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捍卫 捍卫的意思
hànwèi

捍卫

简体捍卫
繁体捍衛
拼音hàn wèi
注音ㄏㄢˋ 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àn,(1) 保卫,抵御。【组词】:捍卫。捍御。(2) 古代射者左臂佩戴的皮制袖套。(3) 同“悍”,强悍。

wèi,(1) 保护,防护。【组词】: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2) 防护人员。【组词】:警卫。后卫。(3) 古代称驴。【例句】:“策双卫来迎”。(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例句】:威海卫(在山东省)。(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 姓。

基本含义

捍卫表示坚决保卫、保护,不容侵犯。

捍卫的意思

捍卫 [hàn wèi]

1. 保护;防卫。

捍卫边疆。

[defend; guard; protect;]

捍卫 引证解释

⒈ 防卫;护卫。

《宋书·何承天传》:“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衞之实。”
《新唐书·秦琼传》:“﹝ 李密 ﹞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 叔宝 捍衞得免。”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围城中屡接惠书,极知尊人暨贤昆仲捍衞之劳。”
张书绅 《正气歌》:“古往今来,有多少革命者、科学家为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国语词典

捍卫 [hàn wèi]

⒈ 保卫、防卫。

《宋书·卷六四·何承天传》:「孰若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卫之实。」

保护 保卫 庇护 护卫

颠覆 推翻


捍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保卫释义:保护使不受侵犯: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加强治安保卫工作。
    • 2.
      保护释义: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保护眼睛。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
    • 3.
      庇护释义:⒈包庇;保护。⒉指一个国家对于遭受追诉的外国人给以保护,并拒绝将他引渡给另一国。
    • 4.
      护卫释义:⒈保护;保卫。⒉执行护卫任务的武装人员。

捍卫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推翻释义:⒈用武力打垮旧的政权,使局面彻底改变:推翻反动统治。 ⒉根本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推翻原有结论。推翻强加给他的诬蔑不实之词。
    • 2.
      颠覆释义:⒈翻倒:防止列车颠覆。 ⒉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颠覆活动。

捍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亢扞释义:抵御;捍卫。
    • 2.
      保扞释义:保护捍卫。
    • 3.
      兵为邦捍释义:兵:军队;邦:国家;捍:捍卫。 军队是国家的保障。
    • 4.
      卫护释义:捍卫保护:卫护国土。 卫护尊严。
    • 5.
      国之干城释义: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 6.
      国防实力释义:国防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方面的实力。
    • 7.
      国防释义:国家为捍卫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和建立的相关设施。
    • 8.
      外官释义:⒈古指外朝卿大夫。 《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 注:“九品,九卿。《周礼》:‘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⒉宫外百官。非近侍之臣。与内官相对。《周礼·春官·世妇》:“凡内事有达於外官者,世妇掌之。”《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懣。”颜师古 注:“外官谓非侍卫之臣也。”⒊或谓在外捍卫边境之官。参阅 清 王先谦《汉书补注》。《隋书·百官志下》:“诸省及左右卫、武侯、领左右监门府为内官,自餘为外官。”宋 梅尧臣《次韵奉和永叔谢
    • 9.
      宝守释义:⒈爱护保管。 《云笈七籤》卷二十:“养生育命,宝守神魂,金房再开,奉见辅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盛京 内务府,尊藏典训、宗器二百餘年,宝守维谨,屡有增加。”⒉谓捍卫坚持。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民敌》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於人羣,狡獪之徒,乃巍然独为众愚领袖。”
    • 10.
      屏捍释义:亦作“屏扞”。 守卫,捍卫。
    • 11.
      屏藩释义:⒈屏风和藩篱。比喻周围的疆土。⒉比喻卫国的重臣。《诗经·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⒊捍卫。《左传·定公四年》:“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 12.
      嵇侍中血释义:《晋书·忠义传·嵇绍》:“绍 以天子蒙尘,承詔驰诣行在所。 值王师败绩于 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 绍 儼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輦,飞箭雨集。
    • 13.
      干城之将释义: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 14.
      干掫释义:亦作“干陬”。本指夜间巡逻击捕,后亦泛指捍卫。《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杨伯峻 注:“干掫有淫者即巡夜捕击淫者。”明 沉德符《野获编·畿辅·四辅城》:“立四辅以拟三辅,为非时干陬之用。”清 钱谦益《湖广提刑按察司佥事晋阶朝列大夫管公行状》:“公密檄卫弁,简壮士数十人,备干掫。”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甌。”
    • 15.
      扞护释义:捍卫保护。
    • 16.
      护国佑民释义: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 17.
      捍衞释义:防卫;护卫。 《宋书·何承天传》:“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衞之实。”《新唐书·秦琼传》:“﹝ 李密 ﹞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 叔宝 捍衞得免。”清 龙启瑞《复唐子实书》:“围城中屡接惠书,极知尊人暨贤昆仲捍衞之劳。”张书绅《正气歌》:“古往今来,有多少革命者、科学家为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 18.
      捍卫释义:保卫:捍卫领空。 捍卫主权。
    • 19.
      捍救释义:捍卫,救援。
    • 20.
      斯大林释义: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原姓朱加施维里)(1879—1953)苏联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军事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生于格鲁吉亚哥里城。早年即投身于工人运动。1912年当选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成为党的领导人之一。同年遵照列宁的指示创办了《真理报》。曾多次被捕并遭流放。1917年参加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胜利后为捍卫俄国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逝世后,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路线,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领导苏联人

