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鼓下 鼓下的意思
xià

鼓下

简体鼓下
繁体
拼音gǔ xià
注音ㄍㄨˇ ㄒㄧ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受到很大的压力或困扰。

鼓下的意思

鼓下 [gǔ xià]

1. 古代军中戮人之处。

鼓下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军中戮人之处。

《左传·襄公十八年》:“其右 具丙 亦舍兵而缚 郭最,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
《后汉书·岑彭传》:“光武 知其谋,大怒,收 歆 置鼓下,将斩之。”
李贤 注:“中军将最尊,自执旗鼓。若置营,则立旗以为军门,并设鼓,戮人必於其下。”
唐 杜牧 《台城曲》之二:“王颁 兵势急,鼓下坐 蛮奴。”


国语词典

鼓下 [gǔ xià]

⒈ 古代军中杀人的地方。因军中立旗以为军门,并设鼓,杀人必在其下,故称为「鼓下」。

《左传·襄公十八年》:「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
《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


鼓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拔浪鼓释义:拨浪鼓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拨浪鼓的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弹丸击鼓发出声音。鼓身可以是木的也可以是竹的,还有泥的、硬纸的;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纸制成,其中以木身羊皮面的拨浪鼓最为典型。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拨浪鼓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五大洲都有。
    • 2.
      旌斾释义:⒈亦作“旌旆”。旗帜。晋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斾屡徂迁。”唐 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 榆关,旌旆逶迤 碣石 间。”清 魏源《圣武记》卷三:“﹝皇上﹞命选精骑万餘人,扈行私从僕马亦復踰万,旌斾亘三十餘里。”⒉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唐 贾岛《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诗:“已曾几遍随旌旆,去謁荒郊 大禹祠。”宋 苏轼《与范蜀公书》之一:“日望旌旆之至,不敢復上问。”清 恽敬《上举主笠帆先生书》:“前者旌旆自 江西 移 湖南,士聚於庠,商告於市,民要於野,愿一叩首马前。”⒊借指军旅。《太平
    • 3.
      衿甲释义:系甲。 谓不解甲。《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殖绰、郭最 ﹞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杜预 注:“衿甲,不解甲。”《北史·周纪下·武帝》:“延宗 众散,衿甲军门。”《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掬指舟中,衿甲鼓下,同宗异姓,縲紲相望。”
    • 4.
      赴节释义:⒈应和着节拍。汉 王粲《七释》:“邪睨鼓下,伉音赴节。”晋 陆机《文赋》:“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唐 刘禹锡《竹枝词序》:“岁正月,余来 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清 钮琇《觚賸·逍遥居士》:“蒲衣子 性嗜音,常自度曲,孝先 倚而和之,瑶湘 吹洞簫以赴节。”⒉为保全节操而牺牲。晋 陆机《答贾谧》诗:“雄臣腾騖,义夫赴节。”晋 陆机《演连珠》之十四:“贞女要名於没世,烈士赴节於当年。”⒊响应军令,奔赴战场。节,指符节,兵符。晋 张华《劳还师歌》:“积势如鞹弩,赴节如发机。”
    • 5.
      鼓下释义:古代军中戮人之处。《左传·襄公十八年》:“其右 具丙 亦舍兵而缚 郭最,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后汉书·岑彭传》:“光武 知其谋,大怒,收 歆 置鼓下,将斩之。”李贤 注:“中军将最尊,自执旗鼓。若置营,则立旗以为军门,并设鼓,戮人必於其下。”唐 杜牧《台城曲》之二:“王颁 兵势急,鼓下坐 蛮奴。”

鼓下(gu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鼓下是什么意思 鼓下读音 怎么读 鼓下,拼音是gǔ xià,鼓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鼓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