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耗 [yīn hào]
1. 音信;消息。
例久无音耗。
英[message;]
音耗 引证解释
⒈ 音信;消息。
引《周书·晋荡公护传》:“既许归吾於汝,又听先致音耗。”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一折:“等闲离别,一去故乡音耗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如期往伺之,日暮,并无音耗。”
国语词典
音耗 [yīn hào]
⒈ 音讯、消息。
引宋·欧阳修〈渔家傲·妾解清歌并巧笑〉词:「何事抛儿行远道,无音耗。」
《三国演义·第八回》:「次日,吕布在府中打听,绝不闻音耗。」
音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小意释义:⒈小心;小殷勤。元 张可久《朝天子·闺情》曲:“夜半归来醉,小意收拾,怪胆禁持,不识羞谁似你!”《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 是个直性的汉子,只把做亲嫂嫂相待。谁知那妇人是个使女出身,惯会小意儿。”《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初时还有人看县尉面上,小意儿周济他,一连几年不通音耗,就没人理他了。”《红楼梦》第六十回:“可巧这 柳 家的是 梨香院 的差使,他最小意殷勤,伏侍的 芳官 一干人,比别的乾娘还好。”⒉小便宜。《水浒传》第四五回:“这 迎儿 得了些小意儿,巴不到晚,自去安排了香桌儿,黄昏时掇在后门外
- 2.
搆兵释义:交兵,交战。 《孟子·告子下》:“吾闻 秦 楚 搆兵,我将见 楚王 説而罢之。”唐 韩偓《隰州新驿》诗:“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搆兵。”清 陈梦雷《绝交书》:“年兄既行,耿郑 搆兵,音耗莫通。”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而南北 美 至以贩奴一事,搆兵垂十年,此皆多世君之弊政也。”
- 3.
月头释义:⒈月初。前蜀 花蕊夫人《宫词》:“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人近数千。”元 郭翼《春日有怀》诗之二:“客里青春愁不禁,月头月尾雨阴阴。”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为军丁月粮,先年月头给放,不过初五,近年多在月尽或次月初方给。”⒉犹月份。《快心编三集》第六回:“过了两个月头,佩珩 并无音耗。”《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我现在不问他别的;他许我的金鐲子,有两个月头了,问问还没有打好;我晓得的,一定送给别个相好了。”
- 4.
积稔释义:犹积年。《晋书·羊祜传》:“履谦积稔,晚节不遂,此远近所以为之感痛者也。”《周书·晋荡公护传》:“今大 齐 圣德远被,特降鸿慈,既许归吾於汝,又听先致音耗,积稔长悲,豁然获展。”唐 司空图《月下留丹灶》诗序:“邵阳 某县人,或闻其山实异,斋祷积稔,果有蹈空而至者,涉笔附楹,久之乃罢去。”《旧唐书·元行冲传》:“其有注移往説,理变新文,务加搜穷,积稔方毕。”参见“积年”。
- 5.
音耗释义:音信;消息:不通音耗。 杳无音耗。
- 6.
音耗不绝释义:音耗:音信,消息。指保持联系,音信不断。
- 7.
风水释义:⒈风和水;风和雨。 《宋书·武帝纪上》:“公中流蹙之,因风水之势,贼舰悉泊西岸。”唐 李远《咏雁》:“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⒉风寒与湿气。北周 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加以寒暑乖违,节宣失序,风水交侵,菁华已竭。”⒊风光,风景。唐 李绅《移九江》诗:“楚 客喜风水,秦 人悲异乡。”《水浒传》第一二○回:“其山秀丽,松柏森然,甚有风水,和 梁山泊 无异。”⒋指遥远而阻隔的路途。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季兰》:“或以从军万里,断絶音耗;或祗役连年,迢遥风水。”⒌指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