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味苦 味苦的意思
wèi

味苦

简体味苦
繁体
拼音wèi kǔ
注音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èi,(1)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组词】: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2)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组词】:气味。香味儿。(3) 情趣。【组词】: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4) 体会,研究。【组词】:体味。耐人寻味。(5)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组词】:五味药。

kǔ,(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组词】:甘苦。苦胆。苦瓜。(2) 感觉难受的。【组词】: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3) 为某种事所苦。【组词】: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4) 有耐心地,尽力地。【组词】: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5)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味苦的意思

味苦 [wèi kǔ]

1. 指某一中草药或植物性食物等对人的味觉感受器刺激后在味觉中枢引起的苦的感觉。


味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京葫芦释义:别称苦壶卢、苦匏,蒲卢等,为中草药,性味苦寒。
    • 2.
      亭历释义:又写作葶苈,草木植物,籽味苦,可入药。
    • 3.
      他唑巴坦释义:他唑巴坦化学名为-3-甲基7-氧代-3-(1H-1,2,3-三氮唑-1-基甲基)-4-硫杂-1-氮杂双环[0]庚烷-2-羧酸4,4-二氧化物,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略有引湿性。
    • 4.
      冰檗释义:喻指处境寒苦艰辛。 檗,即黄檗、黄柏,性寒味苦。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復食檗。”清 钱谦益《刘一燝授光禄大夫母杨氏加赠一品夫人制》:“相夫子于盛年,则冰檗有闻;抚诸孤于稚弱,则荼苦无间。恒其贞德,终为母师。”
    • 5.
      刺皮释义:味苦,性平,有小毒,得酒良,畏桔梗、麦冬。
    • 6.
      南橘北枳释义: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 7.
      卤水释义:⒈也叫苦卤、盐卤。一般指由海水等咸水制盐时所残留的母液。是氯化镁、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味苦有毒,供制豆腐等使用。食盐潮解后所成的卤水也叫盐卤。⒉矿化度大于50克/升的地下水。用以提取某些化工原料(如食盐、硼、溴、碘等)。
    • 8.
      厚朴花释义:为一味中药名,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花蕾。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摘,稍蒸后,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微温,味苦,具有主治理气,化湿的药用价值。
    • 9.
      叭哒杏释义:即巴旦杏。伊朗语badam音译。落叶乔木,叶披针形,果实带扁,果肉薄而少汁。种子有味苦的和味甜的两种。原产 亚洲 西部,我国西北有栽培。
    • 10.
      吗啡释义:药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17H19O3N·H2O。 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有毒,是由鸦片制成的。用作镇痛药,连续使用容易成瘾。 [英morphine]
    • 11.
      哑巴吃黄连释义:歇后语。比喻有苦难言。黄连,药名,味苦。
    • 12.
      商陆释义:多年生粗壮草本。 根粗大,块状。夏秋开花,白色,浆果,紫黑色。根可入药,俗称“章柳根”。性寒,味苦,有毒。中医学上用为逐水药。《易·夬》“莧陆夬夬”唐 孔颖达 疏:“马融、郑玄、王肃 皆云,莧陆一名商陆。”明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岁时杂占》:“杏子开花,可耕白沙。商陆子熟,杜鹃不哭。”
    • 13.
      啮檗吞针释义: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 14.
      地喹氯胺释义:一种化学药品名,为乳白色粉末,无臭,味苦,在沸水中能溶解,一般在有机溶剂中不溶或微溶,是一种消毒防腐药。
    • 15.
      寒石释义:⒈寒冷的岩石。 ⒉即卤碱。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 16.
      拘罗释义:草名。即皋芦草。叶似茶,味苦。
    • 17.
      楝实释义:楝树的果实。也叫金铃子。中医入药。味苦寒,有理气止痛,杀虫疗癣的功效。
    • 18.
      橡栗释义:栎树的果实。 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果。
    • 19.
      橡子面释义:橡实磨成的粉。可以充饥,味苦。杨朔《海市》:“我家里净吃苦橡子面,等着粮食下锅。”高玉宝《高玉宝》第十二章:“离开家乡这些年,尽吃橡子面。”
    • 20.
      水窖释义:建于黄土高原等缺水或水味苦的地区、用于蓄存雨水、雪水的土窖,有防渗漏设施。

