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废疾 废疾的意思
fèi

废疾

简体废疾
繁体廢疾
拼音fèi jí
注音ㄈㄟˋ ㄐ一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i,(1) 停止,不再使用。【例句】:废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废除。废黜(罢免,革除)。废帝(被废黜的皇帝)。废弃。废止。废置。因噎废食。(2)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组词】:废话。废品。废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3) 没有用的东西。【组词】:修旧利废。利用“三废”(“三废”,废气、废水、废渣)。(4) 荒芜,衰败。【组词】:田园荒废。几经兴废。(5) 重伤或杀死某人。【组词】:废了他。

jí,(1) 病,身体不舒适。【组词】: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2) 一般的痛苦。【组词】:疾苦。(3) 疼痛。【组词】:疾首蹙额。(4) 恨。【组词】:疾恶如仇。(5) 同“嫉”,妒忌。(6) 弊病,缺点。【例句】:“寡人有疾”。(7) 快,迅速。【组词】: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基本含义

指人体残疾,无法正常行走或工作。

废疾的意思

废疾 [fèi jí]

1. 谓有残疾而不能作事。

废疾 引证解释

⒈ 谓有残疾而不能作事。

《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康有为 《大同书》绪言:“或老夫无衣,扶杖於树底,夕卧於灶眉;或废疾,持鉢行乞,呼号而无归。”


国语词典

废疾 [fèi jí]

