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裘 [yáng qiú]
1. 羊皮做的衣服。
3. 汉严光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后刘秀即帝位,光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羊裘 引证解释
⒈ 羊皮做的衣服。
⒉ 汉 严光 少有高名,与 刘秀 同游学,后 刘秀 即帝位, 光 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引宋 陆游 《寓叹》诗:“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 桐江 何处觅羊裘。”
羊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众虎攒羊释义:表演战斗场面时所摆的一种阵势。 即一人衣羊裘,众披虎皮,各持器械围杀。
- 2.
披裘释义:⒈汉 严光 少时与 刘秀 同游学,有高名。及 刘秀 称帝,隐居不出。刘秀 思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 齐国 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刘秀 估计他就是 严光,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京师。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披裘”指归隐。宋 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俾其解组官庭,还车故里,披裘散髮,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之乐。”清 赵翼《严滩》诗:“披裘跡近衒,加腹气非傲,特恃故人恩,巧立高士操。”胡怀琛《海上雪》诗:“披裘独往为何事,赢得诗添 长吉 囊。”⒉见“披裘负薪”。
- 3.
椶冠释义:棕制的帽子。《明史·隐逸传·杨恒》:“﹝ 恒 ﹞閲十年退居 白鹿山,戴椶冠,披羊裘,带经耕烟雨间,啸歌自乐,因自号 白鹿生。”
- 4.
纁招释义:《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严光 ﹞少有高名,与 光武 同游学。 及 光武 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 齐国 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 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后因谓招聘隐士出仕为“纁招”。
- 5.
羊裘释义:⒈羊皮做的衣服。 ⒉汉严光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后刘秀即帝位,光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 6.
羊裘垂钓释义:汉代严光和与刘秀一起游学,刘秀即帝位,严光变名披羊裘隐钓济中。比喻隐居生活。
- 7.
肥遁释义:同“肥遯”。晋 葛洪《抱朴子·畅玄》:“知足者则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魏书·逸士传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唐 牟融《登环翠楼》诗:“我亦人间肥遁客,也将踪跡寄林丘。”《旧唐书·隐逸传序》:“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宋 王禹偁《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诗:“又不见 张生 狂醉恋 扬州,冬瓜堰下甘肥遁。”明 唐顺之《书<秦风·蒹葭>三章后》:“抑亦以 秦 之不足与而优游肥遁,若后来凿坏羊裘之徒者在当时固已有人歟!”
- 8.
豹褎释义:亦作“豹袖”。用豹皮缘饰的衣袖。指古代卿大夫的衣服。《诗·唐风·羔裘》:“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毛 传:“褎,犹袪也。”《礼记·玉藻》:“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綃衣以裼之。”唐 高适《邯郸少年行》:“霞鞍金口騮,豹袖紫貂裘。”明 刘基《次韵和岳季坚见寄》:“豹褎羊裘等黄土,上章紫縵漫浮云。”参见“豹袪”。
- 9.
贫稚释义:贫贱而年少。《辽史·逆臣传中·海思》:“会同 五年,詔求直言。时 海思 年十八,衣羊裘,乘牛诣闕。有司问曰:‘汝何故来?’对曰:‘应詔言事。苟不以贫稚见遗,亦可备直言之选。’有司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