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永 [bù yǒng]
1. 谓寿命不长久。
不永 引证解释
⒈ 谓寿命不长久。
引汉 韦贤 《讽谏》:“迺及夷王,克奉厥绪,咨命不永,惟王统祀。”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刘眘虚》:“惜其不永,天碎国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爱堂 ﹞霍然惊寤,自知不永。”
不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覆释义:失去庇护。 《三国志·魏志·陶谦传》“是岁,谦 病死”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吴书》:“降年不永,奄忽殂薨,丧覆失恃,民知困穷。”
- 2.
休祚释义:⒈对帝位的美称。《后汉书·质帝纪》:“孝殤皇帝 虽不永休祚,而即位踰年,君臣礼成。”《晋书·乐寿志上》:“我皇寿而隆,我皇茂而嵩;本枝奋百世,休祚钟圣躬。”《北齐书·祖珽传》:“劝陛下禪位,使陛下尊为太上,子居宸扆,於己及子,俱保休祚。”⒉犹言幸运,美好的福祚。晋 陆云《张二侯颂序》:“﹝ 张定侯 ﹞重规继体,而大业暉荣,故休祚频繁,宠灵仍世。”
- 3.
倜倜释义:远貌。《荀子·强国》:“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六·广陵集》:“﹝ 王令 ﹞虽得年不永,未能锻鍊以老其材,或不免纵横太过,而视局促剽窃者流,则固倜倜乎远矣。”章炳麟《代议然否论》:“而上流 贵州、湖南 诸省,虽有田百五十亩,犹倜倜未入格。”
- 4.
储元释义:太子。《南齐书·东昏侯纪》:“高宗 明皇帝 重隆景业,咸降年不永,宫车係晏。皇祚之重,允属储元。”
- 5.
凶终隙未释义:指交道不永,朋友最终变成仇人。隙,嫌隙,仇恨。
- 6.
刃面释义:古代 突厥 等游牧民族的一种风俗。 有人死,亲属以刀割面,表示内心悲痛。《隋书·北狄传·突厥》:“有死者,停尸帐中,家人亲属多杀牛马而祭之,遶帐号呼,以刀划面,血泪交下,七度而止。”唐 王维《为王常侍祭沙陀鄯国夫人文》:“呜呼!降年不永,远日方临;寂矣高堂,饮珠含玉;哀哉贵女,刃面摧心!”
- 7.
未间释义:⒈谓未到其时。 《太平广记》卷一一二引 唐 沉如筠《异物志·李元平》:“我年十六,君即为县令,此时正当与君为夫妇。未间,幸存思恋,慎勿婚也。”《太平广记》卷八十引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马处谦》:“﹝ 叶逢 ﹞常与 孙光宪 偕谐术士 马处谦,问命通塞。马 曰:‘四十以后,方可图之,未间,苟或先得,於寿不永。’”⒉书信中习用语。指未相见期间;别后。宋 欧阳修《与冯章靖公书》:“未间,向暖,惟冀为国自重。”宋 王安石《与李修撰书》:“未间,良食自寿,不宣。”宋 苏轼《与林济甫书》:“回望乡国,真在天末,留书为
- 8.
殂殒释义:亦作“殂陨”。死亡。《后汉书·种岱传》:“稟命不永,奄然殂殞。”《三国志·蜀志·先主甘后传》:“章武 二年,追謚 皇思夫人,迁葬於 蜀,未至而 先主 殂陨。”《陈书·周弘正传》:“﹝ 弘正 ﹞卒然殂殞,朕用惻然。”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吴越武肃王庙碑》:“草草北还,旋即殂殞。”
- 9.
游动释义:⒈移动;行动;活动。 ⒉并不永久附属的;能挪动的。⒊经常移动的;不固定的。
- 10.
玄首释义:指头发未白。谓在盛年。《文选·潘岳<杨荆州诔>》:“降年不永,玄首未华,衔恨没世。”李周翰 注:“玄首,头未白。”
- 11.
痿痹释义:⒈见“痿痹”。⒉亦作“痿痺”。肢体不能动作或丧失感觉。《汉书·哀帝纪赞》:“即位痿痺,末年寖剧,饗国不永。”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高宗 ﹞忽然患了个痿痺的症候,两隻脚都站不起来。”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晚得奇疾,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四支不能动,周身并痿痺,不知痛痒。”⒊犹麻木不仁。比喻对事物的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一》:“人主被其薰陶渐摩,亦潜化于痿痹不仁而莫之觉。”梁启超《俄罗斯
- 12.
私戚释义:个人的悲哀,忧愁。 《南史·邓元起传论》:“起 勤乃胥附,功惟闢土,劳之不图,祸机先陷。冠军之贬,於罚已轻,梁 之政刑,於斯为失。私戚之端,自斯而启,年之不永,不亦宜乎!”唐 韦应物《赠别河南李功曹》诗:“耿耿抱私戚,寥寥独掩扉。”
- 13.
笔分释义:写作的天资秉赋。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四:“汉舒 自是作手,惜其享年不永,未尽所长。其笔分甚高。”
- 14.
缠疾释义:谓疾病缠身,久久不愈。 唐 韩愈《祭周氏侄女文》:“缠疾中年,又命不永。”
- 15.
难谌释义:不能信任。《书·咸有一德》:“呜呼!天难諶,命靡常。”孔颖达 疏:“以其无常,故难信。”唐 杨炯《唐赠荆州刺史成知礼神道碑》:“将蹈九州,平三阶,岂意大和交薄,而天道难諶,降年不永。”
- 16.
飨年释义:享有国家之年,指统治国家的时间。 饗,通“享”。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惟饗年之丰寡,思《无逸》之所叹。”《魏书·李彪传》:“逮 嬴氏 之君於 秦 也,殆弃德政,坑焚儒典,弗以义方教厥冢子,於是习成凶德,肆虐以临黔首,是以饗年不永,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