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外地 外地的意思
wài

外地

简体外地
繁体
拼音wài dì
注音ㄨㄞˋ ㄉ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指与本地不同的地方或地区。

外地的意思

外地 [wài dì]

1. 本地以外的地方。

他本人在外地工作。

[parts of the country other than where one is;]

外地 引证解释

⒈ 指京城以外的地方。

唐 李商隐 《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不使衰羸,便辞禄仕,致乎外地,晞以末光。”
《宋史·窦俨传》:“淫刑之兴,近闻数等,盖缘外地不守通规,或以长钉贯人手足,或以短刀臠人肌肤,迁延信宿,不令就死。”

⒉ 犹外乡。

前蜀 韦庄 《思归》诗:“外地见华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


国语词典

外地 [wài dì]

⒈ 本地以外的地方。

唐·韦庄〈思归〉诗:「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

本地 内地


外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外埠释义:外地的城镇。埠(bù)。
    • 2.
      外乡释义:本地以外的地方:外乡人。流落外乡。外乡口音。
    • 3.
      海外释义:国外:销行海外。海外奇闻。参看〖海内〗。
    • 4.
      外省释义:本省以外的省份。

外地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本地释义:人、物所在的地区;叙事时特指的某个地区:本地人。本地口音。本地特产。
    • 2.
      内地释义:距离边疆(或沿海)较远的地区。

外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迸而发释义: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   。
    • 2.
      不期而会释义:⒈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⒉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 3.
      不期而遇释义: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 4.
      不远游释义:指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
    • 5.
      专电释义:记者专为本报社报道新闻而由外地用电话、电报、电传发来的稿子(区别于通讯社供稿)。
    • 6.
      乡思释义:人在外地,想念家乡的心情:乡思绵绵。
    • 7.
      乡术释义:犹乡遂。指都城郊外地区。术,通“遂”。
    • 8.
      书会释义:⒈宋 元 间说话人、戏曲作者与艺人的行会组织。多设立于 杭州、大都(今 北京市)等大城市,如古杭书会等。参加书会的作者称为才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一个书会先生看见,就法场上做了一隻曲儿。”《水浒传》第四六回:“后来书会们备知了这件事,拿起笔来,又做了这隻《临江仙》词。”郭沫若《雄鸡集·学习关汉卿并超过关汉卿》:“关汉卿 的不朽剧作,大都是在他的书会朋友们互相讨论修改下写出来的。”⒉乡村的学塾。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餘乡校、家塾、
    • 9.
      京察释义:明 清 定期考核京官的制度。明 代每六年举行一次。清 代吏部设考功清吏司,改为三年考核一次,在京的称“京察”,在外地的称“大计”。《明史·选举志三》:“考察之法,京官六年,以巳、亥之岁,四品以上自陈以取上裁,五品以下分别致仕、降调、閒往为民者有差,具册奏请,谓之京察。”《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这位 淮安府 乃是翰林出身,放过一任学臺,后来又考取御史,补授御史,京察一等放出来的。”参阅《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
    • 10.
      他乡异县释义:指远离家乡的外地。
    • 11.
      何如释义:⒈疑问代词。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⒉疑问代词。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
    • 12.
      侥天之幸释义:“侥天之幸”,应该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 “侥”是动词,有偶然得到或意外地受到之意。后面的“天之幸”是一个偏正短语,“天”是“幸”的定语,是“上天”、“老天”的意思。“天之幸”应是“上天宠幸”之意。“侥天之幸”意为由于偶然的原因意外地受到上天的宠幸,获得成功或免去了灾祸。
    • 13.
      侥幸释义:偶然得到成功或意外地免于不幸:必须扫除侥幸取胜的心理。
    • 14.
      侨墓释义:客葬外地的坟墓。唐 韩愈《李君墓志铭》:“其年十月戊申,葬 河南 洛阳县,距其祖 澠池 令府君侨墓十里。”
    • 15.
      侨士释义:旅居外地的士人。
    • 16.
      偶然事件释义:⒈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且非故意的或有意的对接受保险的人将造成损害的行为或事件。⒉指意外地和非预谋而发生的某事。
    • 17.
      入口释义:⒈进入嘴中。⒉外国的货物运进来,有时也指外地的货物运进本地区。⒊进入建筑物或场地所经过的门或口儿:入口处。车站入口。
    • 18.
      公估局释义:清 中叶以后各地鉴定宝银的机构。银炉所制宝银,须经公估局鉴定,于宝银面加批重量成色,才能在当地流通。外地流入宝银,仍须改铸重估。北京 设有官办公估局,上海、汉口、天津 等地的都是私人开设,收入全靠批费。1933年废两改元后停业。
    • 19.
      公厠释义:公共厕所。母国政《大门口儿》:“倘使有两个外地人东张西望地匆匆走来,那一定是寻找公厕的。”
    • 20.
      关外释义:⒈泛指重要关口以外地区。 ⒉秦、汉、唐等定都在陕西,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⒊即“关东”⒋旧称四川省康 定县以西为关外。康定县是通往西藏的重要关口。