⒈ 身体或精神上有残缺。

《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废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事释义:⒈不侍奉,不服事。《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⒉指不任以官职。《晋书·刘寔传》:“臣以为古之养老,以不事为优,不以吏之为重。”《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不事,谓不使任事。”⒊不服劳役。《荀子·大略》:“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举家不事,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事。”《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立石 东海 上 胊 界中,以为 秦 东门。因徙三万家 丽邑,五万家 云阳,皆復不事十岁。”《资治通鉴·始皇帝三十五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不事者,不供征役之事。”⒋不办事;不做事
    • 2.
      内御释义:⒈即女御。宫中女官。《列子·汤问》:“王以为实人也,与 盛姬 内御并观之。”⒉侍女。《仪礼·既夕礼》:“其母之丧,则内御者浴。”郑玄 注:“内御,女御也。”贾公彦 疏:“以妇人称内故,以女御为内御。妇人不死男子之手,故知内御,女御也。天子八十一御妻亦曰女御,与此别也。”⒊指内侍之官。《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尹知章 注:“谓内侍之官也。”⒋谓与妇人同房。三国 魏 嵇康《答难养生论》:“三年丧不内御,礼之禁也。”《南史·后妃传上·宋顺陈太妃》:“明帝 素肥,晚年废疾不能内御,
    • 3.
      口分释义:⒈按人口分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汉 何休 注:“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⒉每口人应分得之田。《新唐书·食货志一》:“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篤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餘为口分。”参见“口分田”。⒊自己分内应得的食品。宋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诗序:“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闔家同饗,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宋 杨万里《花》诗:“蜂蝶
    • 4.
      地支相害释义:子未害,不能利润骨肉·丑午,卯辰害,逢旺易怒,缺乏忍耐力,座十二宫弱地,恐有残伤·寅巳害,重金者,废疾缠身·酉戌害,面部易生暗疮.月支害,孤独薄命,女命尤甚·日时害,防老年伤残·。
    • 5.
      头髻释义:发髻,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唐 顾况《险竿歌》:“翻身挂影恣腾蹋,反綰头髻盘旋风。”《元典章新集·刑部·挖损两眼成废疾》:“﹝ 曹辛三 ﹞用右手将叔 曹庆二 头髻揪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他洗过了脸,梳掠了头髻,重施脂粉。”许钦文《鼻涕阿二》一:“胖而高的头髻梳在前额上,是蝴蝶形的。”
    • 6.
      孤疾释义:孤儿和残疾者。《国语·晋语七》:“逮鰥寡,振废淹,养老幼,恤孤疾,年过七十,公亲见之。”韦昭 注:“无父曰孤;疾,废疾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雍子 发命于军曰:‘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明日将战。’”
    • 7.
      待间释义:⒈亦作“待閒”。待病稍愈。《左传·昭公十四年》:“南蒯 之将叛也,盟 费 人。司徒 老祁、虑癸 伪废疾,使请於 南蒯 曰:‘臣愿受盟而疾兴,若以君灵不死,请待间而盟。’”杜预 注:“间,差也。”⒉得间;待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汝阴侯 滕公 心知 朱家 大侠,意 季布 匿其所,迺许曰:‘诺。’待閒,果言如 朱家 指。上乃赦 季布。”《资治通鉴·汉高帝五年》作“滕公 待间言於上,如 朱家 指”。
    • 8.
      收赎释义:⒈收购。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四:“﹝ 郭思 ﹞广以金帛收赎 熙 之遗笔,以藏於家。”⒉用银钱将抵押品赎回。宋 苏轼《应诏论四事状》:“除已有人承买交业外,并特给还。未足者,许贴纳收赎,仍不限年。”《元典章·户部五·典卖》:“如业主虚抬高价不相由问成交者,听亲邻典主百日内收赎。”⒊旧时法律凡老幼、废疾、笃疾、妇人犯徒流等刑者,准其以银赎罪,谓之收赎。《元典章·刑部四·杀卑幼》:“同法司拟合徒四年,决杖九十。缘本人年七十八岁,依旧例合行收赎,合徵钞三十二贯。”《天雨花》第二九回:“妇女之罪,收赎者多,决
    • 9.
      散收释义:将罪犯单独囚禁,不使混杂。 《元典章·刑部一·刑名》:“蒙古 人犯罪散收。”《元典章·刑部一·刑名》:“达鲁花赤与众官人一同问当,得实,将犯繫腰合鉢去了,散收。”《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凡牢狱禁繫囚徒,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废疾散收,轻重不许混杂。”
    • 10.
      校比释义:⒈调查户口、财物。 《周礼·地官·党正》:“以岁时涖校比。”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校比,族师职所谓以时属民,而校登其族之夫家众寡,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可任者,及其六畜车輦,如今小案比。”《北史·韩麒麟传》:“往年校比户贯,租税轻少。臣所统 齐州,租粟纔可给俸。”⒉考核评定。《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昶 以为 唐 虞 虽有黜陟之文,而考课之法不垂。周 制冢宰之职,大计羣吏之治而诛赏,又无校比之制。”
    • 11.
      牧养释义:⒈养育,抚养。 《管子·问》:“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尹知章 注:“牧养,谓其人不能自存。”《明史·恭闵帝纪》:“赐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⒉治理,统治。《汉书·鲍宣传》:“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视之当如一,合《尸鳩》之诗。”《后汉书·班勇传》:“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仍乞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⒊放牧饲养。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乃赦 越王 得离其石室,去就其宫室,执牧
    • 12.
      疾瘵释义:废疾,残疾。
    • 13.
      癈疾释义:⒈废疾;残疾。 谓肢体、器官或其功能有严重缺陷。《周礼·地官·族师》:“辨其贵贱老幼癈疾可任者。”贾公彦 疏:“癈疾,谓癈於人事疾病,若今癃不可事者也。”唐 韩愈《原道》:“鰥寡孤独癈疾者有养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时上长子 晋安王 寳义 有癈疾。”胡三省 注:“痼疾不可復用为癈疾。”清 唐孙华《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诗家癈疾不可起,借君妙手加攻砭。”⒉指残疾的人。《元典章·刑部三·不睦》:“罗二 左手腕骨断,已成癈疾。”
    • 14.
      眊瞶释义:亦作“眊聵”。眼花耳聋。《新唐书·元稹传》:“比来兹弊尤甚,师资保傅,不疾废眊瞶,即休戎罢帅者处之。”《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於师傅之官,非眊聵废疾不任事者,则休戎罢帅不知书者为之。”胡三省 注:“眊,目昏也;聵,耳聋也。”
    • 15.
      福田院释义:宋 代京师所设收养老幼残疾贫民的救济院。 宋 赵善璙《自警篇·济人》:“朝廷自 嘉祐 以前诸路皆有广惠仓以救恤孤贫,京师有东西福田院以收养老幼废疾,至 嘉祐 八年增置城南北福田院,共为四院。”
    • 16.
      科决释义:审理判决。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检责军司军户,盐如有隐漏,并準府县例科决。”宋 彭乘《续墨客挥犀·诡怪不羁》:“曼卿 诡怪不覊,谓主者曰:‘只乞就本厢科决。’”《元典章·刑部一·赎刑》:“犯罪官吏并诸人有罪,年老或篤疾废疾病妨碍科决不任杖责之人,赎罪钱多寡不一,终无通例。”
    • 17.
      老癃释义:谓年老手足麻痹,渐成废疾。 宋 何基《辞牍》之二:“某与扶杖老癃,同一痛割。”
    • 18.
      衰薄释义:衰败;衰败浇薄。 常指世风道德。《诗·王风·中谷有蓷序》:“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饉,室家相弃尔。”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乃衰薄之弊俗,膏肓之废疾,安共为之,可悲者也。”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然故同籍之谊,寖以衰薄矣。”

废疾(fei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废疾是什么意思 废疾读音 怎么读 废疾,拼音是fèi jí,废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废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