捍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亢扞释义:抵御;捍卫。
    • 2.
      保扞释义:保护捍卫。
    • 3.
      兵为邦捍释义:兵:军队;邦:国家;捍:捍卫。 军队是国家的保障。
    • 4.
      卫护释义:捍卫保护:卫护国土。 卫护尊严。
    • 5.
      国之干城释义: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 6.
      国防实力释义:国防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方面的实力。
    • 7.
      国防释义:国家为捍卫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和建立的相关设施。
    • 8.
      外官释义:⒈古指外朝卿大夫。 《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 注:“九品,九卿。《周礼》:‘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⒉宫外百官。非近侍之臣。与内官相对。《周礼·春官·世妇》:“凡内事有达於外官者,世妇掌之。”《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懣。”颜师古 注:“外官谓非侍卫之臣也。”⒊或谓在外捍卫边境之官。参阅 清 王先谦《汉书补注》。《隋书·百官志下》:“诸省及左右卫、武侯、领左右监门府为内官,自餘为外官。”宋 梅尧臣《次韵奉和永叔谢
    • 9.
      宝守释义:⒈爱护保管。 《云笈七籤》卷二十:“养生育命,宝守神魂,金房再开,奉见辅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盛京 内务府,尊藏典训、宗器二百餘年,宝守维谨,屡有增加。”⒉谓捍卫坚持。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民敌》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於人羣,狡獪之徒,乃巍然独为众愚领袖。”
    • 10.
      屏捍释义:亦作“屏扞”。 守卫,捍卫。
    • 11.
      屏藩释义:⒈屏风和藩篱。比喻周围的疆土。⒉比喻卫国的重臣。《诗经·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⒊捍卫。《左传·定公四年》:“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 12.
      嵇侍中血释义:《晋书·忠义传·嵇绍》:“绍 以天子蒙尘,承詔驰诣行在所。 值王师败绩于 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 绍 儼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輦,飞箭雨集。
    • 13.
      干城之将释义: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 14.
      干掫释义:亦作“干陬”。本指夜间巡逻击捕,后亦泛指捍卫。《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杨伯峻 注:“干掫有淫者即巡夜捕击淫者。”明 沉德符《野获编·畿辅·四辅城》:“立四辅以拟三辅,为非时干陬之用。”清 钱谦益《湖广提刑按察司佥事晋阶朝列大夫管公行状》:“公密檄卫弁,简壮士数十人,备干掫。”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甌。”
    • 15.
      扞护释义:捍卫保护。
    • 16.
      护国佑民释义: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 17.
      捍衞释义:防卫;护卫。 《宋书·何承天传》:“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衞之实。”《新唐书·秦琼传》:“﹝ 李密 ﹞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 叔宝 捍衞得免。”清 龙启瑞《复唐子实书》:“围城中屡接惠书,极知尊人暨贤昆仲捍衞之劳。”张书绅《正气歌》:“古往今来,有多少革命者、科学家为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 18.
      捍卫释义:保卫:捍卫领空。 捍卫主权。
    • 19.
      捍救释义:捍卫,救援。
    • 20.
      斯大林释义: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原姓朱加施维里)(1879—1953)苏联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军事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生于格鲁吉亚哥里城。早年即投身于工人运动。1912年当选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成为党的领导人之一。同年遵照列宁的指示创办了《真理报》。曾多次被捕并遭流放。1917年参加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胜利后为捍卫俄国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逝世后,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路线,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领导苏联人

捍卫造句

1.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我们不能坐观成败,一定要捍卫正义。

2.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我们不能坐山观虎斗,一定要捍卫正义。

3.学习先辈们的浩然之气,对捍卫革命事业和民族尊严,有着重要的意义。

4.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提高警惕,捍卫社会主义的锦绣江山。

5.文天祥的浩然之气对捍卫民族尊严有重要意义。

6.学习先辈们的浩然正气,对捍卫革命事业和民族尊严,有重要的意义。

7.你用生命捍卫了祖国尊严,你用鲜血唤醒了大地之春,你用意志教育了中华后人,你用忠诚展显了赤子之心。

8.誓死捍卫祖国,让我们的血肉之躯为祖国带来永久和平;誓死追随祖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不可撼动的信仰;誓死保护祖国,让那些不法分子从祖国的怀抱中剔除,让我们的兄弟姐妹们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

9.她用不屈的精神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10.中国的国防力量正在迅速崛起以抵御国际敌对实力的威胁,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1.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捍卫祖国的尊严。

12.在个人利益上不伸手的人,在捍卫一种思想时必定是英雄。

13.在各国的圣火传递途中,众多中华儿女坚决地捍卫了我国政府对西藏的政策。

14.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捍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15.标榜自己淡泊名利的人本身就是在捞取名声。摆出捍卫真理架式的人捍卫的绝对不是真理。

16.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17.如果你有梦想,就去捍卫它。

18.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19.保护森林,捍卫家园。

20.捍卫着她,捍卫着她。

捍卫(han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捍卫是什么意思 捍卫读音 怎么读 捍卫,拼音是hàn wèi,捍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捍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