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对抗 对抗的意思
duìkàng

对抗

简体对抗
繁体對抗
拼音duì kàng
注音ㄉㄨㄟˋ ㄎ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ì,(1) 答,答话,回答。【组词】:对答如流。无言以对。(2) 朝着。【组词】:对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组词】:对面。(4) 跟,和。【例句】:对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组词】: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组词】:对于。对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组词】:对待。(8) 照着样检查。【组词】:核对。校(jiào )对。(9) 投合,适合,使相合。【例句】:对应(yìng )。对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组词】:神色不对。(11) 双,成双的。【组词】: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组词】:对开。(13) 搀和(多指液体)。【组词】:对水。(14) 量词,双。【组词】:一对鹦鹉。

kàng,(1) 抵御。【组词】: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2) 拒绝。【组词】:抗议。抗上。抗命。抗税。(3) 对等。【例句】: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基本含义

互相抵抗、争斗

对抗的意思

对抗 [duì kàng]

1. 双方对立相持不下。

两军对抗。

[ antagonism; faceoff; confrontation; ]

2. 抵抗。

[ resist; oppose; riva; counter; ]

对抗 引证解释

⒈ 哲学上指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的斗争形式。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第八章:“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第八章:“研究斗争的对抗与非对抗的形式的时候,必须注意到两者的联系和互相转化。”

⒉ 对立;抗拒;抗衡。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九章:“周燕 看出她思想还有顾虑,用柔和的语气鼓励她:‘你不要跟农民兄弟对抗,把知道的事情,藏着的东西,都交了出来。’”

如:对抗情绪;对抗行动;田径对抗赛。


国语词典

对抗 [duì kàng]

⒈ 对立、抗拒。

如:「对抗到底」。

顽抗

投降 屈服 勾结

⒉ 比赛。

如:「两支球队的对抗,真是势均力敌。」


对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反抗释义:用行动反对;抵抗: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2.
      抗拒释义:抵抗和拒绝:抗拒命令。
    • 3.
      抗衡释义:对抗,不相上下:对方实力强大,无法与之抗衡。
    • 4.
      匹敌释义:对等;相当:两方势力匹敌。无与匹敌。
    • 5.
      顽抗释义:指(敌人)顽固地抗拒:负隅顽抗。

对抗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征服释义:⒈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征服洪水。⒉(意志、感染力等)使人信服或折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征服了观众。
    • 2.
      投降释义:战争中,一方停止武装对抗,并放下武器,向敌方屈服。也泛指在敌对双方的斗争中放弃原来的立场,投向对方。
    • 3.
      服从释义:遵照;听从:服从命令。少数服从多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 4.
      勾结释义: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暗中互相串通、结合:暗中勾结。勾结官府。
    • 5.
      屈服释义: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屈服投降。也作屈伏。

对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人之敌释义: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 2.
      三头政治释义: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三位有势力的人物结成的政治同盟。共两次。前一次由恺撒、庞培、克拉苏三人于公元前60年秘密结成,共同对抗元老院。后克拉苏死,恺撒与庞培发生内战,“前三头政治”结束。后一次由屋大维、安东尼和李必达三人于前43年公开结成,共同对付反对派。获胜后,三人划分了势力范围。后李必达被屋大维剥夺军权,屋大维与安东尼发生内战,前30年安东尼自杀,“后三头政治”结束。屋大维遂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建立罗马帝国。
    • 3.
      不敌释义:⒈不能对抗;不能抵挡。《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 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⒉抵不上;不能匹敌。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时云:‘丁君 十纸,不敌 王褒 数字。’”《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乡里人眼浅,看见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合庄的人,都把他推戴起来,姓 方 的便渐渐的不敌了。”
    • 4.
      不法之徒释义:⒈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⒉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
    • 5.
      亢衡释义:抗衡,对抗。
    • 6.
      交捽释义:犹对抗,敌对。《国语·晋语一》:“戎夏交捽。交捽是交胜也。” 韦昭 注:“言 晋 胜戎,戎復胜 晋 。” 唐 杜牧 《原十六卫》:“斧鉞在前,爵赏在后,以首争首,以力搏力,飘暴交捽,岂暇异略!” 章炳麟 《讨满洲檄》:“衰 周 板荡,始有 赤狄 、 白狄 、 九洲 、 陆浑 之戎,交捽诸夏。”
    • 7.
      伉衡释义:对抗。 伉,通“抗”。
    • 8.
      侏式会释义:即企业如一个大家庭,为了避免家庭内部产生对抗,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维持家庭内部的和谐、团结。
    • 9.
      假摔释义:指,在运动对抗过程中,A球员被B球员撞到,但A球员其实还不至于被撞得摔倒,但为了制造B球员的犯规,A球员在被B球员撞到后,身体顺势倒下,A球员的这种行为就叫做假摔。
    • 10.
      傲雪寒梅释义:在那种严寒的环境里梅花依然盛开。与霜雪对抗,越开越艳。表达梅花傲立雪中不畏寒,傲骨风雪不可欺傲立霜雪不畏冬的品质。
    • 11.
      免疫反应释义:免疫系统对抗原作出的防御反应。
    • 12.
      免疫应答释义: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
    • 13.
      公孙衍释义:战国时期纵横家。号犀首,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初在秦国任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的高官)。后至魏国任将军,主张合纵抗秦。公元前323年发起并联络燕、赵、中山、韩、魏五国对抗秦国。后又担任魏相。
    • 14.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释义: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15.
      刘琨释义:⒈西晋诗人。 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官至并州刺史,长期与匈奴贵族刘曜、刘聪对抗。后兵败,投奔鲜卑贵族段匹fc。⒉,被杀。代表作《重赠卢谌》及《扶风歌》、《答卢谌》等诗,慷慨悲凉。明人辑有《刘越石集》。
    • 16.
      割据称雄释义: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
    • 17.
      割据释义:一国之内,拥有武装的政治势力占据部分地区,不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 18.
      反围攻释义:对抗和打破敌人围攻的作战行动。
    • 19.
      合纵连横释义:战国后期各国图存争强的一种策略。合纵指弱国联合对付强国,即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对抗强秦;连横指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即依附秦国。一说六国南北相连为纵,合纵即六国联合抗秦;东西相连为横,连横即六国分别服从秦。苏秦、张仪等是著名纵横家。
    • 20.
      合纵释义:又写作合从。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与秦国对抗的政策。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参见连横条。

