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娉婷 娉婷的意思
pīngtíng

娉婷

简体娉婷
繁体
拼音pīng tíng
注音ㄆ一ㄥ ㄊ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īng,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tíng,(1) 〔婷婷〕形容人或花木美好。(2) 〔娉婷〕见“娉”。

基本含义

指女子举止端庄、温柔婉约的样子。

娉婷的意思

娉婷 [pīng tíng]

1. 美人;佳人。

春风永巷闲娉婷。——陈师道《放歌行》

[ beauty; ]

2. 姿态美好的样子。

娉婷过我庐。——汉·辛延年《羽林郎》

[ gracefully; (of a woman) have a graceful dlemeanour; ]

娉婷 引证解释

⒈ 姿态美好貌。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货财足非恡,二女皆娉婷。”
宋 辛弃疾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词:“一川明月疎星,浣纱人影娉婷。”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迎施》:“真娇艳,果娉婷,一段风流画不成。”
茅盾 《追求》五:“两位都是颀长,肥臀,细腰,但 陆女士 似乎更多一点娉婷的姿态。”

⒉ 美人;佳人。

唐 乔知之 《绿珠篇》:“石 家 金谷 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则见展翅忙呼万岁声,惊的那娉婷将鑾驾迎。”
清 李渔 《意中缘·借兵》:“专望你提精劲,救娉婷,锄梟獍。”


国语词典

娉婷 [pīng tíng]

⒈ 轻巧美好。

汉·辛延年〈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妖娆如太液池边解语并头花,娉婷似昭阳宫里学舞的双飞燕。」

⒉ 美女。

唐·白居易〈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一见了美貌娉婷,不由的我便动情。」


娉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七八释义:⒈十分之七八。 《新唐书·李杰传》:“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杰 为设科条区处,检防亡匿,復业者十七八。”⒉指十七八岁。唐 韩愈《曹成王碑》:“成王 嗣封,在 玄宗 世,盖於时年十七八。”唐 白居易《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
    • 2.
      司花女释义:唐 颜师古《隋遗录》卷上:“长安 贡御车女 袁寳儿,年十五,腰肢纤堕,騃冶多态。帝宠爱之特厚。时 洛阳 进合蒂迎輦花……帝命 寳儿 持之,号曰司花女。”后用以指管理百花的女神。宋 范成大《雪后守之家梅未开呈宗伟》诗:“定知司花女,未肯嫁娉婷。”宋 李曾伯《道间怀益昌总所海棠》诗:“凭谁警戒司花女,密遣轻阴谨护持。”
    • 3.
      娉姈释义:犹娉婷。
    • 4.
      娉婷释义:形容女子的姿态美:体态娉婷。 举止娉婷。
    • 5.
      娜袅释义:犹嬝娜。 纤长柔美貌。明 王世贞《鸣凤记·林公理冤》:“吾家儿女年纪小,乖巧。体态娉婷又娜嬝,真好。”
    • 6.
      褭娉释义:亦作“裊娉”。 袅娜娉婷。女子姿态美好貌。
    • 7.
      金吾子释义:对金吾官员表示尊敬的泛称。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唐 陆龟蒙《乐府杂咏·金吾子》:“嫁得金吾子,长闻轻薄名。”
    • 8.
      陶情释义:⒈怡悦情性。 唐 贾岛《和刘涵》:“陶情惜清澹,此意復谁攀。”宋 王安石《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廷章 ﹞对 王翁 道:‘表妹之疾,是抑鬱所致,常须於宽敞之地,散步陶情,更使女伴劝慰,开其鬱抱,自当勿药。’”清 洪昇《长生殿·偷曲》:“逞风魔少年逸兴,借曲中妙理陶情。”⒉谓男女欢会调情。元 张可久《一枝花·携美人湖上归》套曲:“想当年 小小,问何处卿卿。东坡 才调,西子 娉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咱两个谩相邀此地陶情。”清 严虞惇《艳囮》:“明
    • 9.
      风貌释义:⒈风格和面貌:时代风貌。民间艺术的风貌。⒉风采相貌:风貌娉婷。⒊景象:远近风貌,历历在目。
娉婷是什么意思 娉婷读音 怎么读 娉婷,拼音是pīng tíng,娉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娉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