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时 明时的意思
míngshí

明时

简体明时
繁体明時
拼音míng shí
注音ㄇㄧㄥˊ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基本含义

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明时的意思

明时 [míng shí]

1. 阐明天时的变化。

3. 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明时 引证解释

⒈ 阐明天时的变化。

《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⒉ 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国语词典

明时 [míng shí]

⒈ 治世,政治清明的时代。

《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盛世。」
《文选·韦曜·博弈论》:「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

⒉ 明代。

如:「明时有一位大学者王阳明。」


明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寿节释义:封建时代指君主的生日。《册府元龟·帝王·诞圣》:“后唐 庄宗 以 光启 元年十月癸亥生於 晋阳宫 …… 同光 元年十月壬辰万寿节,百官斋会於 开封府。”清 昭槤《啸亭续录·万寿节》:“本朝万寿节,王公大臣文武职官等,咸蟒袍补服,於黎明时排班 圆明园 之 正大光明殿 前。”
    • 2.
      三星释义:⒈猎户座中央三颗明亮的星,冬季天将黑时从东方升起,天将明时在西方落下,常根据它的位置估计时间。 ⒉民间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
    • 3.
      不郎不秀释义: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元明时代官僚、贵族的子弟称“秀”,平民的子弟称“郎”)。
    • 4.
      丹凤朝阳释义:比喻贤才逢明时。
    • 5.
      九成宫释义:⒈唐 代宫名。 在 陕西省 麟游县 西。本为 隋 仁寿宫,系皇帝避暑处。唐太宗 贞观 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 九成。永徽 二年九月改名 万年。乾封 二年,复为 九成。宫垣周千八百步,中有 碧城殿、排云殿,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唐 王勃 有《九成宫颂》,杜甫、李商隐 均有《九成宫》诗。参阅《新唐书·地理志一》、《唐会要》卷三十。⒉唐 书法家 欧阳询 所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省称。张天翼《清明时节》:“端妹子 正在写《九成宫》;十四岁的姑娘写得出那么光烫的字来总算不错的了。”详“九成宫醴泉铭”。
    • 6.
      五更天释义:天将明时。
    • 7.
      五更头释义:天将明时。
    • 8.
      五漏释义:⒈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唐 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唐 黄滔《贻张蠙同年》诗:“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⒉借指一整夜。《西游记》第六一回:“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参见“五更”。
    • 9.
      传鉢袋释义:犹传衣钵。 谓继承祖业。宋 陆游《示子聿》诗:“我死汝应传鉢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 10.
      佥院释义:⒈即宋之签书院事,位在枢密副使之下。 ⒉元时,宣政院、宣徽院、太常礼仪院、太医院等亦设有此职。⒊明时亦称都察院僉都御史为僉院。
    • 11.
      使头释义:⒈唐宋元明时奴仆对家主的称呼。⒉用于称上司以至国主。
    • 12.
      分守释义:⒈明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⒉职分。
    • 13.
      十三科释义:⒈宋元明时中医分科。⒉元明时画有十三科,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画家十三科》。⒊元明时裱褙字画有十三科。
    • 14.
      华风释义:⒈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⒉浮华的文风。⒊犹光风。天日清明时的和风。
    • 15.
      善卷释义:⒈相传为 尧 舜 时隐士。《庄子·让王》:“舜 以天下让 善卷。善卷 曰:‘余立於宇宙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吕氏春秋·下贤》:“尧 不以帝见 善綣,北面而问焉。”唐 王维《过沉居士山居哭之》诗:“善卷 明时隐,黔娄 在日贫。”⒉洞名。旅游胜地,在 江苏省 宜兴县 西南 螺岩山 上。有上、中、下、后四洞,多大型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石狮、石象等景物。下洞地下河可行小舟,自后洞出。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国山 ﹞其东南曰 善卷洞,一
    • 16.
      囹圄生草释义:囹圄:监狱。监狱里长出野草。形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时,犯罪的人很少。
    • 17.
      囹圄空虚释义:形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时,犯罪的人很少。
    • 18.
      头鸡释义:指黎明时分最先啼叫的公鸡。
    • 19.
      奄弃释义:忽然舍弃。 犹永别,谓死亡。唐 韩愈《宪宗崩慰诸道疏》:“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奄弃万国。”《元史·文宗纪二》:“朕以先皇帝奄弃方新,摧怛何忍。”明 文徵明《先叔父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文公行状》:“盛年奄弃明时,有可惜者。”
    • 20.
      孤星释义:指黎明时的残星。亦指单独出现的星。

