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审定 审定的意思
shěndìng

审定

简体审定
繁体審定
拼音shěn dìng
注音ㄕㄣˇ ㄉ一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ěn,(1) 详细,周密。【组词】:审慎。审视。(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组词】:审查。审定。审订。审核。审美。审计。审评。审时度势。(3) 讯问案件。【组词】:审理。审判。审讯。公审。(4) 知道:不审近况如何?(5) 一定地,果然。【组词】:审如其言。

dìng,(1) 不动的,不变的。【组词】: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2) 使不变动。【组词】:定案。定罪。决定。确定。(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组词】:大局已定。(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组词】:心神不定。(5) 确凿,必然的。【组词】:必定。镇定。(6) 预先约妥。【组词】:定计。定情。定货。定做。(7) 姓。

基本含义

审定指通过审查、核实后确定某事物的真实性、合法性或正确性。

审定的意思

审定 [shěn dìng]

1. 审查决定。

计划已由委员会审定。

[examine and approve;]

审定 引证解释

⒈ 审查决定或审阅评定。

《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鑠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 魏。”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赦令》:“今宜详思此义,不可轻出詔令,必须审定,以为永式。”
清 沉初 《西清笔记》卷二:“上命审定书画,分一二等呈览。”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四十章:“凡结婚或离婚的,先由乡政府同意了,带着证明到区政府去审定,区政府许可才能领取证书。”

⒉ 谨慎稳重。

《北史·裴侠传》:“暠 目动言肆,轻於去就者也; 建 神情审定,当无异心。”


国语词典

审定 [shěn dìng]

⒈ 审查并加以核定。

《史记·卷七〇·张仪传》:「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

核定


审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核定释义:核对审定:核定资金。核定产量。

审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偏累释义:谓负担不均衡,不公平。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编审之例五年一届。盖五年中,田土不无别售,人丁不无消长;所以编次而审定之,要使粮无偏累,丁有均齐也。”
    • 2.
      全国纪録释义:某些运动项目的全国最好成绩。 这些运动成绩通常是能由时间、距离、重量等客观标准来确定的。我国的全国纪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并公布。
    • 3.
      刊定释义:修改审定。汉 杨修《答临淄侯笺》:“猥受顾锡,教使刊定。”《三国志·蜀志·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唐 刘知几《史通·忤时》:“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体统各殊,指归咸别。”清 昭槤《啸亭杂录·崇理学》:“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 朱子 配祠十哲之列。”
    • 4.
      删定官释义:古代官名。负责修改审定律令。
    • 5.
      删定曹释义:古代官署名,负责修改及审定律令。
    • 6.
      删定郎释义:我国 晋 代以来修改审定律令的官名。《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七年,尚书删定郎 王植 集定二註,表奏之。”《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九年》:“置删定郎,治律令。”胡三省 注:“删定郎,自 晋 宋 以来多置之。”
    • 7.
      参审释义:⒈参加(对犯罪嫌疑人等的)审讯或审理。 ⒉送交方案、作品等参加审查或审定:参审项目。
    • 8.
      国音释义:旧时指国家审定的汉语标准音。
    • 9.
      坐成释义:谓审定讼词。
    • 10.
      奏审释义:奏请君上审定。《宋史·职官志一》:“绍圣 五年,詔臣僚上殿札子,中书省进呈取旨;其承受传宣、内降,非有司所可行者,申中书省或枢密院奏审。”宋 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是夕之事,弥远(礼部侍郎 史弥远)称有密旨。钱参政(钱象祖)欲奏审,史 下许曰:‘事留,恐泄。’遂行之。”
    • 11.
      定着释义:⒈审定著录;写定。汉 刘向《孙卿书录》:“所校讐中 孙卿 书凡三百二十篇,以相校,除復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皆以定杀青,简书可缮写。”《晋书·刑法志》:“其后遂詔有司,禁絶鉆钻诸酷痛旧制,解祅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讞五十餘事,定著于令。”宋 曾巩《<陈书>目录序》:“梁 陈 等书缺,独馆阁所藏恐不足以定著。”宋 朱熹《<中庸章句>序》:“沉潜反復,盖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説而折其中,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竢后之君子。”⒉犹着落。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平生踪跡无定著,
    • 12.
      定问释义:⒈确切的消息。问,消息音信。《晋书·孝愍帝纪》:“又詔 琅琊王 曰:‘……间遣使适还,具知 平阳 定问,云 幽 并 隆盛,餘胡衰破,然犹恃险,当须大举。’”《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元年》:“﹝ 楚王 ﹞ 瑋 之起兵也,陇西王 泰 严兵将助 瑋,祭酒 丁绥 諫曰:‘公为宰相,不可轻动。且夜中仓猝,宜遣人参审定问。’”清 曾国藩《仁和邵君墓志铭》:“国藩 心知 位西 烈士也,必不苟免。其家固知之,以无定问,不敢发丧。”⒉指“问名”等聘婚手续。定,聘定。宋 秦醇《谭意哥传》:“张 内逼慈亲之教,外为物议之非,更朞
    • 13.
      审分释义:⒈审定名分﹑职分。⒉谓审核是否符合标准。
    • 14.
      审名释义:审定名分。
    • 15.
      审定释义:审查决定:审定计划。
    • 16.
      审律释义:谓审定乐律。
    • 17.
      审正释义:⒈明察正直。⒉精审而正确。⒊犹审定。
    • 18.
      审稿人释义:阅读并评价手稿的人(如审定可能用于出版或用作电影或剧本的材料)
    • 19.
      审音释义:⒈辨别音调。 ⒉通晓诗的音韵。⒊审定字的读音。⒋谓识别清议之声、舆论之声。
    • 20.
      富国学释义:经济学的旧译名。我国最早的经济学中文译名为“富国策”。后经 清 学部审定,译经济学为“富国学”。1901年 严复 又译为“计学”,次年 梁启超 改计学为“生计学”。同时 日本 译名“经济学”亦传入 中国。辛亥革命后经 孙中山 肯定,统一译为“经济学”。

审定(shen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审定是什么意思 审定读音 怎么读 审定,拼音是shěn dìng,审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审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