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谨 [zhōng jǐn]
1. 忠诚敬慎。
忠谨 引证解释
⒈ 忠诚敬慎。
引《汉书·昭帝纪》:“右将军 张安世 宿卫忠谨,封 富平侯。”
《新唐书·宦者传上·马存亮》:“唐 世中人以忠谨称者,唯 存亮、西门季玄、严遵美 三人而已。”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其青宫内外侍从禁卫,一应职属,早为择补,务求忠谨端亮,以专羽翼,而资保护。”
清 梅曾亮 《杨忠武公赞》:“屡奏肤功,忠谨不回。”
忠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屯屯释义:⒈丰盛;满盈。⒉忠谨诚恳貌。⒊行进困难貌。⒋聚集。
- 2.
念秧释义:⒈亦作“念殃”。 方言。谓以甜言蜜语和貌似忠谨之行做成圈套,诈取行旅财物。⒉泛指设圈套诱骗他人。
- 3.
猎郎释义:北魏 拓跋氏 起于 代 北,俗尚猎,故置猎郎,司宿卫侍从,以豪家子弟有才勇者任之,相当于 汉 代期门郎、羽林郎之类。《魏书·官氏志》:“﹝ 天赐 二年﹞置散骑郎、猎郎。”《魏书·周几传》:“几 少以善骑射为猎郎。”《北史·古弼传》:“古弼,代 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门下奏事,以敏正称。”
- 4.
理剧释义:治理繁难事务。《后汉书·赵憙传》:“荆州 牧奏 憙 才任理剧,詔以为 平林侯 相。”《北史·裴侠传》:“﹝ 侠 ﹞子 祥,性忠谨,有理剧才。”唐 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暂过云亭,乘轩之望可知;且诣中军,理剧之才有属。”《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初,辽 主知翰林学士 室昉 有理剧才,改 南京 副留守,决狱平允,人皆便之。”
- 5.
用是释义:因此。《汉书·赵充国传》:“车輢将军 张安世 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卬 家将军以为 安世 本持槖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安世 用是得免。”唐 柳宗元《答吴武陵非国语书》:“恒恐后世之知言者,用是詬病。”《清史稿·艺文志一》:“令好古之士欲读中秘书者,任其入览。用是海内从风,人文炳蔚,学术昌盛,方驾 汉、唐。”
- 6.
簪笔释义:谓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 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汉书·赵充国传》:“﹝ 张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汉书·昌邑王刘贺传》:“﹝ 刘贺 ﹞衣短衣大袴,冠 惠文 冠,佩玉环,簪笔持牘趋謁。”颜师古 注:“簪笔,插笔於首也。”《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手版即古笏矣。尚书令、僕射、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隋 薛道衡《从驾幸晋阳》诗:“方
- 7.
谨直释义:忠谨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