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买 和买的意思
mǎi

和买

简体和买
繁体和買
拼音hé mǎi
注音ㄏㄜˊ ㄇㄞ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mǎi,(1) 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组词】:买卖。买办(❶采购货物的人;❷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的中间人和经纪人)。买名。买好。买笑(旧指到妓院寻欢作乐)。买主。买方。买春(买酒,唐代酒名多带“春”字)(2) 招致。【组词】:买祸。(3) 姓。

基本含义

指两个或多个人联合起来购买某物,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和买的意思

和买 [hé mǎi]

1. 犹和市。

3. 宋代,政府于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北宋末至南宋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

和买 引证解释

⒈ 犹和市。

《左传·昭公十六年》“韩子 买诸贾人……﹝ 子产 曰﹞‘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 唐 孔颖达 疏:“上云‘买诸贾人’,则是和买。而 子产 谓之强夺者, 韩子 以威偪之,其贾必贱…… 子产 知其非和买,故云然也。”

⒉ 宋 代,政府於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 北宋 末至 南宋 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祥符 初, 王旭 知 潁州,因岁飢,出库钱贷民,约蚕熟一千输一縑。其后 李士衡 行之 陕西,民以为便,今行於天下,於岁首给之。谓之和买绢,或曰预买,始於 旭 也。”
《元史·世祖纪十三》:“近制,和雇、和买不及军家,今一切与民同。”


国语词典

和买 [hé mǎi]

⒈ 宋代的贷款制度。春季青黄不接时,官府借钱于民,夏秋间输绢偿还。

⒉ 元代时指官府向民间购买物品。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承宣驰驿奉官差,来这里和买花栽。」


