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正 [hè zhèng]
1. 岁首元旦之日,群臣朝贺。唐黄滔有《贺正启》。
贺正 引证解释
⒈ 岁首元旦之日,群臣朝贺。 唐 黄滔 有《贺正启》。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正朔历数·贺正》:“《通典》:汉高帝 十月定 秦,遂为岁首。七年, 长乐宫 成,制羣臣朝贺仪。
引武帝 改用夏正,亦在建寅之朔。则元日庆贺,始于 汉高祖 也。”
宋 王禹偁 《除夜寄罗评事同年》诗之三:“郡僚方贺正,独宿 太湖 稜。”
《东周列国志》第六回:“正值冬十一月朔,乃贺正之期, 周公黑肩 劝王加礼于 郑,以劝列国。”
国语词典
贺正 [hè zhèng]
⒈ 农历正月初一,彼此互相拜年。
贺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初一释义:⒈第一,最先。《书·洪范》:“初一曰五行。”⒉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清 翟灏《通俗编·天文》:“京中士夫贺正,皆于初一元旦。”⒊初级中学一年级的省称。
- 2.
名王释义:⒈指古代少数民族声名显赫的王。 《汉书·宣帝纪》:“﹝ 神爵 二年﹞ 匈奴 单于遣名王奉献,贺正月,始和亲。”颜师古 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代郡 乌丸 行单于 普富卢、上郡 乌丸 行单于 那楼 将其名王来贺。”晋 潘岳《闲居赋》:“故髦士投紱,名王怀璽。”唐 杨师道《咏马》诗:“徒令 汉 将连年去,宛城 今已献名王。”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隔水氊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⒉泛指皇族有封号的王。唐 李白《任城县厅壁记》:“汉 则名
- 3.
宰旅释义:冢宰的属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 韩宣子 聘于 周,王使请事,对曰:‘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无他事也。’”杜预 注:“宰旅,冢宰之下士。言献职贡於宰旅,不敢斥尊。”后因用为对宰辅的敬称。唐 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丰省之度,多不得中,故二千石有不能受事于宰旅者矣。”宋 苏轼《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詔故 夏 国主嗣子 乾顺,述职春朝,归诚宰旅。”
- 4.
晋明释义:犹英明,圣明。 语本《易·晋》:“晋,进也。明出地上。”宋 沉遘《贺正表》之三:“伏以具物於春……恭惟陛下临教保民,晋明烛蔀。”
- 5.
朋来释义:犹吉庆。语出《易·复》:“朋来无咎。”宋 苏轼《贺正启》:“庆此朋来之辰,必有汇征之福。”
- 6.
朝正释义: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 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杨伯峻 注:“襄 二十九年《传》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释不朝正於庙也。’新正至祖庙贺正,谓之‘朝正於庙’,则此‘朝正於王’,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唐 杜甫《元日寄韦氏妹》诗:“不见朝正使,啼痕满
- 7.
枫宸释义:宫殿。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汉 代宫庭多植枫树,故有此称。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芸若充庭,槐枫被宸。”宋 王安石《贺正表》:“臣尚依枌社,独隔枫宸,缅瞻朝著之班,窃慕封人之祝。”明 顾大典《青衫记·蛮素至江》:“想枫宸昔年立仗,效葵忠敢上封章。”清 钱谦益《狱中杂诗》之六:“岂有孤臣淹棘木,漫劳温旨下枫宸。”
- 8.
椒柏酒释义:亦作“椒栢酒”。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汉 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清 孙枝蔚《除夕》诗:“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椒柏”。宋 苏轼《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
- 9.
王岁释义:钦定历法的年岁。宋 胡宿《贺留守相公》:“天元復始,王岁开端。”宋 强至《代留守侍中契丹贺正旦人使三幅书·右番大使》:“比者邦家相庆,甫王岁之闓端。”
- 10.
磔禳释义:亦作“磔攘”。谓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吕氏春秋·季春》:“国人儺,九门磔禳,以毕春气。”高诱 注:“命国人儺,索宫中区隅幽闇之处,击鼓大呼,驱逐不祥,如今之正岁逐除是也。九门,三方九门也。嫌非王气所在,故磔犬羊以禳木气尽之,故曰以毕春气也。”宋 苏轼《贺正启》:“伏以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清 龚自珍《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方下车而矢磔攘兮,三岁挞而垂效。”
- 11.
