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年 [miào nián]
1. 指少壮之年。
妙年 引证解释
⒈ 指少壮之年。
引《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终军 以妙年使 越。”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宋 贺铸 《南乡子》词:“眉宇有餘妍,初破瓜时正妙年。”
清 李渔 《比目鱼·赠行》:“你乘此妙年,正该出去应举。”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人在这样情形下,既非圣贤,难免要有点牢骚,而 唐文君 虽在妙年,竟也象老婆子那样咀碎。”
国语词典
妙年 [miào nián]
⒈ 少壮时期。
引《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羁致北阙。」
《文选·潘岳·杨仲武诔》:「子以妙年之秀,固能综览义旨而轨式模范矣。」
妙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俗纷释义:尘世的纷扰。唐 卢照邻《赤谷安禅师塔》诗:“独坐巖之曲,悠然无俗纷。”唐 宋之问《绿竹引》:“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 嵩丘 弄白云。”唐 萧颖士《蒙山作》诗:“子尚 捐俗纷,季随 躡遐轨。”
- 2.
克家释义:⒈本谓能承担家事。《易·蒙》:“纳妇吉,子克家。”孔颖达 疏:“子孙能克荷家事,故云子克家也。”⒉指能继承家业。唐 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诗:“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清 钱谦益《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之三:“有子克家,聿著堂皇之美。”朱自清《“歧路灯”》:“但这个败子,本来并非败子,他父亲竭尽心力,原想他成为一个克家的令子;而他自己也时时在理欲交战中。”
- 3.
出补释义:出任官职。 《晋书·唐彬传》:“泰始 初,赐爵关内侯。出补 鄴 令。”宋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诗:“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 4.
妙年释义:指少壮之年。《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终军 以妙年使 越。”唐 杜甫《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宋 贺铸《南乡子》词:“眉宇有餘妍,初破瓜时正妙年。”清 李渔《比目鱼·赠行》:“你乘此妙年,正该出去应举。”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人在这样情形下,既非圣贤,难免要有点牢骚,而 唐文君 虽在妙年,竟也象老婆子那样咀碎。”
- 5.
姝貌释义:犹姝颜。南朝 梁简文帝《娈童》诗:“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
- 6.
排毁释义:排斥诋毁;抨击。 晋 王嘉《拾遗记·晋时事》:“及 翔风 年三十,妙年者争嫉之,或者云‘胡女不可为羣’,竞相排毁。”《隋书·艺术传·万宝常》:“於是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九年》:“上遣使劳诸将於 大斗拔谷,薛万均 排毁 契苾何力,自称己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五》:“魏 刘兰 排毁 董仲舒。忽有人葛巾野服,直入 兰 读书处,谓曰:‘君自是学士,何为苦相排毁。’”《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翟马周 既讼罢 李昉,与 旦 益
- 7.
敏手释义:⒈犹快手。谓动作快速敏捷。南朝 宋 颜延之《赭白马赋》:“捷趫夫之敏手,促华鼓之繁节。”宋 曾巩《祭黄君文》:“人皆敏手,捷取能併,君独於求,以死终病。”⒉犹能手。指能干的人。唐 韩偓《八月六日作》诗之一:“日离黄道十年昏,敏手重开造化门。”明 叶盛《水东日记·奏止议事官入朝》:“侍郎 于公 巡抚 河南、山西,妙年敏手,下视无人。”
- 8.
殊质释义:⒈不同的质地。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寳也。”⒉极美的姿质。指美女。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丁讽病客至加多》:“讽 之病以好色,既废,无赖,益求妙年殊质,以厌其心。”
- 9.
画鸦释义:指妇女在额上涂鸦黄。鸦黄,古代一种化妆品。宋 苏轼《浣溪沙·赠楚守田待制小鬟》词:“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 下蔡 困嫣然。”宋 方岳《送史子贯归觐且迎妇也》诗:“青灯书册夜深雨,莫为乘鸞学画鸦。”金 王寂《减字木兰花》词:“湖山明秀,豆蔻梢头春欲透。学画鸦儿,多少閒愁总未知。”
- 10.
白纻释义:⒈亦作“白苧”。白色的苧麻。宋 袁文《瓮牖闲评》卷四:“晁无咎 诗云:‘上山割白紵,山高叶摵摵,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綌。’”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苧麻》:“白苧叶面青,其背皆白。”⒉指白紵所织的夏布。唐 张籍《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宋 范成大《晚春》诗之一:“轻颸宜白紵,时节近清微。”元 郭翼《阳春曲》:“宫中裁白苧,犹怯剪刀寒。”清 龚自珍《莺啼序》词:“凌波袜懒,绣线裙鬆,换 吴 棉白苧。”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一七八:“白紵轻衫紫玉歌,府中狎客妙年多。”⒊白衣。古代士
- 11.
综览释义:总观;通览。《文选·潘岳<杨仲武诔>》:“子以妙年之秀,固能综览义旨,而轨式模范矣。”李周翰 注:“综,犹总也。”《晋书·儒林传·韦謏》:“雅好儒学,善著述,於羣言祕要之义,无不综览。”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后此夫人综览季世,渐入浇漓,思携尔託根上国。”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综览 陈寿 所记,诸葛亮 的一生,功劳固然很大,失败和无能为力之处也不少。”
- 12.
轨式释义:⒈效法。 晋 潘岳《杨仲武诔》:“戴侯、康侯,多所论著,又善草隶之艺。子以妙年之秀,固能综览义旨,而轨式模范矣。”⒉规范,法式。唐 韩愈《韩滂墓志铭》:“老成 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起居有德行,言词为世轨式。”明 王廷相《<杜研冈集>序》:“而《风》、《雅》、《典》、《謨》,幸存轨式。”刘师培《与人论文书》:“以言轨式,则论事之体易规;若豑品程,则析理之篇滋尚。”
- 13.
都美释义:风流美貌。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维》:“维 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於前行。”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香云》:“公子风韵都美,儿亦慕悦久矣。”
- 14.
食德释义:谓享受先人的德泽。语本《易·讼》:“六三,食旧德。”唐 杜甫《奉送苏州李长史丈之任》诗:“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何启 等《曾论书后》:“夫人生于 中国,长于 中国,其宗祖千百年食德饮和于 中国 者,虽身居异地,亦莫不欲高抬宗国,盛称故乡,以天下交游之光宠。”
- 15.
鸦儿释义:⒈亦作“鵶儿”。 乌鸦。唐 元稹《闲》诗之一:“艇子收鱼市,鸦儿噪荻丛。”明 梅鼎祚《玉合记·言祖》:“何物叫喳喳,把青梅閒打。原来是一个鹊儿两个鸦儿飞去了。”⒉指妇女用鸦黄粉在额上画的妆饰。宋 苏轼《蝶恋花·代人赠别》词:“一颗樱桃 樊素 口。不爱黄金,祇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宋 苏轼《浣溪纱·席上赠楚守田待问小鬟》词:“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 下蔡 困嫣然。”⒊指少年骁勇善战者。《新唐书·高仁厚传》:“贼号 蜀 兵为‘鵶儿’,每战,輒戒曰:‘毋与鵶儿鬭。’”参见“鸦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