和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办资産阶级释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依靠帝国主义,跟本国的封建统治势力也有极密切的联系。在旧 中国,买办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买办资产阶级始终是帝国主义的走狗,革命的对象。买办资产阶级又分属于 美国、英国、法国 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集团。”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 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阿英《略谈晚清小说》:“当时人民思想上,有两个重
    • 2.
      供馈释义:亦作“供餽”。供应。《西京杂记》卷四:“此资业之厚,何供馈之偏耶?”《周书·异域传上》:“及 杨忠 与 突厥 伐 齐,稽胡 等復怀旅拒,不供粮餼。忠 乃诈其酋帅,云与 突厥 欲回兵讨之。酋帅等惧,乃相率供馈焉。”唐 元稹《河南元君墓志铭》:“朝廷有事於 淄 蔡,累百万之费……凡主供馈之百一於君者,皆以课迁。”宋 叶适《终论二》:“今既减经总制,罢和买、折帛、蜀 之折估、青草,而内出二年之费以供餽四总领矣。”清 梅曾亮《朱孺人墓志铭》:“宾客酒浆束脩之供馈,能内外支拄,不见罅漏。”
    • 3.
      倚郭释义:亦作“倚廓”。 宋 元 时州、路治所所在之县。《宋史·地理志六》:“大观 元年,以 宜州 河池县 置 庭州,倚郭县曰 怀德。”《元典章·户部十二·和买》:“广平路 元贞 元年差务发内带染绢疋所用物料,其倚廓 永年县 与在城録事司不同。”
    • 4.
      博买释义:宋 时称官府收买外来商品。《宋史·食货志下七》:“嘉定 十二年,臣僚言以金银博买,洩之远夷为可惜。”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北宋 时沿海市舶司﹞收买舶货,名为博买,也叫‘抽买’、‘和买’、‘官市’。”
    • 5.
      和买释义:⒈犹和市。《左传·昭公十六年》“韩子 买诸贾人……﹝ 子产 曰﹞‘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唐 孔颖达 疏:“上云‘买诸贾人’,则是和买。而 子产 谓之强夺者,韩子 以威偪之,其贾必贱…… 子产 知其非和买,故云然也。”⒉宋 代,政府於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北宋 末至 南宋 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祥符 初,王旭 知 潁州,因岁飢,出库钱贷民,约蚕熟一千输一縑。其后 李士衡 行之 陕
    • 6.
      和雇释义:⒈同“和雇”。《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九年》:“﹝三月﹞甲申,金 主諭户部:‘今岁行幸 山后 所须,并不得取之民间;即所用人夫,并以官钱和僱。’”⒉古代官府出价雇用人力。唐 魏徵《十渐疏》:“杂匠之徒,下日悉留和雇;正兵之辈,上番多别驱使。”宋 苏辙《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兼访闻 河 上人夫亦自难得,名为和雇,实多抑配。”《元史·世祖纪十三》:“近制,和雇、和买不及军家,今一切与民同。”
    • 7.
      对敲释义:也称为相对委托或合谋,是指行为人意图影响证券市场行情,与他人通谋,双方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角色,各自按照约定的交易券种、价格、数量,向相同或不同的证券经纪商发出交易委托指令并达成交易的行为,即一方做出交易委托,另一方做出相反交易委托,依事先通谋的内容达成交易。
    • 8.
      左藏释义: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晋 有左右藏令,属少府。北齐、隋 属太府寺。唐 代左藏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宋 初诸州贡赋均输左藏。南宋 又设左藏南库。元 代禁中左藏掌收支常课和买纱罗布绢等物。宋 高承《事物纪原·东西使班·左藏》:“《通典》曰:汉 有中藏。晋 有左右藏…… 唐 有左藏库。《百官志》曰:左藏,晋 始有之也。《东京记》曰:国初止一库,兴国 二年分三库,曰钱币、金银、匹帛。淳化 三年,分置左右,右纳左给凡六库。四年废右,分左藏库为四库,曰钱金银,曰丝緜,曰生白匹帛,曰杂色匹帛。祥符 二年
    • 9.
      市例钱释义:宋 代商业附加税之一。又名市利钱。《宋史·食货志上三》:“两 浙 和买并税紬绢布帛,头子钱外,又收市例钱四十,例外约增数万緡,以分给人吏。政和 初,詔罢市例钱。”
    • 10.
      房赁释义:房租。 《宋史·食货志上二》:“孝宗 受禪赦:‘凡官司债负房赁,租赋、和买、役钱及坊场、河渡等钱,自 绍兴 三十年以前并除之。’”
    • 11.
      折帛释义:南宋 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
    • 12.
      抱认释义:犹承担。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应大赦已前见欠蚕盐和买青苗钱物,元是冒名,无可催理,或全家逃移,隣里抱认,或元无头主,均及干繫人者,并特与除放。”宋 岳珂《桯史·大散论赏书》:“今 散关 凤翔 未破,足下可与军中议,取 散关 要银绢钱引若干,取 凤翔 要若干,可以必克,本所当一切抱认,足下可结罪保明具申,当以闻於朝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四年》:“却令本司於八州军增盐钱,并将桩留五分盐本钱抱认七万贯,充上供起发。”
    • 13.
      支移释义:宋 赋税的输纳方式。 送纳赋税有固定处所,而以有馀补不足,则移此输彼,移近输远,谓之支移。支移远近以户等高下而定。宋哲宗 时,陕西 分三等,乡村第一、二等户三百里、第三、四等户二百里,第五等户一百里。若非期限紧迫或战争急需,允许人户纳脚钱以免支移,成为变相加税。脚钱亦按等征收,且不断增重,甚至与正税相当。也有既不免支移,仍须添纳脚钱的。宋 欧阳修《原弊》:“今不先制乎国用,而一切临民而取之,故有支移之赋,有和糴之粟,有入中之粟,有和买之绢……用心益劳而益不足者,何也?制不先定而取之无量也。”宋 王安石《乞
    • 14.
      瓦市释义:宋、元、明 都市中娱乐和买卖杂货的集中场所。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酒楼》:“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駢闐如此。”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纔离瓦市,恰出茶房,迅指转过翠红乡。”明 汤显祖《牡丹亭·索元》:“俺这一带舖子都没有,则瓦市 王大姐 家歇着番鬼子。”
    • 15.
      瓦肆释义:也叫瓦市、瓦子。宋、元、明都市中的娱乐和买卖杂货的场所。其中有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场子,称勾栏,可表演戏曲、歌舞、杂技等。还有卖药、杂货、饮食的店铺。
    • 16.
      科折释义:唐 宋 时代征收赋税,实行权宜折变之法,许以物折物、以物折钱或以钱折物,称为“科折”。宋 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夏绢和买,已非正赋,復有军衣和买;糯米科折,止为省务,復有覆纽价钱。”《宋史·食货志上二》:“﹝ 绍兴 三十年﹞五月,詔:‘温、台、处、徽 不通水路,其二税物帛,许依折法以银折输,数外妄有科折,计赃定罪。’”《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四年》:“夏四月,甲申,禁 福建、两 浙 州县科折盐酒。”
    • 17.
      身丁释义:⒈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身丁钱》:“广西 郡县贫薄,凡民间父、祖年六十以上而身丁未成者,亦行科纳,谓之‘掛丁钱’。”⒉“身丁钱”的省称。《宋史·孝宗纪三》:“辛未,知 绍兴府 张津 进羡餘四十万緡,詔以代民输和买、身丁之半。”《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兴 洋 旧有义士,皆驍勇可用,祇是免身丁、差役之类,不费有司钱粮。”参见“身丁钱”。
    • 18.
      银楼释义:制造和买卖金银首饰和器皿的商店。
    • 19.
      铺驿释义:驿站。古时官府所设为递送公文者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条件的机构。《元典章·台纲二·体察》:“边关备御不如法,及河渡都水监、漕运司、军器、铺驛、仓库、和买等事,并所部内应有违枉,并听纠察。”《元史·兵志四》:“中统 元年詔:‘随处官司,设传递铺驛,每铺置铺丁五人。’”

和买(hem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和买是什么意思 和买读音 怎么读 和买,拼音是hé mǎi,和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