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业 [gōng yè]
1. 功勋与事业。
例千秋功业。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贾谊《过秦论》
英[ meritorious deeds; ]
2. 士农工商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
例民勤于力则功业牢。
英[ work; ]
3. 工作的成绩,成果。
英[ achievements; ]
功业 引证解释
⒈ 功勋事业。
引《易·繫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功业犹未建,夕阳忽西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图文襄公用兵》:“辅翊 世祖、圣祖 二朝,功业卓然。”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
⒉ 谓士农工商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
引《吕氏春秋·上农》:“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士大夫皆有功业。”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民勤於财则贡赋省,民勤於力则功业牢。”
清 宋永岳 《志异续编·鹊巢》:“盖妻正纺,恐妨功业,不暇置辨也。”
⒊ 指工作的成绩、成果。
引《管子·山国轨》:“曰某乡女胜事者,终岁绩,其功业若干?以功业直时而櫎之,终岁,人己衣被之后,餘衣若干?”
郑观应 《盛世危言·船政》:“课其功业,核其勤惰。”
国语词典
功业 [gōng yè]
⒈ 功劳事业。
引《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欲显名号,建功业,不亦难乎?」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爰及上代,虽不质异时,功业不同,及其安民立政者,其揆一也。」
功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武释义:谓有圣德能继先王功业。《诗·大雅·下武》:“下武维 周,世有哲王。”郑玄 笺:“下,犹后也……后人能继先祖者,维有 周 家最大。”北周 庾信《贺新乐表》:“伏维皇帝,以下武嗣兴,中阳继业。”宋 苏轼《元佑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我享维天,下武式 文王 之典,大孝严父,孔子 谓 周公 其人。”
- 2.
不世之业释义:不世:非常、非凡。 稀世罕有的功业。
- 3.
不腐释义:⒈不臭败;不腐烂。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螻。”《宋史·唐文若传》:“请岁糴常平义仓之储什三与民平市,农末俱利,而粟不腐。”⒉不朽。唐 韩愈《答殷侍御书》:“直使序所注,挂名经端,自託不腐,其又奚辞?”《新唐书·文艺传序》:“若君子则不然,自能以功业行实光明于时,亦不一于立言而垂不腐。”
- 4.
不訾释义:⒈亦作“ 不貲 ”。不可比量;不可计数。《管子·七臣七主》:“百姓之不田,贫富之不訾,皆用此作。”《史记·货殖列传》:“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司马贞 索隐:“谓其多,不可訾量。”《新唐书·康承训传》:“获器鎧不貲。” 宋 李纲 《辞免知枢院事札子》:“乏昔人之功业,而有不貲之谗谤。” 郭沫若 《归去来·达夫的来访》:“事后 文求堂 的主人才对我说,因分量太大,出版经费不貲,故未实现。”⒉形容十分贵重。《汉书·盖宽饶传》:“用不訾之躯,临不测之险,窃为君痛之。”《后汉书·冯勤传》:“人臣放
- 5.
与日月争光释义:争:竞争。 与太阳、月亮比光辉。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功业伟大。
- 6.
与日月齐光释义:与太阳、月亮的光芒相当。 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功业伟大。
- 7.
丕烈释义:大功业。汉 蔡邕《太傅安乐乡文恭侯胡公碑》:“休绩丕烈,宜宣于此。”唐 李白《比干碑》:“斲石铭表,以誌丕烈。”严复《主客平议》:“凡此皆其所权借也,故能三十年而成世史未有之丕烈。”
- 8.
丕绩释义:大功业。
- 9.
世绪释义:世上的功业。
- 10.
世资释义:⒈为世所用。 ⒉世代的资望;先代的功业。⒊世间的资财。⒋代代凭借。
- 11.
业广惟勤释义: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 12.
业峻鸿绩释义:功业高,成绩大。
- 13.
东封释义:汉 司马相如 临终前作《封禅文》,盛颂 汉 德宏大,请 武帝 东幸封 泰山、禅 梁父、以彰功业。相如 卒后八年,武帝 从其言,东至 泰山 行封禅事。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南朝 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宋 陆游《道室杂题》诗之三:“服之刀圭齿髮换,要看东封告太平。”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时清莫报君恩重,惟有一封书上劝东封。”章炳麟《时危》诗之三:“笑杀后来 陈叔寳,献书犹自请东封。”
- 14.
丰功伟烈释义:丰:多;伟:大,显赫;烈:功业。 伟大的功绩和成就。
- 15.
丰功懋烈释义:丰:丰厚;懋:盛大。 巨大隆盛的功业。
- 16.
丰功盛烈释义:犹言丰功伟绩。巨大隆盛的功业。
- 17.
丰功释义:⒈谓光大其功业。 ⒉指巨大的功勋。
- 18.
丰绩释义:宏伟的功业。
- 19.
