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发 [tì fà]
1. 落发出家。
剃发 引证解释
⒈ 落发出家。
引《释氏要览上·剃发》:“《因果经》云:过去诸佛,为成就无上菩提,捨饰好,剃鬚髮。”
《魏书·房崇吉传》:“崇吉 夫妇异路,剃髮为沙门,改名 僧达。”
宋 苏轼 《次韵道潜留别》:“已喜禪心无别语,尚嫌剃髮有诗班。”
赵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根据佛制,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剃发染衣的用意是为了舍弃美好的装饰,实行朴素无华的生活。”
国语词典
剃发 [tì fà]
⒈ 修剪头发。
例如:「头发太长,该去剃发了。」
近剃头
⒉ 落发出家。
引宋·苏轼〈次韵道潜留别〉诗:「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斑。」
剃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发释义:指落发,剃发。
- 2.
剃发令释义:清统治者强迫原明朝的男子剃发留辫(这是满族男人的装束),于是在顺治二年清兵攻下南京后,颁下剃发令,限十天内尽剃其发 初剃发令下。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3.
浄发释义:僧人剃发之称。
- 4.
清装释义:又叫“清服”,指清朝时期的服饰。 满清入关后推行旗装。男子必须剃发、蓄辫子,否则杀头,虽然女性不受限制,但是在民间被暗中禁止,所以清朝时期普通人穿旗装和汉元素旗装,和尚道士等才可以穿汉服。
- 5.
理发师释义:⒈以剪发、饰发、剃发、修剪胡须、为妇女美容以及有关服务项目(如整治脸部或头顶或以前从事牙医和外科术)为职业的人。⒉以为妇女理发和美容为职业的人。
- 6.
留头释义:⒈留起头发,蓄发。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不是相公苦苦要你留头,其间有个缘故’……﹝ 王氏 ﹞遂依了夫人的话,虽不就改妆,却从此不剃髮,权扮作道姑模样了。”⒉旧时女孩子幼年剃发,到达一定年龄,先蓄顶心头发,再蓄全部头发,准备以簪结发,称留头。《红楼梦》第七回:“只见 王夫人 的丫鬟 金釧儿 和那一个才留头的小女孩儿站在臺阶儿上玩耍。”《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你母女两个从前在那家跟的那位姑娘……他是几岁上裹脚,几岁上留头?”
- 7.
簪剃释义:指出家为僧道。 因道士簪发,和尚剃发,故称。《元典章·圣政一·重民籍》:“今后除色目人外,自愿出家,若本户丁力数多,差役不闕,及有昆仲养父母者,赴元籍官陈告,勘当是实申覆各路给据,方许簪剃。”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私自簪剃者勒令还俗,解发原籍当差。”《清会典事例·礼部·僧道》:“三十三年议准,各省督抚严飭地方官申明禁令,不许私行簪剃。”
- 8.
群髡释义:众僧侣。 髡,《说文》云“剃髮也”、僧人皆剃发,故亦以髡指僧人。
- 9.
落簪释义:犹落发。 剃发出家。
- 10.
薙发释义:剃发。
- 11.
薙度释义:佛教语。即剃度。指剃发出家,获得超度。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广南 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妇女多嫁於僧。欲落髮,则行定;既薙度,乃成礼。”参见“剃度”。
- 12.
钳髠释义:钳和髠。 古代束颈、剃发之刑。宋 范成大《读史》诗:“朝市有机穽,冠裳或钳髠。”
- 13.
长毛释义:⒈指人或动植物身上以及其他物体上较长的毛。⒉太平军为对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律令,恢复汉民族蓄发不剃的习俗,被称为“长毛”。是清代统治者侮辱太平军的称呼。⒊〈动+名〉长出毛。
- 14.
髡刖释义:剃发与断足之刑。
- 15.
髡发释义:亦作“髠髮”。剃发。
- 16.
髡祝释义:剃发。
- 17.
髡耏释义:亦作“髠耏”。指剃发和去除颊鬓之刑。
- 18.
髡釱释义:剃发并带上脚镣。 古代的一种刑罚。《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六年》:“律坐髡釱而役者,敕黥窜以为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