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理解 理解的意思
jiě

理解

简体理解
繁体
拼音lǐ jiě
注音ㄌㄧˇ ㄐㄧㄝ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jiě jiè xiè,(1) 剖开,分开。【组词】:解剖。分解。瓦解。解体。(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组词】: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3) 除去,除,废除,停止。【例句】:解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4) 溶化。【组词】:溶解。解冻。(5) 讲明白,分析说明。【组词】: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6) 懂,明白。【组词】:理解。见解。(7) 调和,处理。【组词】: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8) 高兴,开心。【组词】:解颜而笑。(9) 排泄。【组词】:解手。(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11) 演算方程式。【组词】:解方程。(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1) 发送。(2) 押送财物或犯人。【组词】: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1) 古同“懈”,松弛,懈怠。(2) 古同“邂”,邂逅。(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组词】:卖解的。跑马卖解。(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5) 姓。

基本含义

理解指对事物的内涵、外延、本质等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理解的意思

理解 [lǐ jiě]

1. 据理了解。

[understand; comprehend; apprehend; follow; grasp; perceive;]

理解 引证解释

⒈ 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宋 苏轼 《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 郢 人之鼻斲,信矣。”
元 刘将孙 《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纷紜蜂舞,未易缕析而理解者。”

⒉ 从道理上了解。

《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 光朝 ﹞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⒊ 指了解,认识。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
毛泽东 《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⒋ 说理分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命题在 濂、洛、关、闽 书中,理解明晰,拔置前列。”

⒌ 见解。

许地山 《补破衣的老妇人》:“他凑合多少地方的好意思,等用得着时,就把它们编连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理解。”
钱锺书 《围城》七:“他很喜欢 汪太太,因为她有容貌,有理解,此地只她一个女人跟自己属于同一社会。”


国语词典

理解 [lǐ jiě]

⒈ 了解、明白事理。

《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林光朝传》:「然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明白 理会 了解 领会 领悟

⒉ 能以自己的口语、文字或其他符号,将已知的事实与原理、原则作成解释,称为「理解」。


理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知道释义: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他知道的事情很多。虽然他没明说,我也知道他的意思。
    • 2.
      了解释义:⒈知道得清楚:只有眼睛向下,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⒉打听;调查:先去了解情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去了解一下。
    • 3.
      明白释义:⒈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他讲得十分明白。⒉公开的;不含糊的:有意见就明白提出来。⒊聪明;懂道理:他是个明白人,不用多说就知道。⒋知道;了解:明白其中的奥妙。
    • 4.
      理会释义:⒈懂得;领会:这段话的意思不难理会。⒉注意(多用于否定式):人家说了半天,他也没有理会。⒊理睬;过问(多用于否定式):他在旁边站了半天,谁也没理会他。⒋理论⒌辩论是非;争论;讲理;交涉(多见于早期白话) ⒍照料;处理(多见于早期白话)。
    • 5.
      领悟释义:领会;理解:我说的那些话,他好像还没领悟过来。
    • 6.
      领会释义: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认真领会文件的精神。 你把他的意思领会错了。

理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抱怨释义: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 2.
      困惑释义:⒈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困惑不解。十分困惑。⒉使困惑: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他们。
    • 3.
      误解释义:⒈理解得不正确:我没这个意思,你误解了。 ⒉不正确的理解:这是一种误解。
    • 4.
      糊涂释义:⒈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他越解释,我越糊涂。 ⒉内容混乱的:糊涂账。一塌糊涂。⒊模糊。
    • 5.
      误会释义:⒈误解对方的意思:我误会了他的意思。 ⒉对对方意思的误解:消除误会。

理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月三舟释义:佛家语,同是一个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样。比喻佛家的道规只有一个,而因人理解不同而异。
    • 2.
      一知半解释义: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 3.
      七月流火释义:《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 4.
      上下文释义:指文章或说话中与某一词语或文句相连的上文和下文:这个词的含义联系上下文不难理解。
    • 5.
      不以辞害志释义: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 6.
      不可思议释义: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 7.
      不明释义:⒈尚未清楚地辨明、确定或明确方位的。⒉无明确方向的。⒊[意思]含混的,含糊的。⒋没有理解或不懂得。⒌不了解,未弄清。
    • 8.
      不知释义: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9.
      不知所言释义: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 10.
      不知道释义:词目。英文:I don’t know。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11.
      不立文字释义: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12.
      不解其意释义:不理解其中的含义。
    • 13.
      不识擡举释义:指责别人不理解或不珍视自己对他的优待或礼遇。《封神演义》第七回:“这贱人不识抬举!朕着美人歌舞一回,与他取乐玩赏,反被他言三语四,许多话説。”《儒林外史》第一回:“你这都説的是甚么话!票子传着倒要去,帖子请着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记得幼小时候住在故乡,每看见绅士将一点骗人的自以为所谓恩惠,颁给下等人,而下等人不大感谢时,则斥之曰‘不识抬举!’”
    • 14.
      不难理解释义:内容浅显,很容易理解,无需多做解释。
    • 15.
      不顿释义:⒈不损坏。《左传·襄公四年》:“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 杜预 注:“顿,坏也。”⒉谓依然锐利。顿,通“ 钝 ”。 汉 贾谊 《治安策》:“屠牛 坦 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理解也。”
    • 16.
      丑妻心理释义:可以理解为两种心理,一种是男人结婚后总觉得妻子没有原来漂亮(结婚前)的心理;另一种就是指大多数男子结婚后,他们不愿再称赞妻子美丽,有时可能还不满:“都结婚了,打扮那么漂亮干嘛?”以上两种都是男人普遍的丑妻心理,但是后者心理最为常见。
    • 17.
      中文信息处理释义:用计算机对汉字的各种信息(如字、词、词组、句、篇章等)进行识别、转换、检索、分析、理解和生成等处理的技术。
    • 18.
      丹青妙笔释义:丹青可解为作画的两种鲜明对比颜料;丹青妙笔可理解为高超的画技和美妙的诗句配在一起佳作。
    • 19.
      乜然释义:直接理解就是,“很瞧不起人的样子”,“然”在古汉语之中一般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词尾,翻译作“……的样子”。
    • 20.
      书虫子释义:喻指死读书或读书很多而不甚理解的人。

