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腊 [sēng là]
1. 僧尼受戒后的年岁。
僧腊 引证解释
⒈ 僧尼受戒后的年岁。
引唐 韩翃 《题荐福寺衡岳暕师房》诗:“僧腊阶前树,禪心江上山。”
明 宋濂 《孤峰德公塔铭》:“世寿七十又九,僧腊六十有二。”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僧腊》:“僧家言僧腊言,犹言年岁也。”
僧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白法释义:佛教喻身口意三种净业。 《高僧传·遗身·元慧》:“﹝ 会昌 二年﹞归寧 嘉禾,居 建兴寺,立志持三白法…… 乾寧 三年,偶云乖悆,九月二十八日归寂于 尊胜院,报龄七十八,僧腊五十八。弟子 端肃 等奉神座,葬之 吴会 之间,谓为三白和尚焉。”参见“三白”。
- 2.
世寿释义:佛教谓僧尼的实际年寿为“世寿”,以别于“僧腊”(受戒后的年岁)。 明 宋濂《妙果禅师塔铭》:“世寿七十有三,僧腊五十有三。闻师之殁,緇素无不哀慟。”
- 3.
僧衲释义:⒈亦作“僧纳”。僧衣。宋 郭彖《睽车志》卷一:“俄有一人荷插,负芋栗自外归,被髮,体皆黄毛,衣故败僧衲,直入坐土榻。”⒉指穿衲衣为僧。清 冯登府《金石综例》卷二:“金 京兆府《重修府学记》:‘僧纳四十六。’王 氏 昶 曰:‘纳即衲字,不云僧腊而云僧纳,谓其著衲衣四十六年也。’”
- 4.
僧腊释义:僧尼受戒后的年岁。唐 韩翃《题荐福寺衡岳暕师房》诗:“僧腊阶前树,禪心江上山。”明 宋濂《孤峰德公塔铭》:“世寿七十又九,僧腊六十有二。”清 褚人穫《坚瓠二集·僧腊》:“僧家言僧腊言,犹言年岁也。”
- 5.
教诱释义:教育诱导。唐 皇甫曾《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王烈 器业过人……善於教诱。”明 唐顺之《陆慎斋先生寿序》:“古者,耆年道艺之士,尊则为三老五更,以为王侯之师;下不失为閭胥族师,以教诱化诲其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