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组词】: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 耍弄。【组词】:舞弊。舞文弄墨。
dǎo,(1) 践踏,踩。【例句】:蹈袭(走别人走过的老路,沿用前人旧例)。蹈节(信守节操)。蹈海(跳到海里自杀)。赴汤蹈火。循规蹈矩。(2) 跳动。【组词】:舞蹈。手舞足蹈。
1. 一般有音乐伴奏的、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英[ dance; ]
2. 跳舞。
4. 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时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势,是一种礼节。
⒈ 手舞足蹈。表示欣庆或颂扬。
引汉 焦赣 《易林·讼之中孚》:“谢恩拜德,舞蹈欣跃,欢乐受福。”
唐 柳宗元 《骂尸虫文》:“下民舞蹈,荷帝之力。”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公既至,以二十骑自卫,入见 蜀 主,諭以祸福,示以恩信。 蜀 之君臣舞蹈感悦。”
⒉ 臣下朝见君上时的礼节。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谀佞》:“初, 煬帝 之被戮也, 隋 官贺 化及,善心 独不至, 化及 以其人望而释之。
引善心 又不舞蹈,由是见害。”
《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及 玫 还,返譖於 重诲 曰:‘ 昭遇 见 鏐,舞蹈称臣,而以朝廷事私告 鏐。’”
《再生缘》第七回:“众官舞蹈朝参毕,拜倒当权极品人。”
⒊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亦指表演舞蹈。
⒈ 古代朝拜的仪节。
引《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元祐元年复得疾,诏朝会再拜,勿舞蹈。」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征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⒉ 一种艺术形式。为人体配合音乐或节奏所作的各种动作。以有韵律的动作表达人内心的思想情感,并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近跳舞
1.原始艺术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
2.这欢快的舞蹈,动人的鼓乐,让大家心驰神往,忘怀一切。
3.小丑魔术师舞蹈员木偶在这个夏日派对中施展浑身解数。
4.小明跳现代舞,老师让他再舞蹈里把耀武扬威,衣衫褴褛,还有衣锦还乡等情节在舞蹈里展现出来。
5.落叶仿佛是个舞蹈家,翩翩起舞;仿佛是只蝴蝶,自由飞翔。
6.另一面总是这一面的舞蹈。
7.夏先生踏着小心翼翼的步子来到,在荷花池里开聚会,荷花小姐争相舞蹈,纷纷张开了花瓣儿。
8.微风吹来,杨柳树跳起了舞蹈,忽高忽低,忽左忽右。
9.金黄的迎春花开放了摆动着柔软的枝条,像在空中跳起欢快的舞蹈。
10.满园的桃花,就像优雅的舞蹈演员,随风起舞,美丽极了。
11.烟花绽开的样子像一位舞蹈家,正在翩翩起舞。
12.荷花像一位舞蹈家,河水就是他们的舞台,任由它们尽情发挥。
13.荷花像一位舞蹈家,河水就是他们的舞台,任由它们尽情发挥;像一位医生,它能使烦恼的人变得快乐,使快乐的人更加快乐;像一个个站在高阁的白衣素女,也像一个个翩翩起。
14.天下着的白雪,宛如在空中偏偏起舞身着白装的舞蹈家。
15.一阵风吹来,小树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16.柳条变得柔软了,像春姑娘轻轻扭动腰肢在轻盈舞蹈。
17.她打字真快,手指仿佛在键盘上跳起了轻快的舞蹈。
18.河岸边的柳枝随风摇摆想一个天生的舞蹈者绽放青春的光芒。
19.春天是一个优美的舞蹈,让世界充满微笑。
20.秋风习习,柿树上,怎么多了几个小灯笼,像淘气的孩子,在枝头舞蹈;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