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海事 海事的意思
hǎishì

海事

简体海事
繁体
拼音hǎi shì
注音ㄏㄞˇ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指与海洋有关的事务或事件。

海事的意思

海事 [hǎi shì]

1. 泛指航海事务与有关的知识。指船舶在海洋航行或停泊中所发生的事故,如触礁、搁浅、碰撞、失火、爆炸等。

海事 引证解释

⒈ 泛指航海事务与有关的知识。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刺使﹞常选用重人,既贵而富,且不习海事。”

⒉ 指船舶在海洋航行或停泊中所发生的事故,如触礁、搁浅、碰撞、失火、爆炸等。


国语词典

海事 [hǎi shì]

⒈ 关于船舶航海的事项。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于南方事无所不统,地大以远,故常选用重人,既富且贵,且不习海事。」


海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僧释义:行脚僧。唐 无可《过杏溪寺寄姚员外》诗:“云僧随树老,杏 水落江流。”五代 齐己《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宋 朱熹《送许顺之南归》诗:“几年江海事幽寻,偏与云僧话此心。”
    • 2.
      关榷释义:⒈设关卡征税。明 徐渭《蜀汉关侯祠记》:“君至,则一省关榷,令货趋集,便卒需。”清 张际亮《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内府诸郎领关榷,明珠带履翠为衣。”⒉指海关。清 林则徐《覆议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准令诸夷互市,原係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清 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五曰商务,论 法国 商政之因革与关榷之税制。”
    • 3.
      填海释义:指古代神话中的精卫鸟填海事。亦比喻冤恨极深或意志坚定。
    • 4.
      外服释义:古王畿以外的地方,所谓五服、九服之地。后指京都以外的地区及边远蛮荒之地。与内服相对。《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孔 传:“於在外国侯服、甸服、男服、卫服、国伯诸侯之长。”宋 苏轼《乞留刘攽状》:“如 攽 成材,反在外服,此有志之士所宜为朝廷惜也。”清 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疏》:“准令诸夷互市,原係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
    • 5.
      海防前线释义:某国海事或沿海领域内与地方或其他国家接壤的战线及区域。
    • 6.
      港务局释义:港务局是由地方政府授权,行使港务、航务行政管理和地方海事行政管理职能,主管辖区内港务、航务管理和地方海事事业的部门。
    • 7.
      督臣释义:即总督。 因上对朝廷,故称。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清 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查上年臣 林则徐 先已会同前督臣 邓廷楨、暨臣 豫堃 节次商议及之。”
    • 8.
      行铺释义:⒈见“行铺”。⒉亦作“行舖”。商店。宋 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近者因见馆伴中书舍人 陈轩 等申乞,尽数差勒 相国寺 行铺,入馆铺设,以待人使买卖,不惟移市动众,奉小国之陪臣,有损国体,兼亦抑勒在京行铺,以资吏人,广行乞取,弊害不小,所以具申都省,乞不施行。”《水浒传》第一○三回:“那行铺人家,那个肯赊半文?”清 林则徐《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若谓他国买回之后,难保不转卖 英 夷,此即内地行舖互售,尚难家至日见,而况其在域外乎?”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百姓如
    • 9.
      输忱释义:献纳真情。清 林则徐 《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使其相间相睽,以彼此之离心,各输忱而内向。”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互市档案》:“于是各洋利薄,怨生屡思,藉贡输忱,以希恩泽。”
    • 10.
      酌中释义:折中;适中。《新唐书·长孙无忌传赞》:“严严 申公,功名始终。文皇 题品,信谓酌中。”明 冯梦龙《智囊补·上智·严求》:“然羣校多从禽,聚饮近野,或搔扰民庶。上欲纠之以法,而方藉其材力,思得酌中之计,问於 严求。”清 林则徐《覆议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惟茶叶歷年所销,自三十餘万担至五十餘万担不等,现在议立公所,酌中定制,不许各夷逾额多运,即为箝制之方。”
    • 11.
      重人释义:⒈朝廷中执掌大权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重人者,能行私者也。”唐 韩愈《南海神庙碑》:“地大以远,故常选用重人;既贵而富,且不习海事。”《明史·马永梁震等传赞》:“其抗怀奋激,无以结欢在朝柄政重人,宜其齟齬不相入也。”⒉谨慎而持重的人。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据体度以动静,每清详而无悔者,重人也。”⒊押送重车的人。《左传·成公五年》:“晋 侯以传召 伯宗。伯宗 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杨伯峻 注:“重人,押送重车之人。”

海事(ha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海事是什么意思 海事读音 怎么读 海事,拼音是hǎi shì,海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海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