丰芑释义:⒈《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 有芑,武王 岂不仕;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 烝哉。”孔颖达 疏:“丰水 是无情之物,犹以润泽而生菜为己事,况 武王 岂不以功业为事乎。言实以功业为事,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以“丰芑”指《诗·大雅·文王有声》。宋 魏了翁《安少保果州生祠记》:“周 自 文、武、成、康 以来,《棫模》、《丰芑》、《嵩高》、《烝民》歌咏得人,本非一世之积。”⒉指帝王慎选储君,教育子孙。用《诗·大雅·文王有声》典故。《宋史·乐志十四》:“丰 芑貽谋,建尔元子。
- 20.
为山释义:喻建立功业。
功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武释义:谓有圣德能继先王功业。《诗·大雅·下武》:“下武维 周,世有哲王。”郑玄 笺:“下,犹后也……后人能继先祖者,维有 周 家最大。”北周 庾信《贺新乐表》:“伏维皇帝,以下武嗣兴,中阳继业。”宋 苏轼《元佑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我享维天,下武式 文王 之典,大孝严父,孔子 谓 周公 其人。”
- 2.
不世之业释义:不世:非常、非凡。 稀世罕有的功业。
- 3.
不腐释义:⒈不臭败;不腐烂。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螻。”《宋史·唐文若传》:“请岁糴常平义仓之储什三与民平市,农末俱利,而粟不腐。”⒉不朽。唐 韩愈《答殷侍御书》:“直使序所注,挂名经端,自託不腐,其又奚辞?”《新唐书·文艺传序》:“若君子则不然,自能以功业行实光明于时,亦不一于立言而垂不腐。”
- 4.
不訾释义:⒈亦作“ 不貲 ”。不可比量;不可计数。《管子·七臣七主》:“百姓之不田,贫富之不訾,皆用此作。”《史记·货殖列传》:“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司马贞 索隐:“谓其多,不可訾量。”《新唐书·康承训传》:“获器鎧不貲。” 宋 李纲 《辞免知枢院事札子》:“乏昔人之功业,而有不貲之谗谤。” 郭沫若 《归去来·达夫的来访》:“事后 文求堂 的主人才对我说,因分量太大,出版经费不貲,故未实现。”⒉形容十分贵重。《汉书·盖宽饶传》:“用不訾之躯,临不测之险,窃为君痛之。”《后汉书·冯勤传》:“人臣放
- 5.
与日月争光释义:争:竞争。 与太阳、月亮比光辉。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功业伟大。
- 6.
与日月齐光释义:与太阳、月亮的光芒相当。 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功业伟大。
- 7.
丕烈释义:大功业。汉 蔡邕《太傅安乐乡文恭侯胡公碑》:“休绩丕烈,宜宣于此。”唐 李白《比干碑》:“斲石铭表,以誌丕烈。”严复《主客平议》:“凡此皆其所权借也,故能三十年而成世史未有之丕烈。”
- 8.
丕绩释义:大功业。
- 9.
世绪释义:世上的功业。
- 10.
世资释义:⒈为世所用。 ⒉世代的资望;先代的功业。⒊世间的资财。⒋代代凭借。
- 11.
业广惟勤释义: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 12.
业峻鸿绩释义:功业高,成绩大。
- 13.
东封释义:汉 司马相如 临终前作《封禅文》,盛颂 汉 德宏大,请 武帝 东幸封 泰山、禅 梁父、以彰功业。相如 卒后八年,武帝 从其言,东至 泰山 行封禅事。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南朝 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宋 陆游《道室杂题》诗之三:“服之刀圭齿髮换,要看东封告太平。”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时清莫报君恩重,惟有一封书上劝东封。”章炳麟《时危》诗之三:“笑杀后来 陈叔寳,献书犹自请东封。”
- 14.
丰功伟烈释义:丰:多;伟:大,显赫;烈:功业。 伟大的功绩和成就。
- 15.
丰功懋烈释义:丰:丰厚;懋:盛大。 巨大隆盛的功业。
- 16.
丰功盛烈释义:犹言丰功伟绩。巨大隆盛的功业。
- 17.
丰功释义:⒈谓光大其功业。 ⒉指巨大的功勋。
- 18.
丰绩释义:宏伟的功业。
- 19.
丰芑释义:⒈《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 有芑,武王 岂不仕;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 烝哉。”孔颖达 疏:“丰水 是无情之物,犹以润泽而生菜为己事,况 武王 岂不以功业为事乎。言实以功业为事,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以“丰芑”指《诗·大雅·文王有声》。宋 魏了翁《安少保果州生祠记》:“周 自 文、武、成、康 以来,《棫模》、《丰芑》、《嵩高》、《烝民》歌咏得人,本非一世之积。”⒉指帝王慎选储君,教育子孙。用《诗·大雅·文王有声》典故。《宋史·乐志十四》:“丰 芑貽谋,建尔元子。
- 20.
为山释义:喻建立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