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虎榜 虎榜的意思
bǎng

虎榜

简体虎榜
繁体
拼音hǔ bǎng
注音ㄏㄨˇ ㄅ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bǎng bàng,(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例句】: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1) 摇船的用具。【例句】:榜人(船工)。

基本含义

指在某个领域中排名靠前的人或事物。

虎榜的意思

虎榜 [hǔ bǎng]

1. 龙虎榜的简称。即进士榜。到了清代则专称武科进士榜曰“虎榜”。参见“龙虎榜”。

虎榜 引证解释

⒈ 龙虎榜的简称。即进士榜。

元 萨都剌 《丁卯年及第谢恩崇天门》诗:“虎榜姓名书勑纸,羽林冠带竪旌旄。”
明 沉鲸 《双珠记·刑逼成招》:“下官 荆湖道 郧县 县令 周文 是也。芹宫脱迹,忝登虎榜之名;枫陛传臚,曾沐凤池之宠。”

⒉ 清 代则专称武科进士榜曰“虎榜”。参见“龙虎榜”。


国语词典

虎榜 [hǔ bǎng]

⒈ 科举时代中试、及第的名单。清代则专指武科的名单。


虎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联第释义:⒈科举考试中数人同时及第。《新唐书·欧阳詹传》:“举进士,与 韩愈、李观、李絳、崔羣、王涯、冯宿、庾承宣 联第,皆天下选,时称‘龙虎榜’。”⒉指在各级考试中接连及第。清 侯方域《太常公家传》:“能前知二子皆列卿,然长者联第,次者当后十年。”
    • 2.
      虎榜释义:⒈龙虎榜的简称。即进士榜。元 萨都剌《丁卯年及第谢恩崇天门》诗:“虎榜姓名书勑纸,羽林冠带竪旌旄。”明 沉鲸《双珠记·刑逼成招》:“下官 荆湖道 郧县 县令 周文 是也。芹宫脱迹,忝登虎榜之名;枫陛传臚,曾沐凤池之宠。”⒉清 代则专称武科进士榜曰“虎榜”。参见“龙虎榜”。
    • 3.
      龙标释义:⒈地名。即今 湖南省 黔阳县。南朝 梁 为 龙檦县,隋 属 沅陵郡,唐 武德 七年改名 龙标县,因 龙标山 得名。明 屠隆《綵毫记·妻子哭别》:“别亲知,走天涯,过 龙标、五溪,我怎顾得路崎嶇。”⒉指 唐 代诗人 王昌龄。王 曾左迁 龙标,为 龙标 尉,因称。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清 吴伟业《九峰草堂歌》:“痛饮恕人容 水部,长吟怀古继 龙标。”⒊犹龙榜、龙虎榜。宋 张先《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词:“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一见湖山看未
    • 4.
      龙榜释义:⒈龙船上的桨。晋 陆云《九愍·行吟》:“挥龙榜以鼓汰,遗芬响而清歌。”⒉亦作“龙牓”。即龙虎榜。宋 梅尧臣《和淮阳燕秀才》:“禄仕二十年,屡遘龙牓揭。”明 叶宪祖《夭桃纨扇》第八折:“玉府仙郎,喜皇都得意首登龙榜。”参见“龙虎榜”。
虎榜是什么意思 虎榜读音 怎么读 虎榜,拼音是hǔ bǎng,虎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虎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