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衣钵 衣钵的意思

衣钵

简体衣钵
繁体
拼音yī bō
注音ㄧ ㄅㄛ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bō, ◎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组词】:钵子。饭钵。茶钵。乳钵(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基本含义

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衣钵的意思

衣钵 [yī bō]

1. 见“衣鉢”。

衣钵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衣钵”。

⒉ 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

唐 崔颢 《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鉢,松宇清身心。”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和尚收拾衣鉢被窝,打个包儿,做成一担,寻根竹子,挑出菴门。”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六祖衣鉢,传自 达磨,藏 广东 传法寺。衣本西方诸佛传法信器,鉢则 魏主 所赐。”
秦牧 《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 惠能 ﹞在原籍死后移灵 曲江 南华寺,六十年代初 南华寺 还有他的‘真身’和‘衣钵’。”

⒊ 佛家以衣钵为师徒传授之法器,因引申指师传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宋 苏轼 《再和许朝奉》:“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
明 李贽 《藏书·儒臣传·孟轲》:“孟氏 之学,识其大者,真若登 孔子 之堂而受衣鉢也。”
清 赵翼 《奴子陆喜善蒸鸭戏调子才》诗:“浅夫好为师,竟尔付衣鉢。”
马南邨 《燕山夜话·宛平大小米》:“他由于家学渊源,继承他祖父的衣钵,书画也都有专长。”

⒋ 借指僧家的衣食,资财。

《八琼室金石补正·僧惠等造天宫像记》:“遂捨衣鉢之餘,採石名山,访巧求能,愿雕真容。”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寺僧 广明,做人俊爽风流,好与官员士子每往来,亦且衣鉢充实,家道从容,所以士人每喜与他交游。”


国语词典

衣钵 [yī bō]

⒈ 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

《三国演义·第二七回》:「贫僧此处难容,收拾衣钵,亦往他处云游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亦且衣钵充实,家道从容。」

⒉ 泛指老师所传授的思想、学术、技能。

宋·杨万里〈赠王婿时可〉诗:「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
《通俗编·服饰》引《邵氏闻见录》:「君文宜冠多士,屈居十三者,欲君传老夫衣钵耳。」


衣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肖弟子释义:不肖:不像(指不像先人),不贤。指不能继承师傅的衣钵,没有出息的弟子。
    • 2.
      东土六祖释义:佛教禅宗在 中国 衣钵相传的六位祖师。依次是: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
    • 3.
      传衣鉢释义:谓传授佛法。衣,袈裟;钵,食具。佛教禅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钵相传,作为传法的信证,六祖以后不再传。后亦泛称师徒传授继承。《宋史·范质传》:“﹝ 质 ﹞举进士时,和凝 以翰林学士典贡部,览 质 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闈中谓之‘传衣鉢’。”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引 冯当世《赠彭器资诗》:“当时已自传衣鉢,羞媿犹为食肉僧。”
    • 4.
      传衣钵释义:谓传授佛法。衣,袈裟;钵,食具。佛教禅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钵相传,作为传法的信证,六祖以后不再传。后亦泛称师徒传授继承。
    • 5.
      传鉢袋释义:犹传衣钵。 谓继承祖业。宋 陆游《示子聿》诗:“我死汝应传鉢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 6.
      传钵袋释义:犹传衣钵。谓继承祖业。
    • 7.
      信具释义:佛教禅宗传法,授衣钵以为凭信,因称衣钵为信具。
    • 8.
      信器释义:即信具。 指佛教禅宗传法的衣钵。
    • 9.
      和凝衣钵释义:“和凝衣钵”后来比喻思想、学问世代相传。
    • 10.
      天师释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被选为道教的首领。
    • 11.
      承袭释义:⒈沿袭:承袭旧制。 ⒉继承(封爵等):承袭衣钵。承袭先人基业。
    • 12.
      挂褡释义:⒈游方僧人投宿寺院。 因悬挂衣钵于僧堂的钩上,故称。⒉指借宿在寺院的和尚。
    • 13.
      挂锡释义:亦作“掛锡”。游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唐 裴休《赠黄蘖山僧希运》诗:“挂锡十年栖 蜀 水,浮杯今日渡 漳 滨。”《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其时 佛印 游方转来,仍旧在 相国寺 掛锡。”《痛史》第二四回:“本庙的不过四五十人,近来倒是掛锡的客师甚多。”
    • 14.
      法嗣释义:⒈佛教语。 禅宗指继承祖师衣钵而主持一方丛林的僧人。⒉指学艺等方面的继承人。
    • 15.
      法宝释义:⒈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也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⒉神话中能制伏或杀伤妖魔的宝物。⒊比喻用起来特别有效的工具、方法或经验:群众路线是我们工作的法宝。
    • 16.
      祖庭释义:⒈语出《礼记·檀弓上》:“小敛於户内,大敛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 ”本谓祭奠于祖庙之中庭,后用“祖庭”犹言祖奠,谓送殡前举行的祭奠。唐 李端《代宗挽歌》:“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唐 李商隐《重祭外舅司徒公文》:“属纊之夕,不得闻启手之言;祖庭之时,不得在执紼之列。”⒉指佛教宗祖布教传法之处。《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下走进三藏禪林,头一进是极高的大殿,殿上金字匾额:‘天下第一祖庭’。”《随笔》1979年第2集:“唐 朝 惠能 和尚继承五祖衣钵,从 湖北省 黄梅 东山寺 到此定居,遂成禅宗正统
    • 17.
      衣鉢相传释义:⒈中国 禅宗初祖至五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信,故称。《旧唐书·方伎传·神秀》:“昔 后魏 末,有僧 达摩 者,本 天竺 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 释迦 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⒉泛指一般师徒间学艺上的继承。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贡举》:“和鲁公 凝,梁 贞明 三年 薛廷珪 下第十三人及第,后唐 长兴 四年知贡举,独爱 范鲁公 质 程文,语 范 曰:‘君文合在第一,暂屈居第十三人;用传老夫衣鉢。’时以为荣。其后相继为相。当时有赠诗者曰:‘从此庙堂添故事,登庸衣鉢尽相传。’”《
    • 18.
      衣钵相传释义: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 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 19.
      衣钵相承释义: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 20.
      遗徒释义:某人死后遗下的门徒。泛指继承某人衣钵的人。

衣钵(yi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衣钵是什么意思 衣钵读音 怎么读 衣钵,拼音是yī bō,衣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衣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