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楷 正楷的意思
zhèngkǎi

正楷

简体正楷
繁体
拼音zhèng kǎi
注音ㄓㄥˋ ㄎㄞ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kǎi jiē,(1) 法式,模范。【组词】:楷模。楷范。楷则。楷式。(2) 汉字的一种书体。【组词】:楷书。正楷。小楷。楷体。 ◎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

基本含义

指字迹端正,书法规范。

正楷的意思

正楷 [zhèng kǎi]

1. 即楷书。汉字字体的一种。

正楷 引证解释

⒈ 即楷书。汉字字体的一种。参见“楷2书”。

唐 徐浩 《古迹记》:“张芝 章草、 钟繇 正楷,时莫其先。”


国语词典

正楷 [zhèng kǎi]

⒈ 汉字字体的一种。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称为「正楷」。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现在。


正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楷书释义:也叫正书、正楷、真书。汉字字体之一。由隶书演变而来,字体方正,结构匀称,笔画工整。始于东汉末年,通行至今。
    • 2.
      楷字释义:楷书,正楷字。
    • 3.
      正笔释义:即正书、正楷。
    • 4.
      真楷释义:即正楷。
    • 5.
      章楷释义:即正楷。
    • 6.
      顔体释义:唐 书法家 颜真卿 的字体风格。 其书法初学 褚遂良,后学 张旭 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世称“颜体”。白沙《康有为和他的<广艺舟双楫>》:“如果说,魏 晋 以前‘体’这个字是表示书体的话,在 魏 晋 以后就转向表示个人风格,如‘颜体’、‘柳体’、‘赵体’,并非是三种字体,仅仅表示三种不同风格的书法而已。”吕更荣《中国书法简史》第八讲(三):“颜真卿 的书法,主要得到了 张旭 的指导,上承 王羲之 的传统,又习初 唐 四家特点,兼收 南北朝 书法新鲜营养。学习时有选择,有
    • 7.
      颜体释义:唐代颜真卿所写的书法体式。笔画丰满,结构茂密。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等。

正楷(zhengk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楷是什么意思 正楷读音 怎么读 正楷,拼音是zhèng kǎi,正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