对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人之敌释义: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 2.
      三头政治释义: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三位有势力的人物结成的政治同盟。共两次。前一次由恺撒、庞培、克拉苏三人于公元前60年秘密结成,共同对抗元老院。后克拉苏死,恺撒与庞培发生内战,“前三头政治”结束。后一次由屋大维、安东尼和李必达三人于前43年公开结成,共同对付反对派。获胜后,三人划分了势力范围。后李必达被屋大维剥夺军权,屋大维与安东尼发生内战,前30年安东尼自杀,“后三头政治”结束。屋大维遂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建立罗马帝国。
    • 3.
      不敌释义:⒈不能对抗;不能抵挡。《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 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⒉抵不上;不能匹敌。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时云:‘丁君 十纸,不敌 王褒 数字。’”《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乡里人眼浅,看见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合庄的人,都把他推戴起来,姓 方 的便渐渐的不敌了。”
    • 4.
      不法之徒释义:⒈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⒉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
    • 5.
      亢衡释义:抗衡,对抗。
    • 6.
      交捽释义:犹对抗,敌对。《国语·晋语一》:“戎夏交捽。交捽是交胜也。” 韦昭 注:“言 晋 胜戎,戎復胜 晋 。” 唐 杜牧 《原十六卫》:“斧鉞在前,爵赏在后,以首争首,以力搏力,飘暴交捽,岂暇异略!” 章炳麟 《讨满洲檄》:“衰 周 板荡,始有 赤狄 、 白狄 、 九洲 、 陆浑 之戎,交捽诸夏。”
    • 7.
      伉衡释义:对抗。 伉,通“抗”。
    • 8.
      侏式会释义:即企业如一个大家庭,为了避免家庭内部产生对抗,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维持家庭内部的和谐、团结。
    • 9.
      假摔释义:指,在运动对抗过程中,A球员被B球员撞到,但A球员其实还不至于被撞得摔倒,但为了制造B球员的犯规,A球员在被B球员撞到后,身体顺势倒下,A球员的这种行为就叫做假摔。
    • 10.
      傲雪寒梅释义:在那种严寒的环境里梅花依然盛开。与霜雪对抗,越开越艳。表达梅花傲立雪中不畏寒,傲骨风雪不可欺傲立霜雪不畏冬的品质。
    • 11.
      免疫反应释义:免疫系统对抗原作出的防御反应。
    • 12.
      免疫应答释义: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
    • 13.
      公孙衍释义:战国时期纵横家。号犀首,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初在秦国任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的高官)。后至魏国任将军,主张合纵抗秦。公元前323年发起并联络燕、赵、中山、韩、魏五国对抗秦国。后又担任魏相。
    • 14.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释义: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15.
      刘琨释义:⒈西晋诗人。 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官至并州刺史,长期与匈奴贵族刘曜、刘聪对抗。后兵败,投奔鲜卑贵族段匹fc。⒉,被杀。代表作《重赠卢谌》及《扶风歌》、《答卢谌》等诗,慷慨悲凉。明人辑有《刘越石集》。
    • 16.
      割据称雄释义: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
    • 17.
      割据释义:一国之内,拥有武装的政治势力占据部分地区,不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 18.
      反围攻释义:对抗和打破敌人围攻的作战行动。
    • 19.
      合纵连横释义:战国后期各国图存争强的一种策略。合纵指弱国联合对付强国,即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对抗强秦;连横指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即依附秦国。一说六国南北相连为纵,合纵即六国联合抗秦;东西相连为横,连横即六国分别服从秦。苏秦、张仪等是著名纵横家。
    • 20.
      合纵释义:又写作合从。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与秦国对抗的政策。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参见连横条。

对抗造句

1.汉高祖刘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于项羽的对抗中最终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时没有能够做到精兵简政。

2.在今天的演讲对抗赛中,你们两个队是平分秋色,各有特点。

3.经过数日的对抗,双方都已是强弩之末,兵疲马困了。

4.他把敢于对抗他的人都斩尽杀绝。

5.也不能把非对抗性矛盾激化为对抗性矛盾,自讨苦吃。

6.你这么瘦小,想要对抗他,简直就是螳臂当车。

7.我虽然认为,人生应该不断的跟逆流对抗

8.我不是要做甚麼石破天惊的大事,也不是在对抗谁,我只要为自己及其他值得保护的艺人,讨回一个公道。

9.对抗熵固然可以做到,但却不是无代价的。

10.我国不想与他国搞对抗

11.一个人的价值,也体现在对抗垂死与腐朽的生活模式中,以及建立生动和欢乐的新生活中所具有的才能和力量。

12.为了保护家园,我们就是手无寸铁也要和强盗们对抗

13.我们看的不是比赛,是肉体的对抗,看的是心酸。

14.以及这场尊严与屈辱对抗的战争。

15.我发誓勇敢地对抗强暴。

16.石头碰鸡蛋,是顽劣而执拗的生活,并因对抗而充满了毁灭感。

17.汉奸和日本侵略者狼狈为奸,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对抗是什么意思 对抗读音 怎么读 对抗,拼音是duì kàng,对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对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