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机 大机的意思

大机

简体大机
繁体大機
拼音dà jī
注音ㄉㄚˋ ㄐ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jī,(1) 事物发生的枢纽。【组词】:生机。危机。转(zhuǎn )机。契机。(2)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组词】:军机。机密。(3) 合宜的时候。【组词】:机会。机遇。时机。(4)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组词】:机器。机动。机关。(5)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组词】:机能。有机体。(6)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组词】:机智。机敏。机巧。机变。(7) 指“飞机”。【组词】:客机。机场。机组。

基本含义

大机指的是大的计谋或策略。

大机的意思

大机 [dà jī]

1. 事物变化的枢要、关键。

2. 国家的机要事务。

4. 佛教语。真谛,精义。

大机 引证解释

⒈ 事物变化的枢要、关键。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以至弱当至彊,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云云救郑楚子使椒来聘》:“此夷夏盛衰之大机也。”

⒉ 国家的机要事务。

《新唐书·权德舆传》:“帝又自用 李絳 参赞大机。”

⒊ 佛教语。真谛,精义。

《古尊宿语录》卷十九:“出门弟子八十有四人,其角立者,唯 百丈海 得其大机。”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明 陈恭尹 《立秋日送雪樵和尚开法曹溪》诗:“济 上家风得大机,白雪高坐见人稀。”


大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党政机关释义:党政机关,狭义上是指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第一条对党政机关进行了定义: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党政机关,广义上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也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2013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 2.
      大院释义:⒈房屋多、进深大的院落。⒉多户居民聚居的院子。⒊大机关。
    • 3.
      工场手工业释义:以分工和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一种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 是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而产生的。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加强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许多操作简单化,引起劳动工具日益专门化和完善化,为大机器工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劳动专业化使每个工人只能从事某种局部操作,因而愈来愈从属于资本。
    • 4.
      机织布释义:指用现代化大机器纺织的布。与用手工纺织的“土布”相对。《人民日报》17:“每人每年棉布的实际消费量也不过一二十尺,有的每年只买五尺布,有的只用少量土布,根本不用机织布。”
    • 5.
      轧轹释义:⒈亦作“轧鑠”。 辗压,滚压。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海青辗》:“海青辗,以石为辊轴,轧轢穀粒者。”茅盾《色盲》:“我只是一粒废铁,偶然落在这大机械中,在无数量的大轮小轴中间被搬动被轧轹罢了。”《花城》1981年第6期:“转辙时,我听到车轮和钢轨摩擦时发出的刺耳的轧铄声。”⒉倾轧,欺凌。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若者持 波兰 分离之主义,若者持 芬兰 独立之主义,互相衝突,互相轧轢,凌杂不可言状。”李大钊《平民主义》:“在此等国家,各个市民均得觅一机会以参与市府国家的生活,个人与国家间絶没有衝突轧轢的

大机(da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机是什么意思 大机读音 怎么读 大机,拼音是dà jī,大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