明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寿节释义:封建时代指君主的生日。《册府元龟·帝王·诞圣》:“后唐 庄宗 以 光启 元年十月癸亥生於 晋阳宫 …… 同光 元年十月壬辰万寿节,百官斋会於 开封府。”清 昭槤《啸亭续录·万寿节》:“本朝万寿节,王公大臣文武职官等,咸蟒袍补服,於黎明时排班 圆明园 之 正大光明殿 前。”
    • 2.
      三星释义:⒈猎户座中央三颗明亮的星,冬季天将黑时从东方升起,天将明时在西方落下,常根据它的位置估计时间。 ⒉民间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
    • 3.
      不郎不秀释义: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元明时代官僚、贵族的子弟称“秀”,平民的子弟称“郎”)。
    • 4.
      丹凤朝阳释义:比喻贤才逢明时。
    • 5.
      九成宫释义:⒈唐 代宫名。 在 陕西省 麟游县 西。本为 隋 仁寿宫,系皇帝避暑处。唐太宗 贞观 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 九成。永徽 二年九月改名 万年。乾封 二年,复为 九成。宫垣周千八百步,中有 碧城殿、排云殿,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唐 王勃 有《九成宫颂》,杜甫、李商隐 均有《九成宫》诗。参阅《新唐书·地理志一》、《唐会要》卷三十。⒉唐 书法家 欧阳询 所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省称。张天翼《清明时节》:“端妹子 正在写《九成宫》;十四岁的姑娘写得出那么光烫的字来总算不错的了。”详“九成宫醴泉铭”。
    • 6.
      五更天释义:天将明时。
    • 7.
      五更头释义:天将明时。
    • 8.
      五漏释义:⒈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唐 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唐 黄滔《贻张蠙同年》诗:“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⒉借指一整夜。《西游记》第六一回:“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参见“五更”。
    • 9.
      传鉢袋释义:犹传衣钵。 谓继承祖业。宋 陆游《示子聿》诗:“我死汝应传鉢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 10.
      佥院释义:⒈即宋之签书院事,位在枢密副使之下。 ⒉元时,宣政院、宣徽院、太常礼仪院、太医院等亦设有此职。⒊明时亦称都察院僉都御史为僉院。
    • 11.
      使头释义:⒈唐宋元明时奴仆对家主的称呼。⒉用于称上司以至国主。
    • 12.
      分守释义:⒈明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⒉职分。
    • 13.
      十三科释义:⒈宋元明时中医分科。⒉元明时画有十三科,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画家十三科》。⒊元明时裱褙字画有十三科。
    • 14.
      华风释义:⒈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⒉浮华的文风。⒊犹光风。天日清明时的和风。
    • 15.
      善卷释义:⒈相传为 尧 舜 时隐士。《庄子·让王》:“舜 以天下让 善卷。善卷 曰:‘余立於宇宙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吕氏春秋·下贤》:“尧 不以帝见 善綣,北面而问焉。”唐 王维《过沉居士山居哭之》诗:“善卷 明时隐,黔娄 在日贫。”⒉洞名。旅游胜地,在 江苏省 宜兴县 西南 螺岩山 上。有上、中、下、后四洞,多大型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石狮、石象等景物。下洞地下河可行小舟,自后洞出。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国山 ﹞其东南曰 善卷洞,一
    • 16.
      囹圄生草释义:囹圄:监狱。监狱里长出野草。形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时,犯罪的人很少。
    • 17.
      囹圄空虚释义:形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时,犯罪的人很少。
    • 18.
      头鸡释义:指黎明时分最先啼叫的公鸡。
    • 19.
      奄弃释义:忽然舍弃。 犹永别,谓死亡。唐 韩愈《宪宗崩慰诸道疏》:“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奄弃万国。”《元史·文宗纪二》:“朕以先皇帝奄弃方新,摧怛何忍。”明 文徵明《先叔父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文公行状》:“盛年奄弃明时,有可惜者。”
    • 20.
      孤星释义:指黎明时的残星。亦指单独出现的星。

明时造句

1.战争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我军在黎明时分终于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全部歼灭。

2.明时节里,片片飞柳絮;天地换新衣,动我旧情意;念你在心底,泛春一片绿;忧愁随风去,放歌春天里;好运正当时,化作绵绵雨。

3.明时节细雨飘,青松郁郁草丰茂。泪流千行纸钱烧,临坟烧香寄哀悼。伏地叩首意难平,迎风酹酒思绪绕。人间何事最重要,孝敬亲人要趁早。

4.文学是什么?文学是生死离别孤星泪,让人夜深相思痛。文学是独守孤坟悲白发,让人坐看空房伤。文学是西郊黄土凉白骨,让人孤坐夕阳晚。文学是黄泉路上不相逢,让人回眸等来生。文学是清明时节路断魂,让人迷途家曾在

5.情深深雨蒙蒙,清明时节墓地行。一片哀思祭亡灵,两行清泪流不停。片片纸钱化蝶舞,送给亲人表寸心。

6.明时节许多人到烈士陵园祭祀革命先烈。

7.明时节,细雨绵绵。

8.明时节,气候温和湿润,草木抽出新芽。

9.明时节,春风扑面,万物复苏。

10.又是一年清明时,霏霏细雨,点点愁思,几多离人泪。

11.明时而埋头学习,时而抬头远瞧窗外。

12.明时分,我们的村庄完全笼罩在晨雾之中。

13.用比喻句的形式补写一段文字,说明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的重要性。

14.明时节,满城春色,百花盛开。

明时(mi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时是什么意思 明时读音 怎么读 明时,拼音是míng shí,明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