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道 [yùn dao]
1. 指水陆运输通道。
2. 方言。命运;运气。
4. 指世道。
运道 引证解释
⒈ 指水陆运输通道。
引《后汉书·虞诩传》:“先是运道艰险,舟车不通,驴马负载,僦五致一。”
《宋书·刘勔传》:“断其运道,最是要略。”
清 魏源 《淮北票盐记》:“淮 北成本则莫重於运道之艰,而银价与岸费次之。”
⒉ 方言。命运;运气。
引刘大白 《收成好》诗:“听说今年米价贵,粜得钱多好运道。”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这是运道太坏啦!’他惛惛懵懵地想。”
许杰 《吉顺上》:“你赢了钱,你的运道真好哟!”
⒊ 指世道。
引应修人 《金宝塔银宝塔》:“伯母固执地说:‘不会的,不会的!运道转了,天老爷现在帮助穷人了!’”
国语词典
运道 [yùn dao]
⒈ 运气。
例如:「哎,不说也罢!今年的运道真是坏透了!」
近命运
运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堙阻释义:阻塞。南朝 宋 颜延之《阳给事诔》:“函 陕 堙阻,瀍 洛 蒿莱。”《明史·刘东星传》:“二十六年,河 决 单 之 黄堌,运道堙阻。”
- 2.
壅阏释义:壅遏。汉 刘向《列女传·楚处庄侄传》:“妾县邑之女也,欲言隐事於王,恐壅閼蔽塞,而不得见闻。”《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卿奏:‘安(淮南王 刘安)壅閼奋击 匈奴 者,格明詔,当弃市。’”《明史·郭正域传》:“一贯 遂嗾给事中 杨应文、御史 康丕扬 劾礼部壅閼羣议,不以实闻。”清 薛福成《应诏陈言疏》:“若是而为,运道有壅閼之虞,京仓有闕乏之患,必不然矣。”
- 3.
大采释义:⒈古代天子祭日所穿的礼服。⒉犹言运道好。
- 4.
天年不齐释义:指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运道不好。
- 5.
奸命释义:亦作“姦命”。违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城濮 之战,晋 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祁瞒 奸命,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杜预 注:“掌此三事而不脩,为奸军令。”陆德明 释文:“奸,音干。”《新唐书·史孝章传》:“宪诚 得 魏,迁士曹参军。孝章 见父(宪诚)数奸命,内非之。”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元 时亦输粟以供 上都,其后兼之海运,然当羣众姦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絶,惟有束手就困耳。”
- 6.
当事者释义:⒈当权的人。 唐 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凡将大朝会,当事者既受命,皆先日习仪。”明 李贽《寄答京友书》:“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四》:“虽然,当事者必有以为利,利运道也。”⒉身当其事的人。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七:“三妻二妾是几千年来的‘礼法’,愈见是大人大物,他的妻妾便可以愈见多。当事者自以为荣,而旁观者不胜歆羡。”
- 7.
有采释义:有运道,幸运。
- 8.
漕事释义:⒈有关漕运之事。《汉书·食货志上》:“漕事果便,寿昌 遂白令边郡皆筑仓。”《新唐书·食货志三》:“开元 十八年,宣州 刺史 裴耀卿 朝集京师,玄宗 访以漕事。”⒉指 清 代有关征收漕米的事情。清 魏源《筹漕篇下》:“江 楚 赋轻而船重,抵 淮 迟,汛涨輒虞堵闭,故言漕事则易而运道则难;江苏 赋重而船轻,抵 淮 蚤,汛前尚可筹渡,故言运道则易而漕事则难。”
- 9.
盈庭释义:亦作“盈廷”。 充满朝廷。《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楚辞·大招》:“室家盈庭,爵禄盛只。”王逸 注:“盈满朝廷。”王夫之 通释:“盈庭,皆列位于朝廷。”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自两 汉 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旧唐书·武宗纪论》:“属天骄失国,潞 孽阻兵,不惑盈庭之言,独纳大臣之计。”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又以比岁 淮 弱 黄 强,重迟空晚,发议盈廷,图改运道。”
- 10.
穵运释义:明 代差派平民为官府运输粮饷称为穵运。明 焦竑《焦氏笔乘·安南》:“又如西北边粮草,全赖 陕西 小民肩担驴驮,谓之‘穵运’。”明 沉德符《野获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宣府、大同 二镇,粮餉运道最苦。嘉靖 末年,行穵运之法,山谷崎嶇,率三十石而致一钟,当事者忧之。”《明史·食货志三》:“凡诸仓应输者有定数,其或改拨他镇者,水次应兑漕粮,即令坐派镇军领兑者给价,州县官督车户运至远仓,或给军价就令关支者,通谓之穵运。”
- 11.
脩濬释义:修理疏通。清 薛福成《应诏陈言疏》:“仍随时保护运河,量加脩濬,每岁酌行河运数十万石,务使运道毋废。”
- 12.
财运亨通释义:亨:通达,顺利。发财的运道好,赚钱很顺利。
- 13.
运旺时盛释义:时运旺盛。指运道很好。
- 14.
运道释义:运气(yùn·qi):交上了好运道。
- 15.
长生运释义:谓一辈子没有挫折的好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