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休 同休的意思
tóngxiū

同休

简体同休
繁体
拼音tóng xiū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xiū xǔ,(1) 歇息。【组词】:休整。休假。休闲。离休。(2) 停止。【组词】:休业。(3) 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4) 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组词】:休妻。(5) 不要。【组词】:休想。休提。(6) 吉庆,美善,福禄。【例句】:休咎(吉凶)。(7) 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组词】:归休。(8) 辞去官职。【组词】:休官。(1) 通“煦”,温和,温暖。

基本含义

指同一时期或同一地点的人同时休息或放假。

同休的意思

同休 [tóng xiū]

1. 谓同享福禄。

同休 引证解释

⒈ 谓同享福禄。参见“同休共戚”。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相公翼亮圣明,大庆资始,伏惟永永,与国同休。”


同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同休共戚释义:⒈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⒉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
    • 2.
      同休等戚释义:指同欢乐共忧患。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 3.
      堂封释义:⒈宰相的封邑。《新唐书·源乾曜传》:“时议者言:‘国执政所以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功。’帝乃詔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堂封自此始。”宋 王溥《五代会要·中书门下》:“梁 开平 五年二月敕:‘食人之食者忧人之事,况丞相尊位,参决大政,而堂封未给,且无餐钱,朕甚愧之。’”⒉坟墓。语出《礼记·檀弓上》:“吾见封之若堂者矣。”郑玄 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此 子夏 述 孔子 论墓葬之言。故后以“堂封”指称坟墓。唐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诗:“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 犹寄若堂封。”明
    • 4.
      嬿婉释义:⒈美好貌。 南朝 梁 沉约《丽人赋》:“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⒉也借指美女。汉 张衡《西京赋》:“捐衰色,从嬿婉。”宋 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之一:“吾闻 东山 傅,置酒携嬿婉。”⒊欢好;和美。《文选·苏武<诗>之三》:“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吕向 注:“嬿婉,欢好貌。”《文选·刘琨<答卢谌诗>》:“郁穆旧姻,嬿婉新婚。”吕延济 注:“郁穆,嬿婉,和美貌。”明 沉鲸《双珠记·吉筵叙故》:“秦 晋 同休,成两姓绸繆之好;朱 陈 媲美,缔百年嬿婉之欢。”
    • 5.
      带厉释义:亦作“带礪”。衣带和砥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泰山 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 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絶耳。”后因以“带厉”为受皇家恩宠,与国同休之典。《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汉祖 勃兴,爰革斯弊,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锡之山川,誓以带礪。”宋 刘过《西江月·贺词》词:“今日楼臺鼎鼐,明年带礪 山 河,大家齐唱《大风歌》,同日四方来贺。”明 屠隆《
    • 6.
      延生释义:⒈延年。《西游记》第四十回:“有人喫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⒉繁衍生长。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其遗种延生甚蕃,其芽香苦,可烹以代茗,亦可乾而茹之。”
    • 7.
      纳佑释义:⒈犹纳福。宋 张孝祥《点绛唇》词:“四到 蘄州,今年更是逢重九。应时纳佑,随分开尊酒。”⒉犹纳福。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恭惟发运学士,膺时纳祐,与国同休。”

同休(tongx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休是什么意思 同休读音 怎么读 同休,拼音是tóng xiū,同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