外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迸而发释义: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   。
    • 2.
      不期而会释义:⒈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⒉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 3.
      不期而遇释义: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 4.
      不远游释义:指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
    • 5.
      专电释义:记者专为本报社报道新闻而由外地用电话、电报、电传发来的稿子(区别于通讯社供稿)。
    • 6.
      乡思释义:人在外地,想念家乡的心情:乡思绵绵。
    • 7.
      乡术释义:犹乡遂。指都城郊外地区。术,通“遂”。
    • 8.
      书会释义:⒈宋 元 间说话人、戏曲作者与艺人的行会组织。多设立于 杭州、大都(今 北京市)等大城市,如古杭书会等。参加书会的作者称为才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一个书会先生看见,就法场上做了一隻曲儿。”《水浒传》第四六回:“后来书会们备知了这件事,拿起笔来,又做了这隻《临江仙》词。”郭沫若《雄鸡集·学习关汉卿并超过关汉卿》:“关汉卿 的不朽剧作,大都是在他的书会朋友们互相讨论修改下写出来的。”⒉乡村的学塾。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餘乡校、家塾、
    • 9.
      京察释义:明 清 定期考核京官的制度。明 代每六年举行一次。清 代吏部设考功清吏司,改为三年考核一次,在京的称“京察”,在外地的称“大计”。《明史·选举志三》:“考察之法,京官六年,以巳、亥之岁,四品以上自陈以取上裁,五品以下分别致仕、降调、閒往为民者有差,具册奏请,谓之京察。”《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这位 淮安府 乃是翰林出身,放过一任学臺,后来又考取御史,补授御史,京察一等放出来的。”参阅《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
    • 10.
      他乡异县释义:指远离家乡的外地。
    • 11.
      何如释义:⒈疑问代词。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⒉疑问代词。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
    • 12.
      侥天之幸释义:“侥天之幸”,应该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 “侥”是动词,有偶然得到或意外地受到之意。后面的“天之幸”是一个偏正短语,“天”是“幸”的定语,是“上天”、“老天”的意思。“天之幸”应是“上天宠幸”之意。“侥天之幸”意为由于偶然的原因意外地受到上天的宠幸,获得成功或免去了灾祸。
    • 13.
      侥幸释义:偶然得到成功或意外地免于不幸:必须扫除侥幸取胜的心理。
    • 14.
      侨墓释义:客葬外地的坟墓。唐 韩愈《李君墓志铭》:“其年十月戊申,葬 河南 洛阳县,距其祖 澠池 令府君侨墓十里。”
    • 15.
      侨士释义:旅居外地的士人。
    • 16.
      偶然事件释义:⒈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且非故意的或有意的对接受保险的人将造成损害的行为或事件。⒉指意外地和非预谋而发生的某事。
    • 17.
      入口释义:⒈进入嘴中。⒉外国的货物运进来,有时也指外地的货物运进本地区。⒊进入建筑物或场地所经过的门或口儿:入口处。车站入口。
    • 18.
      公估局释义:清 中叶以后各地鉴定宝银的机构。银炉所制宝银,须经公估局鉴定,于宝银面加批重量成色,才能在当地流通。外地流入宝银,仍须改铸重估。北京 设有官办公估局,上海、汉口、天津 等地的都是私人开设,收入全靠批费。1933年废两改元后停业。
    • 19.
      公厠释义:公共厕所。母国政《大门口儿》:“倘使有两个外地人东张西望地匆匆走来,那一定是寻找公厕的。”
    • 20.
      关外释义:⒈泛指重要关口以外地区。 ⒉秦、汉、唐等定都在陕西,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⒊即“关东”⒋旧称四川省康 定县以西为关外。康定县是通往西藏的重要关口。

外地造句

1.儿子一直在我们身边,今天要到外地去读书了,舐犊情深,总有点依依难舍。

2.外地的推销员由于形迹可疑,被保安人员跟踪了好长时间。

3.按公司惯例,凡派往外地考察的人员,旅费油光可鉴。

4.外地视察,以轻裘缓带为好,何必搞得声势很大。

5.小丽的男朋友到外地出差,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那几天对她来说,简直是一日三秋。

6.我和小虎从小一起长大,他家要搬到外地去,临行前,那依依惜别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7.儿子一直在我们身边,今天要到外地工作,舐犊情深,总有点依依难舍。

8.外地的学生和本地学生要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共同进步。

9.他在外地打拚了大半辈子,现在回到故乡,总算是叶落归根。

10.放寒假了,外地的同学归心似箭,希望马上到家。

11.他意外地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两人惊喜若狂!

12.他意外地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禁不住一阵惊喜若狂!

13.因反对父母的包办婚姻,爷爷当年意在言外地走出家门,到延安参加了革命。

14.老师意在言外地说:“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

15.为了前途,他离乡背井,到外地奋斗。

16.九月的天空,格外地高;九月的天气,格外地爽;九月的风儿,格外地柔,九月的大地绿意依然,一大片一大片放肆地铺向远方尽头。九月,没有七八月的炎热,少了寒冬的刺骨,温驯而和熙,平和又安详,九月,真好!

17.科学家在山脚下意外地发现了华南虎的足迹。

18.父母让他在外地好好学习,不要牵挂家人。

19.母亲时常挂念在外地的女儿,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和她通一两次电话。

20.这些高中毕业生高考以后,都翘足引领地盼望着大学的录取通知,哪有闲心去外地旅游。

外地(wai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外地是什么意思 外地读音 怎么读 外地,拼音是wài dì,外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