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徵聘 徵聘的意思
zhēngpìn

徵聘

简体徵聘
繁体
拼音zhēng pìn
注音ㄓㄥ ㄆㄧ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 zhēng,(1) 召,征召。《爾雅•釋言》。【组词】:“徵,召也。”(2) 求;取。《左傳•哀公七年》。【组词】:“夏,公會吴于鄫,吴來徵百牢。”(3) 敛取;征收。《周禮•地官•閭師》。【组词】:“以時徵其賦。”(4) 徭役;租税。《管子•治國》。【组词】:“而上徵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5) 证验;效应。《廣韻•蒸韻》。【组词】:“徵,證也。”(6) 征兆;迹象。《左傳•昭公十七年》。【组词】:“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7) 证明。《廣雅•釋詁四》。【组词】:“徵,明也。”(8) 征聘;纳币以成婚礼。《集韻•蒸韻》。【组词】:“徵,成也。”(9) 追究;责问。《左傳•僖公四年》。【组词】:“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又指征询。唐沈既濟《任氏傳》:“徵于小僮,小僮笑曰:‘無之。’”(10) 典,主管。《莊子•天道》。【组词】:“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11) 虚。《爾雅•釋詁上》。【组词】:“徵,虚也。”(12) 姓(旧读zhǐ)。《三國志•吴志•程秉傳》。【组词】:“秉為傅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1) 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又名“迭”。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爾雅•釋樂》。【例句】:“徵謂之迭。”《正字通•彳部》:“徵,五聲之一,絃用五十四絲,其聲清。”(1) 通“懲”。《荀子•正論》。【组词】:“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2) 用同“澂”。澄清。《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组词】:“陛下不加清徵,審别真偽。”(3)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西南。《集韻•蒸韻》。【组词】:“徵,縣名,在同州。”

pìn,(1) 访问。【例句】:聘问(古代指代表国家访问友邦)。通聘。聘使往来。(2) 请人担任职务。【组词】:聘书。聘用。聘请。招聘。(3) 定婚或女子出嫁。【例句】:聘礼(彩礼)。聘金。聘姑娘。

基本含义

1.谓征召诸侯聘问。《左传·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徵聘。夏, 孟献子 聘于 周 ,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杨伯峻 注:“徵聘者,示意 鲁 遣使往 周 聘问也。”
2.谓朝廷以礼招聘贤才。今亦泛指招聘人员。《后汉书·黄琼传》:“先是徵聘处士多不称望, 李固 素慕於 琼 ,乃以书逆遗之。”《宋书·隐逸传·翟法赐》:“违避徵聘,遁跡幽深。”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八分书起於 汉 时 王次仲 。 次仲 有道,詔徵聘,於车中化为大舃飞去。”《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若知县肯来相请,便似朝廷徵聘一般。”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失之则耆硕不闻徵聘,终老茅菅。”

徵聘的意思

徵聘 [zhēng pìn]

2. 谓征召诸侯聘问。《左传·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徵聘。夏,孟献子 聘于 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杨伯峻 注:“徵聘者,示意 鲁 遣使往 周 聘问也。”

3. 谓朝廷以礼招聘贤才。今亦泛指招聘人员。《后汉书·黄琼传》:“先是徵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 素慕於 琼,乃以书逆遗之。”《宋书·隐逸传·翟法赐》:“违避徵聘,遁跡幽深。”唐 李绰《尚书故实》:“八分书起於 汉 时 王次仲。次仲 有道,詔徵聘,於车中化为大舃飞去。”《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若知县肯来相请,便似朝廷徵聘一般。”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失之则耆硕不闻徵聘,终老茅菅。”


徵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序释义:相传为 夏 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 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 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籥於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於中养老。”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徵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陈坟素,坐而论道。”南朝 梁 沉约《俊雅》诗之二
    • 2.
      庐君释义:相传古有名 匡俗 者结庐隐于 庐山,屡逃徵聘,时人敬事之,称为 庐君。参见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
    • 3.
      徵聘释义:⒈谓征召诸侯聘问。《左传·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徵聘。夏,孟献子 聘于 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杨伯峻 注:“徵聘者,示意 鲁 遣使往 周 聘问也。”⒉谓朝廷以礼招聘贤才。今亦泛指招聘人员。《后汉书·黄琼传》:“先是徵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 素慕於 琼,乃以书逆遗之。”《宋书·隐逸传·翟法赐》:“违避徵聘,遁跡幽深。”唐 李绰《尚书故实》:“八分书起於 汉 时 王次仲。次仲 有道,詔徵聘,於车中化为大舃飞去。”《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若知县肯来相请,便似朝廷徵聘一般。”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 4.
      王使释义:天子或王侯的使者。 《左传·宣公九年》:“九年春,王使来徵聘。”《汉书·枚皋传》:“﹝ 枚皋 ﹞年十七,上书 梁共王,得召为郎。三年,为王使。”明 戴良《苦斋》诗:“享歇宠王使,集藜奠皇家。”
    • 5.
      虚声释义:⒈虚名;虚誉。《韩非子·六反》:“布衣循私利而誉之,世主听虚声而礼之,礼之所在,利必加焉。”《后汉书·黄琼传》:“自顷徵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 等,其功业皆无所採,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宋 陈师道《别黄徐州》诗:“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清 李渔《风筝误·遣试》:“若不是他引我进去相见呵,万一谬採虚声聘定了,把鸞凰效,兀的不是神仙魑魅同偕老。”⒉假话;空话。唐 皇甫湜《制策一道》:“臣伏见赦令节文,周备纤悉,空文虚声,溢於视听,而实功惠未有分寸及於苍生。”唐 罗隐《塞外》诗

徵聘(zhengp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徵聘是什么意思 徵聘读音 怎么读 徵聘,拼音是zhēng pìn,徵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徵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