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防 [zhù fáng]
1. 军队驻扎防守。
例驻防吴淞口。
英[be on garrison duty; garrison;]
驻防 引证解释
⒈ 驻扎防守。
引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后随夫驻防西域。”
茅盾 《手的故事》四:“等筑好了路,就要派一师兵来县里驻防。”
⒉ 指驻防部队。
引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其后遂以存京师者为禁旅,而分镇各省者为驻防,定兵额约二十万。”
国语词典
驻防 [zhù fáng]
⒈ 军队驻扎防守。
引《儒林外史·第四〇回》:「便将带来驻防的二三千多兵内,拣那认得字多的兵选了十个,托沈先生每日指授他些书理。」
近驻扎 驻守
驻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代还释义:⒈指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新唐书·朱敬则传》:“侍御史 冉祖雍 诬奏与 王同晈 善,贬 涪州 刺史。既明其非罪,改 庐州。代还,无 淮南 一物,所乘止一马,子曹步从以归。”《宋史·真宗纪二》:“丁巳,詔:诸路转运使代还日,在任兴除利害,升黜能否,凡所经画事悉条上以闻。”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贤达高风》:“﹝ 张咏 ﹞ 咸平 二年以工部侍郎知 杭州 ……四年,州民诣闕献《土星图》一,银百两,乞留知州。詔仍还其银,而奬諭 咏,竟以代还。”⒉指军队被调回原地驻防。《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
- 2.
出防释义:出外驻防。
- 3.
屯备释义:⒈驻防。⒉指屯军的武备。
- 4.
庸缪释义:才识低下,行事荒谬。《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 ……之徒,庸繆不才,忌嫉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所谓社稷之贼也。”明 宋濂《题宋名公与马鹤山诸帖》:“治效显著者为臧;贪刻庸繆者为否。”清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驻防副都统 海龄,庸繆人也。”
- 5.
恻悯释义:怜恤。前蜀 杜光庭《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或害物伤生,曾无惻悯;或摧锋御敌,轻赐诛锄。”宋 梅尧臣《观放鹞子》诗:“碎脑非此辜,食肉尔何忍;取乐在须臾,我心良惻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廷寄》:“该处驻防旗丁户口众多,颠沛流离,朝廷时切惻悯。”
- 6.
戍角释义:驻防士兵的号角。
- 7.
抗日战争释义: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937年7月7日日寇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防的军队进攻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止。
- 8.
抚戍释义:驻防巡守的兵士。
- 9.
换防释义:原在某处驻防的部队移交防守任务,由新调来的部队接替。
- 10.
提督释义:明清两代官名。 明代在驻防京师的京营中设有提督,万历时为总兵以上武官名。清代设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一般为一省的高级武官,沿江沿海地区还设有水师提督。
- 11.
汛地释义:明 清 时代称军队驻防地段。
- 12.
汛界释义:旧指军队驻防的地界。
- 13.
牧马释义:⒈牧放马匹。⒉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⒊放牧的马。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唐李益《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羣嘶边草緑。”⒋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 14.
禁旅释义:犹禁军。 《南史·刘怀珍传》:“怀珍 年老,以禁旅辛勤,求为闲职。”《北史·杨宽传》:“孝武 与 齐神武 有隙,遂召募驍勇,广增宿卫,以 宽 为閤内大都督,专总禁旅。”《旧唐书·宪宗二十子等传论》:“自 天寳 以降,内官握禁旅,中闈纂继,皆出其心。”宋 苏辙《上皇帝书一封》:“而今世之惰兵莫如内郡之禁旅。”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其后遂以京师者为禁旅,而分镇各省者为驻防,定兵额约二十万。”《清史稿·礼志九》:“世祖 统一区夏,数幸 南苑,令禁旅行围,始立大狩扈从例。”参见“禁军”。
- 15.
禁旅八旗释义:清 代驻防京师的八旗兵。有领侍卫府(统辖亲军)、八旗骁骑营、八旗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又有 圆明园 八旗护军营)、八旗步军营、内府三旗、火器营、健锐营、虎枪营等。
- 16.
移屯释义:转移驻防。
- 17.
移防释义:在某地驻防的军队移到另一地驻防。
- 18.
等伦释义:同辈;同类。亦谓与之同等或同类。《汉书·甘延寿传》:“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絶於等伦。”唐 黄滔《祭南海南平王》:“毕云龙之契会,与龟鹤而等伦。”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令八旗子弟驻防各省,另为内城以处之,若 江寧,若 成都,若 西安,若 福州,若 杭州,若 镇江 等处,虽閲年二百有奇,而 满 自 满,汉 自 汉,不相错杂,盖显然有贱族不得等伦於贵族之心。”郭沫若《毛主席永在》诗之一:“伟哉领袖万民亲,改地换天絶等伦。”
- 19.
营官释义:⒈营一级的长官。《清史稿·兵志三》:“二年,乃改仿 湘 军成规,以五百人为一营,设营官、哨队官及亲兵。”陶成章《浙案纪略·濮振声传》:“五哨为营,有营官,号曰千夫长。”⒉指负责地方武备和治安的官吏。《红楼梦》第一一一回:“林之孝 便叫人开了门,报了营官。”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附《上杨提台禀帖》:“驻防营官之在卑县者,卑职每留意周旋。”
- 20.
营防释义:⒈营房及防御工事。陈春生《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夺佔子弹药库,纵火焚燬步队营防。”⒉指驻防军。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八:“在此驻扎的营防已经下了动员令,不久就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