理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月三舟释义:佛家语,同是一个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样。比喻佛家的道规只有一个,而因人理解不同而异。
    • 2.
      一知半解释义: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 3.
      七月流火释义:《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 4.
      上下文释义:指文章或说话中与某一词语或文句相连的上文和下文:这个词的含义联系上下文不难理解。
    • 5.
      不以辞害志释义: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 6.
      不可思议释义: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 7.
      不明释义:⒈尚未清楚地辨明、确定或明确方位的。⒉无明确方向的。⒊[意思]含混的,含糊的。⒋没有理解或不懂得。⒌不了解,未弄清。
    • 8.
      不知释义: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9.
      不知所言释义: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 10.
      不知道释义:词目。英文:I don’t know。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11.
      不立文字释义: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12.
      不解其意释义:不理解其中的含义。
    • 13.
      不识擡举释义:指责别人不理解或不珍视自己对他的优待或礼遇。《封神演义》第七回:“这贱人不识抬举!朕着美人歌舞一回,与他取乐玩赏,反被他言三语四,许多话説。”《儒林外史》第一回:“你这都説的是甚么话!票子传着倒要去,帖子请着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记得幼小时候住在故乡,每看见绅士将一点骗人的自以为所谓恩惠,颁给下等人,而下等人不大感谢时,则斥之曰‘不识抬举!’”
    • 14.
      不难理解释义:内容浅显,很容易理解,无需多做解释。
    • 15.
      不顿释义:⒈不损坏。《左传·襄公四年》:“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 杜预 注:“顿,坏也。”⒉谓依然锐利。顿,通“ 钝 ”。 汉 贾谊 《治安策》:“屠牛 坦 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理解也。”
    • 16.
      丑妻心理释义:可以理解为两种心理,一种是男人结婚后总觉得妻子没有原来漂亮(结婚前)的心理;另一种就是指大多数男子结婚后,他们不愿再称赞妻子美丽,有时可能还不满:“都结婚了,打扮那么漂亮干嘛?”以上两种都是男人普遍的丑妻心理,但是后者心理最为常见。
    • 17.
      中文信息处理释义:用计算机对汉字的各种信息(如字、词、词组、句、篇章等)进行识别、转换、检索、分析、理解和生成等处理的技术。
    • 18.
      丹青妙笔释义:丹青可解为作画的两种鲜明对比颜料;丹青妙笔可理解为高超的画技和美妙的诗句配在一起佳作。
    • 19.
      乜然释义:直接理解就是,“很瞧不起人的样子”,“然”在古汉语之中一般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词尾,翻译作“……的样子”。
    • 20.
      书虫子释义:喻指死读书或读书很多而不甚理解的人。

理解造句

1.佶屈聱牙的古书对青年人实在不易理解

2.意在言外,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看这部片子。

3.对于既成事实的婚姻,我们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合理解决。

4.他常爱望文生义地理解经典文章。

5.你责怪他我可以理解,但请不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件事和我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6.这节课,老师只是提纲挈领讲了十分钟,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理解、体味并作练习,效果比“满堂灌”好多了。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所以对于那些逐臭之夫,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

8.这道题你已是一误再误,看来对题义理解上有问题,我再给你讲讲。

9.小明读书不死记硬背,也不会做不求甚解的事情,所以,他只要他理解能力很好。

10.我是这样理解的,这就像一场经济战争,每个人都严阵以待,等待指挥官的命令。

11.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对每个项目义无反顾的全情投入,以及对事物本质的透彻理解

12.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应该理解

13.佶屈聱牙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费时日。

14.可以理解,伊拉克人正觉醒起来,并同仇敌忾。

15.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很强,而且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让老师为难,真是后生可畏。

16.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咬文嚼字。

17.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理解,幸福的意义因人而异。

18.学习知识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囵吞枣。

19.不要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想就明白了。

20.倾听和理解能让你对客户的经历感同身受,这样你才真正能够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理解(li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理解是什么意思 理解读音 怎么读 理解,拼音是lǐ jiě,理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理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