粉荔枝释义:亦作“粉荔”。 唐 代 洛阳 人家正旦以粉制成荔枝状作为节日食品。唐 冯贽《云仙杂记·洛阳岁节》:“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鷄、葛燕、粉荔枝。”明 瞿祐《四时宜忌·正月事宜》:“洛阳 人家,正月元日造丝鷄、蜡燕、粉荔枝。十五日造火鹅儿,食玉粱糕。”明 杨慎《艺林伐山·粉荔》:“《玉烛宝典》云: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鸡、蜡燕、粉荔枝。故 宋 人贺正启有‘瑞霙饯腊,粉荔迎年’之句。”
- 12.
苇桃释义:苇索和桃符。古代习俗,新岁时悬此二物于门首,以袪除邪恶。宋 苏轼《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宋 苏轼《皇太后殿夫人为年节往永裕陵酌献神宗皇帝表本》:“苇桃在户,徒讲三朝之仪;椒柏称觴,无復万年之寿。”参见“苇索”、“桃符”。
- 13.
虚位释义:⒈空的坐位。 唐 韦应物《出还》诗:“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旧唐书·李勉传》:“以名士 李巡、张参 为判官,卒於幕,三岁之内,每遇宴饮,必设虚位於筵次,陈膳执酹,辞色悽惻,论者美之。”⒉空着的职位;有名无实的职位。《汉书·诸侯王表》:“﹝ 周 朝﹞歷载八百餘年,数极德尽,既於王 赧,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絶於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海内无主,三十餘年。”《南史·茹法亮传》:“文度 为外监,专制兵权,领军将军守虚位而已。”唐 韩愈《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侍从近臣有虚位,公今此去归何时
- 14.
贞亨释义:吉利顺遂。唐 黄滔《贺正启》:“伏惟僕射;与春符契,触物贞亨,迎瑞节於凤衔,荣兼四辅;建碧幢於 甌 越,永保千年。”
- 15.
贺正释义:岁首元旦之日,群臣朝贺。唐 黄滔 有《贺正启》。宋 高承《事物纪原·正朔历数·贺正》:“《通典》:汉高帝 十月定 秦,遂为岁首。七年,长乐宫 成,制羣臣朝贺仪。武帝 改用夏正,亦在建寅之朔。则元日庆贺,始于 汉高祖 也。”宋 王禹偁《除夜寄罗评事同年》诗之三:“郡僚方贺正,独宿 太湖 稜。”《东周列国志》第六回:“正值冬十一月朔,乃贺正之期,周公黑肩 劝王加礼于 郑,以劝列国。”
- 16.
踩软索释义:杂技名。走绳。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下:“﹝踩软索﹞《后汉》贺正旦,以大索繫两柱,相去数丈,两妓女对舞,行於绳上,相逢比肩而不倾坠。又谓之绳妓。”
- 17.
辅郡释义:即畿辅。宋 苏轼《相州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却回御筵口宣》:“卿等復理归鞍,少休辅郡。”《宋史·仁宗纪四》:“﹝ 皇祐 五年十二月﹞壬戌,以 曹、陈、许、郑、滑州 为辅郡,隶畿内,置京畿转运使。”参见“畿辅”。
- 18.
饩牵释义:⒈指猪牛羊等牲畜。泛指粮、肉等食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使 皇武子 辞焉,曰:‘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资餼牵竭矣。’”杜预 注:“生曰餼。牵,谓牛、羊、豕。”陆德明 释文:“牲腥曰餼,牲生曰牵。”《新唐书·裴耀卿传》:“今朕有事 岱宗,而 怀州 刺史 王丘 餼牵外,无它献,我知其不市恩也。”《明史·外国传一·朝鲜》:“虽餼牵将竭,彼此俱困,而情谊之殷,实无少损。”⒉指馈赠的牲畜。宋 苏轼《赐大辽贺正旦人使生饩口宣》:“宜敦主礼,以犒驭徒。往锡餼牵,少紓劳瘁。”
- 19.
饮柏释义:服食柏树叶实,以酒下。 传说可以延年成仙。唐 黄滔《贺正》之一:“仙人则饮柏延龄,词客则浮椒献颂。”唐 孟郊《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参见“食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