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玄学 玄学的意思
xuánxué

玄学

简体玄学
繁体玄學
拼音xuán xué
注音ㄒㄩㄢˊ ㄒ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án,(1) 深奥不容易理解的。【组词】:玄妙。玄奥。玄理(① 深奥的道理; ② 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玄学。玄秘。(2) 虚伪,不真实,不可靠。【组词】:玄想。玄虚。(3) 黑色。【例句】:玄青(深黑色)。玄武(① 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 ② 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基本含义

指深奥难解的学问或理论。

玄学的意思

玄学 [xuán xué]

1. 形而上学的另一译名。凡涉及超物理的或超经验的东西的某些事物,如深奥难懂的哲学科学。

[ metaphysics; ]

2. 中国魏晋时代,向秀何晏、王弼等运用道家的老庄思想揉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潮。

[ a philosophical sect in the Wei (220-265)and Jin (265-420) dynasties; ]

玄学 引证解释

⒈ 指 魏 晋 时期以 老 庄 思想为主的一种哲学思潮。

《晋书·陆云传》:“﹝ 云 ﹞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 云 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
《北齐书·羊烈传》:“﹝ 烈 ﹞能言名理,以玄学知名。”
金 元好问 《通真子墓碣铭》:“居玄都垂十稔,虽日课校讐,其参玄学、受章句,自远方至者,源源不絶。”

⒉ 中国 古代研习道家学说的学校。

《宋书·隐逸传·雷次宗》:“元嘉 十五年……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蓺术,使 丹阳 尹 何尚之 立玄学。”
唐玄宗 时又名“崇玄学”。 《新唐书·选举志上》:“﹝ 开元 ﹞二十九年,始置崇玄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亦曰道举。其生,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

⒊ 指佛学。

宋 契嵩 《坛经赞》:“论者谓之玄学,不亦详乎!天下谓之宗门,不亦宜乎!”

⒋ 形而上学(metaphysica)的另一译名。原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的学问,或用作哲学的别称。从 黑格尔 开始,又赋予“形而上学”一词以新的含义,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

毛泽东 《矛盾论》一:“形而上学,亦称玄学。这种思想,无论在 中国,在 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


国语词典

玄学 [xuán xué]

⒈ 魏晋时代,何晏、王弼等发挥道家老庄思想,融合周易等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因为谈论的为玄虚的道理,故称为「玄学」。

⒉ 哲学的一部门,为英语 Metaphysics的义译。参见「形而上学」条。


玄学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形而上学释义:⒈指同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哲学理论。 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动力。⒉指研究超感觉、超经验的东西(如上帝、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学。
    • 2.
      哲学释义: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两大对立派别。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

玄学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辩证法释义:关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一词,源出古希腊文,是进行谈话和辩论的意思。后来指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哲学理论和方法。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的发展是由它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推动的。哲学史上有古代的朴素辩证法、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形式。

玄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玄释义:⒈魏晋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的合称。道教亦沿用之。⒉指日、月、星。⒊佛家语。谓三种奥义。临济宗禅师宣扬教旨,一句中有三玄,一玄中有三要,总称九带。
    • 2.
      儒玄释义:儒学和玄学。
    • 3.
      南学释义:⒈周 代五学之一。 周 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后汉书·祭祀志中》“灵臺未用事”刘昭 注引《易传·太初篇》“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在中央曰太学,天子之所自学也。”⒉南朝 宋 何尚之 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宋书·何尚之传》:“尚之 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 徐秀,庐江 何曇、黄回,潁川 荀子华,太原 孙宗昌、王延秀,鲁郡 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⒊南北朝 时 南朝 的经学。南朝
    • 4.
      四学释义:⒈指 周 分设于四郊的学校。《礼记·祭义》:“天子设四学。”郑玄 注:“四学,谓 周 四郊之虞庠也。”一说指 周、殷、夏、虞 四代之学。孔颖达 疏:“天子设四学者,谓设四代之学,周 学也,殷 学也,夏 学也,虞 学也。”⒉指 南朝 宋 设立的儒、玄(道)、史、文四学馆。《宋书·隐逸传·雷次宗》:“元嘉 十五年,徵 次宗 至京师,开馆於 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餘人,会稽 朱膺之、潁川 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 丹阳 尹 何尚之 立玄学,太子率更令 何承天 立史学,司徒参军 谢
    • 5.
      四科释义:⒈孔 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邢昺 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惟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后汉书·郑玄传》:“仲尼 之门,考以四科。”⒉南朝 宋 东观 设置的四门学科。指儒学、玄学、文学、史学。《南史·王俭传》:“宋明帝 泰始 六年,置 总明观,以集学士,或谓之 东观。置东观祭酒一人,总明 访举郎二人,儒、玄、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十人,其餘令史以下各有差。”⒊汉 代举
    • 6.
      土命释义:传统玄学名词,此命五行土旺缺金;日主天干为土;必须有金助,但忌水太多。
    • 7.
      孙许释义:晋 人 孙绰 和 许询 的并称。皆为 东晋 玄学诗人。
    • 8.
      崇玄馆释义:亦称“崇玄学”。唐 代官办的道教学校。隋 有崇玄署,为管理道士僧尼的官署。唐 代皇帝尊崇道教,以崇玄署改属宗正寺,僧尼则别属尚书祠部。开元 二十九年置崇玄学,设博士,掌教玄学生,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天宝 二年,改称崇玄馆,改博士为学士。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贡举下》、《新唐书·百官志三》。
    • 9.
      玄不救非释义:玄学不能拯救非洲人。
    • 10.
      玄学释义:⒈指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潮。以宣传《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得名。主张“以无为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万事万物都是“无”派生的。宣扬“无为”,要人们安于现状。东晋以后,与佛学趋于合流。佛学后来渐盛,玄学渐衰。⒉形而上学的另一译名。
    • 11.
      玄席释义:讲论玄学的座席。
    • 12.
      玄理释义:⒈深奥、玄妙的的道理。⒉魏晋玄学推崇的道理。
    • 13.
      谈玄释义:⒈谈论玄理。⒉谈论宗教义理。⒊玄学内容之一。
    • 14.
      谢灵运释义:(385—433)南朝宋诗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世称谢康乐,又称谢客。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好游山玩水,作品也多以山水为题材,语言精巧富丽,刻画入微,时常夹杂一些佛教和道家的玄学词句,开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有《谢康乐集》。
    • 15.
      贵无释义:魏 晋 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代表人物为 何晏、王弼。

玄学(xuanx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玄学是什么意思 玄学读音 怎么读 玄学,拼音是xuán xué,玄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玄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