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靖康 靖康的意思
jìngkāng

靖康

简体靖康
繁体
拼音jìng kāng
注音ㄐㄧㄥˋ ㄎ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ng,(1) 平安,安静。【例句】:靖冥(幽深闲静)。靖默。(2) 平定,使秩序安定。【组词】:绥靖。靖难(nàn )(平定叛乱)。(3) 图谋,谋议。【例句】:“实靖夷我邦”。(4) 恭敬。【例句】:“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5) 古同“静”,静止。(6) 姓。

kāng,(1) 安宁。【例句】:康乐(lè )。康平。康宁。(2) 空,空虚。【组词】:萝卜康了。(3) 宽阔。【组词】:康庄。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4) 无病。【组词】:康健。康复。康泰。健康。(5) 丰盛。【组词】:小康。康年。(6) 姓。

基本含义

指暂时平静或短暂的安宁。

靖康的意思

靖康 [jìng kāng]

1. 安康,安乐。

靖康 引证解释

⒈ 安康,安乐。

宋 曾巩 《襄州岳庙祈雨文》:“甽畮克谐於丰富,里閭皆保於靖康。”


国语词典

靖康 [jìng kāng]

⒈ 宋钦宗的年号(西元1126~1127)​。


靖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年景释义:宋 靖康 时织物或服饰之图案,一幅中兼备一年四时的景物,故名。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靖康 时,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物,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併为一景,谓之一年景。”
    • 2.
      两珥释义:指日、月两旁的光晕。 古代认为是灾变的征兆。《宋书·五行志五》:“晋愍帝 建武 元年正月庚子,白虹弥天,三日并照,日有重晕,左右两珥。”《隋书·天文志下》:“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天下大战。”《宋史·钦宗纪》:“﹝ 靖康 元年二月﹞丁未,日有两珥。”
    • 3.
      从卫释义:随从护卫之人。 宋 吴坰《五总志》:“末主好田猎,求海东青於 女真,且抽强军为从卫。”《宋史·张浚传》:“先是,靖康 城破,金 人逼胁君、后、太子、宗室北行,多 琼 之谋;又乘势剽掠,左右 张邦昌,为之从卫。”元 方回《虚谷闲抄》:“章子厚 惇,初来京师赴省试,年少美丰姿。当日晚独步御街,见雕舆数乘,从卫甚都。”
    • 4.
      北宋释义:朝代,公元960—1127,自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起,到钦宗(赵桓)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 5.
      南奔释义:⒈向南奔跑;南逃。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隋书·音乐志上》:“於是乐人南奔,穆皇 罗钟磬;苻坚 北败,孝武 获登歌。”唐 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二:“三川 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 永嘉。”《宋史·何灌传》:“靖康 元年正月二日,次 滑州,方平(梁方平)南奔,灌 亦望风迎溃。”⒉南北朝 时期谓郎官转任治书侍御史者。《南史·谢几卿传》:“梁 天监 中,自尚书三公郎为治书侍御史。旧郎官转为此职者,世谓之南奔。”《通典·职官六》:“自 宋 齐 以来,此官不重。自郎官转持书者,谓之南
    • 6.
      南牧释义:⒈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语本 汉 贾谊《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唐 白居易《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胡马辞南牧,周 师罢北征。”宋 李纲《靖康传信录序》:“失此二者之机会,故令贼志益侈,再举南牧,无所忌惮,遂有并吞华夏之心。”⒉到南方去任州官。南朝 齐 谢朓《<酬德赋>序》:“右卫 沉侯 以冠世伟才,眷予以国士,以 建武 二年予将南牧,见赠五言。”清 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三:“砚澌冻合愁南
    • 7.
      受册释义:接受册命。 宋 洪迈《夷坚甲志·伪齐咎证》:“伪 齐 受册之初,告天祝版,吏误书年号为 靖康。”宋 岳珂《桯史·李顺吴曦名谶》:“较其即位受册之日不差毫髮。”清 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受册威仪定,传烽羽檄忙。”
    • 8.
      噤战释义:咬紧牙关打颤。 晋 法显《佛国记》:“雪山冬夏积雪,山北阴中,遇寒风暴起,人皆噤战。”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一:“南人养鸚鵡,发瘴噤战,以徐柑饲之则愈,不然必死。”《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乙巳,大寒,士卒噤战,不能执兵,有僵仆者。”
    • 9.
      士马释义:兵马。 引申指军队。《汉书·西南夷传》:“阴敕旁郡守尉练士马,大司农豫调穀积要害处。”《北齐书·高乾传》:“乃率 河 北流人反於 河 济 之间,受 葛荣 官爵,屡败 齐州 士马。”元 无名氏《桃花女》第一折:“俺则见田野田畴,禾苗丰茂。登场后,鼓腹歌謳。现如今无士马,絶征鬭。”《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时遇 靖康 丙午年间,士马离乱。因此 计安 家夫妻女儿三口,收拾随身细软包裹,流落州府。”清 张际亮《传闻》诗:“翁山 士马伤亡尽,支海 夷獠笑舞来。”
