宣帝纪》:“敬简元辰,升坛受禪。”
⒉ 元旦。
引晋 庾阐 《扬都赋》:“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履端归餘,三朝告始。”
唐 杨师道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
国语词典
元辰 [yuán chén]
⒈ 元旦。
引晋·庾阐〈扬都赋〉:「岁惟元辰,阴阳代纪。」
唐·杨师道〈奉和正日临朝应诏〉诗:「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
⒉ 吉辰、良辰。
引《礼记·月令》:「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
《文选·张衡·思玄赋》:「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俶装。」
元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推释义:古代帝王亲耕之礼。天子于每年正月亲临藉田,扶耒耜往还三度,以示劝农,称三推。后历代皆有亲耕三推仪式,成为例行公事。《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汉 张衡《东京赋》:“躬三推於天田,修帝藉之千亩。”南朝 梁武帝《藉田》诗:“一人慙百王,三推先亿兆。”宋 黄庭坚《次韵曾子开舍人游藉田载荷花归》:“三推劝根本,百穀收阜坚。”
- 2.
四值功曹释义:道教所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四神。《西游记》第五回:“玉帝 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 李天王 并 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去 花果山 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 3.
朝庆释义:⒈朝廷庆典。三国 魏 曹植《冬至献袜履颂表》:“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庆。”⒉朝贺。《三国志·蜀志·刘琰传》:“琰 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絶。”《宋书·乐志二》:“三正元辰,朝庆鳞萃。”
- 4.
虔奉释义:⒈恭谨地承受。《晋书·武帝纪》:“炎 虔奉皇运,寅畏天威,敬简元辰,升坛受禪。”《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虔奉典謨,克承丕构,终任贤之效,无旰食之忧。”宋 张方平《乞致仕第三表》:“间因燕见,屡尝恳激於引年,虔奉德音,乃復逡巡而就次。”⒉恭敬地供奉。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七圣院》:“遂捐金改造,虔奉香火。”⒊诚敬地信奉。茅盾《子夜》一:“吴老太爷 自从骑马跌伤了腿,终至成为半肢疯以来,就虔奉《太上感应篇》,二十馀年如一日。”
- 5.
训政释义:⒈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清 朱珪《<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清 黄遵宪《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 训政典留貽。”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⒉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