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疏 自疏的意思
shū

自疏

简体自疏
繁体
拼音zì shū
注音ㄗˋ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shū,(1) 去掉阻塞使通畅。【组词】: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2) 分散。【组词】:疏散。仗义疏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组词】: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组词】:亲疏。疏远。(5) 不细密,忽略。【组词】:疏忽。(6) 空虚。【组词】:志大才疏。(7) 不熟悉。【组词】:生疏。(8) 粗劣。【组词】:疏食。疏粝。(9) 古同“蔬”,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例句】: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

基本含义

自己疏远自己,主动与人疏远。

自疏的意思

自疏 [zì shū]

1. 谓自求与之疏远。

3. 犹自解。

自疏 引证解释

⒈ 谓自求与之疏远。

《楚辞·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北史·李彪传》:“臣虽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⒉ 犹自解。

宋 苏洵 《六经论·书论》:“伊尹 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 周公 为之,纷纷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


自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存殁释义:⒈生存和死亡。犹言生死。唐 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序:“自枉诗已十餘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唐 韦应物《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诗:“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旬会之异》:“十日一宴,集中一举子物故,诸子感叹存殁,仍於故人设位。”⒉生者和死者。前蜀 杜光庭《户部张相公修迁拔明真斋词》:“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九幽悬玉匱之科,惠周存殁。”《红楼梦》第四回:“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
    • 2.
      射决释义:⒈即佩韘。俗称扳指或搬指。《说文·韦部》:“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段玉裁 注:“即今人之扳指也。”⒉占候卜筮。清 钱谦益《姚处士墓表》:“处士病,自疏其生平时日,以问射决者,其年为 正德 辛未,盖一百十九年矣。”
    • 3.
      归曲释义:犹归罪。 《汉书·匈奴传下》:“令单于自疏,不亲边吏,或者设为反间。欲因而生隙,受之适合其策使得归曲而直责。”颜师古 注:“归曲於 汉,而以直义来责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韶 本凿空开边,骤躋政地,乃以勤兵费财归曲朝廷,帝由是不悦。”章炳麟《訄书·订孔》:“故今不以利器之説归曲 孔氏。”
    • 4.
      疏决释义:⒈亦作“踈决”。疏浚;开通。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昔者 大禹 导 河 积石,疏决 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 龙门 矣。”唐 贾岛《郑尚书新开涪江》诗之一:“梓匠防波溢,蓬 仙畏水乾。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峯峦。”《旧唐书·玄宗纪下》:“己丑,令 范安及、韩朝宗 就 瀍 洛 水源疏决,置门以节水势。”⒉清理判决。唐 司空图《唐宣州王公行状》:“公命抵法以降,得自疏决。”《旧唐书·玄宗纪下》:“夏四月癸亥,令中书门下分就大理、京兆、万年、长安 等狱疏决囚徒。”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昔时为三司
    • 5.
      自疏释义:⒈谓自求与之疏远。《楚辞·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北史·李彪传》:“臣虽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⒉犹自解。宋 苏洵《六经论·书论》:“伊尹 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周公 为之,纷纷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
    • 6.
      论年释义:论年岁,按年龄说。北周 庾信 《喜晴应诏敕自疏韵》:“有庆兆民同,论年天子万。”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紫微王夫人》:“於是高栖于峯岫,并金石而论年耶?”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论年则幼,在礼则当学矣。”

自疏(zi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疏是什么意思 自疏读音 怎么读 自疏,拼音是zì shū,自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