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圯上 圯上的意思
shàng

圯上

简体圯上
繁体
拼音yí shàng
注音一ˊ ㄕ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í, ◎ 桥。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基本含义

圯上是一个指代人们生活的地方或工作场所的成语,也可表示在某个地方或职位上。

圯上的意思

圯上 [yí shàng]

1. 桥上。

圯上 引证解释

⒈ 桥上。 《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 尝从容步游 下邳 圯上,遇一老父,受《太公兵法》。后因以“圯上”指 张良 受《太公兵法》事。参见“圯桥”。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交神圯上,道契 商 洛。”
宋 苏轼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诗:“留侯 之孙书满腹,玉函宝方何用读。濠梁空復五车多,圯上从来一篇足。”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总得居士寿》词:“隆中 三顾客,圯上一编书。”


圯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圯上老人释义:指 秦 末授 张良《太公兵法》于圯上的老父。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 2.
      圯下老释义:见“圯上老人”。
    • 3.
      圯桥书释义:亦称“圯上书”。 亦称“圯下兵法”。指 秦 末一老父于圯上授予 张良 的《太公兵法》。事见《史记·留侯世家》。唐 李白《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身为 下邳 客,家有圯桥书。”宋 曾巩《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壁中字为时人考,圯上书从老父传。”宋 陈亮《子房贾生孔明魏徵何以学异端》:“子房 为 高帝 谋臣,从容一发,动中机会,而尝超然於事物之外,此岂圯下兵法之所有哉!”
    • 4.
      跪履释义:《史记·留侯世家》载:汉 张良 游 下邳 圯上,遇褐衣老父堕履圯下,命 良 取履,并长跪履之。老父曰:“孺子可教矣。”授以《太公兵法》。后以“跪履”表示向长者虚心求教。
    • 5.
      黄石公释义:亦称 圯上老人。 相传 张良 于 博浪沙(今 安徽省 亳州市)刺 秦始皇 失败后,逃亡至 下邳(今 江苏 睢宁 北),在圯上遇见一老父。老父授 张良 以《太公兵法》,并言称十三年后,到 济北 穀城 山下,见到一块黄石,那就是他。十三年后,张良 从 刘邦 过 济北,果在 穀城 山下得黄石。良 死,遂与黄石并葬。事见《史记·留侯世家》及《汉书·张良传》。后因称圯上授 张良《太公兵法》的老父为“黄石公”。宋 邵雍《题留侯庙》诗:“黄石公 传皆是用,赤松子 伴更何为。”宋 张孝祥《浣溪沙·母氏生朝老者同在舟中》词

圯上(yi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圯上是什么意思 圯上读音 怎么读 圯上,拼音是yí shàng,圯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圯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