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船 [zhàn chuán]
1. 古时作战用的船只。
英[warship;]
战船 引证解释
⒈ 作战用的船。
引三国 魏 曹操 《船战令》:“鼓三通鸣,大小战船以次发。”
《晋书·文帝纪》:“略计取 吴,作战船,通水道。”
《水浒传》第四四回:“令 马麟 监管修造大小战船。”
国语词典
战船 [zhàn chuán]
⒈ 作战用的船。
引三国魏·曹操〈船战令〉:「鼓三通鸣,大小战船以次发。」
《三国演义·第七回》:「安排战船,多装军器粮草,大船装载战马,克日兴师。」
近艨艟 战舰
战船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战舰释义:作战舰艇。
- 2.
艨艟释义:也作蒙冲。古代的一种战船。
战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翼释义:古代的战船。因有大、中、小之分,故称三翼。
- 2.
八轮船释义:清 代战船名。
- 3.
冒突释义:⒈冲冒。 ⒉古代的一种战船。⒊冒犯。⒋凸起,鼓起。
- 4.
哨船释义:巡逻警戒的船只。 元 张之翰《再到上海》诗:“下海人迴蕃货贱,巡盐军集哨船多。”《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似道 尚未及对,哨船来报道:‘夏招讨 舟已解缆先行,不知去向。’”《清史稿·兵志六》:“外海战船哨船,自新造之年为始,三年后,以次小修大修。”
- 5.
子母舟释义:古代战船的一种。
- 6.
快哨船释义:古 代战船的一种。
- 7.
快蟹释义:清 道光、咸丰、同治 时战船名。其式仿 广东 船,左右桨多至二十余,其行甚速。
- 8.
戎舰释义:战船。
- 9.
战帆释义:战船。
- 10.
战棹释义:战船。《续资治通鉴长编·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癸丑,詔:在京诸军选 江 淮 习水卒,於 金明池 按试战棹,立为水虎翼军。”
- 11.
战櫂释义:战船。《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癸丑,詔:在京诸军选 江 淮 习水卒,於 金明池 试战櫂,立为水虎翼军。”
- 12.
战舡释义:战船。
- 13.
战鹢释义:战船。船首常画鹢首,故云。
- 14.
拘收释义:⒈拘禁。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拘收僧尼常住,减剋兵吏廪禄,如此等类,不可胜言。”⒉收缴。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熙寧 间,詔铸诸路走马承受朱记,给之,拘收元给奉使印。”《宣和遗事》前集:“﹝茶引﹞如有过限,并引拘收,别买新引。”⒊没收;扣留。《元典章·户部五·家财》:“其田宅、浮财、人口、头疋,尽数拘收入官。”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船,尽行拘收。”⒋犹接管。宋 岳飞《奏节制李道牛皋军状》:“李道、牛皋 人马累得申状乞听臣节制,臣以未准朝旨,不敢拘收。”《续资治通鉴·宋
- 15.
斗舰释义:⒈古代大战船。⒉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资治通鉴》
- 16.
斗船释义:⒈小船。⒉亦作“鬭船”。战船。
- 17.
梅花海鹘释义:古代一种快速战船名。
- 18.
楼船释义:高大有楼的战船。
- 19.
水口释义:⒈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 《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晋 郭璞 注:“河 东 汾阴县 有水口,如车轮许,濆沸涌,其深无限,名之为瀵。”《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吕蒙 ﹞后从 权 拒 曹公 於 濡须,数进奇计,又劝 权 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曹公 不能下而退。”《说岳全传》第四九回:“韩世忠 元帅带领水军十万,大小战船,已在水口扎成水寨。”柳青《狠透铁》七:“稍微粗心大意,水口的地灌得多,远处的地没水了。”⒉水上的关口要寨。《晋书·景帝纪》:“五年夏五月,吴 太傅 诸葛恪 围 新城,朝议虑其分兵
- 20.
水艍船释义:清 代战船的一种。《清史稿·兵志六》:“﹝ 康熙 ﹞九年,定海镇 中左右三营,战船八十艘,增设哨船二十艘。歷年裁汰,定为水艍船十二艘……哨船二十艘。”《清史稿·兵志六》:“雍正 二年,额定四种战船:曰水艍船,曰赶繒船,曰双篷船,曰快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