    • 10.
      天井关释义:又名 太行关。在今 山西 晋城县 南 太行山 顶,因关南有 天井泉 三处得名。形势险峻,当 太行 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宋 靖康 元年改称 雄定关,元 末亦名 平阳关。《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二年﹞幸 东阿,北登 太行山,至 天井关。”李贤 注:“今 太行山 上,关南有 天井泉 三所也。”
    • 11.
      失政释义:政治混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卫 人归 卫姬 於 晋,乃释 卫侯。君子是以知 平公 之失政也。”《后汉书·皇甫嵩传》:“嵩 从子 酈 时在军中,説 嵩 曰:‘本朝失政,天下倒悬。’”《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只为 宣和 失政,奸佞专权,延至 靖康,金 虏凌城。”
    • 12.
      宣帖释义:又称宣札。宋 代颁给军校的委任状,持此可依照恩例升补官职。《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帝﹞命 纲 为亲征行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曹曚 副之,置司于大晟府,辟置官属,赐银各百万,朝议、武功大夫以下及将校官誥宣帖三千道,许便宜从事。”
    • 13.
      家集释义:⒈家人的著作集。唐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宋 苏辙《奉使契丹·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之三》:“谁将家集过 幽都,逢见胡人问 大苏。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⒉指私家之著述。《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燾 以 司马光《百官表》未有继者,乃徧求正史、实録,旁采家集、野史,增广门类,起 建隆,迄 靖康,分新旧官制,踵而成书。”⒊家人宴集聚会。宋 洪迈《夷坚丁志·王厚萝卜》:“王厚,韶 之长子,位至节度使,为边帅,晚年归京师。一日家集,菜楪内萝卜数十茎,忽起立,须
    • 14.
      庸缪释义:才识低下,行事荒谬。《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 ……之徒,庸繆不才,忌嫉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所谓社稷之贼也。”明 宋濂《题宋名公与马鹤山诸帖》:“治效显著者为臧;贪刻庸繆者为否。”清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驻防副都统 海龄,庸繆人也。”
    • 15.
      弊风释义:不良的习尚。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此乃前朝之弊风,少年之事务,何忽今日行之?”宋 叶适《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歷指 宣和 致乱,靖康 弊风,穷大极小,无不激烈也。”
    • 16.
      御注释义:谓帝王为古籍作注释。《旧唐书·玄宗纪下》:“颁《御注老子》并《义疏》於天下。”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四:“靖康 元年,余以事至 合流镇,见人家壁閒有 唐明皇 御注《道德经》。”
    • 17.
      徽钦释义:北宋 徽宗、钦宗 二帝的并称。二帝于 靖康 二年为 金 人所俘,后死于 金国。沉涛《瑟榭丛谈》卷上引 清 吴更生《土木怀古》诗:“蒙尘幸免 徽 钦 辱,归国重烦 吕 却 谋。”清 觉佛《女英雄·杀贼》:“皇陵掘,徽 钦 囚,此恨深深难受。”
    • 18.
      恭谢释义:指皇帝举行的郊祭等大典。《宋史·钦宗纪》:“靖康 元年三月……癸酉,诣 景灵东宫 行恭谢礼。”《宣和遗事》后集:“是时 徽宗 正行郊祭,大臣匿边报不以闻,道是恐妨恭谢。及恭谢礼毕,方以檄书进呈 徽宗。”
    • 19.
      摹勒释义:⒈依样描字刻石。《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丙戌,御製御笔《神霄玉清万寿宫记》,令 京师 神霄宫 刻记於碑,以碑本赐天下,摹勒立石。”⒉亦作“摹泐”。描摹勾勒。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貽永,祁公 之子。国初藏名书画,最多真蹟……而当时摹勒出待詔手,笔多凝滞。”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或谓 靖康 之变,二 王 书卷流落民间,后经蒐罗得之,遂以勒石。所得者,或係他手摹泐。”⒊模仿。宋 李觏《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谁不为文,大抵摹勒 孟子,刼掠 昌黎。若为文之道,止此而已,则但诵得古文
    • 20.
      攀望释义:攀拉追望。极言不忍分离。唐 郭周藩《谭子池》诗:“言讫辞冲虚,杳靄上玄微。凡情留不得,攀望众号悲。”《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斥回随驾卫士,至于攀望慟哭,童贯 遂令亲兵引弓射之。”
靖康是什么意思 靖康读音 怎么读 靖康,拼音是jìng kāng,靖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靖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