味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京葫芦释义:别称苦壶卢、苦匏,蒲卢等,为中草药,性味苦寒。
    • 2.
      亭历释义:又写作葶苈,草木植物,籽味苦,可入药。
    • 3.
      他唑巴坦释义:他唑巴坦化学名为-3-甲基7-氧代-3-(1H-1,2,3-三氮唑-1-基甲基)-4-硫杂-1-氮杂双环[0]庚烷-2-羧酸4,4-二氧化物,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略有引湿性。
    • 4.
      冰檗释义:喻指处境寒苦艰辛。 檗,即黄檗、黄柏,性寒味苦。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復食檗。”清 钱谦益《刘一燝授光禄大夫母杨氏加赠一品夫人制》:“相夫子于盛年,则冰檗有闻;抚诸孤于稚弱,则荼苦无间。恒其贞德,终为母师。”
    • 5.
      刺皮释义:味苦,性平,有小毒,得酒良,畏桔梗、麦冬。
    • 6.
      南橘北枳释义: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 7.
      卤水释义:⒈也叫苦卤、盐卤。一般指由海水等咸水制盐时所残留的母液。是氯化镁、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味苦有毒,供制豆腐等使用。食盐潮解后所成的卤水也叫盐卤。⒉矿化度大于50克/升的地下水。用以提取某些化工原料(如食盐、硼、溴、碘等)。
    • 8.
      厚朴花释义:为一味中药名,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花蕾。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摘,稍蒸后,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微温,味苦,具有主治理气,化湿的药用价值。
    • 9.
      叭哒杏释义:即巴旦杏。伊朗语badam音译。落叶乔木,叶披针形,果实带扁,果肉薄而少汁。种子有味苦的和味甜的两种。原产 亚洲 西部,我国西北有栽培。
    • 10.
      吗啡释义:药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17H19O3N·H2O。 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有毒,是由鸦片制成的。用作镇痛药,连续使用容易成瘾。 [英morphine]
    • 11.
      哑巴吃黄连释义:歇后语。比喻有苦难言。黄连,药名,味苦。
    • 12.
      商陆释义:多年生粗壮草本。 根粗大,块状。夏秋开花,白色,浆果,紫黑色。根可入药,俗称“章柳根”。性寒,味苦,有毒。中医学上用为逐水药。《易·夬》“莧陆夬夬”唐 孔颖达 疏:“马融、郑玄、王肃 皆云,莧陆一名商陆。”明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岁时杂占》:“杏子开花,可耕白沙。商陆子熟,杜鹃不哭。”
    • 13.
      啮檗吞针释义: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 14.
      地喹氯胺释义:一种化学药品名,为乳白色粉末,无臭,味苦,在沸水中能溶解,一般在有机溶剂中不溶或微溶,是一种消毒防腐药。
    • 15.
      寒石释义:⒈寒冷的岩石。 ⒉即卤碱。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 16.
      拘罗释义:草名。即皋芦草。叶似茶,味苦。
    • 17.
      楝实释义:楝树的果实。也叫金铃子。中医入药。味苦寒,有理气止痛,杀虫疗癣的功效。
    • 18.
      橡栗释义:栎树的果实。 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果。
    • 19.
      橡子面释义:橡实磨成的粉。可以充饥,味苦。杨朔《海市》:“我家里净吃苦橡子面,等着粮食下锅。”高玉宝《高玉宝》第十二章:“离开家乡这些年,尽吃橡子面。”
    • 20.
      水窖释义:建于黄土高原等缺水或水味苦的地区、用于蓄存雨水、雪水的土窖,有防渗漏设施。

味苦造句

1.希望是枯燥乏味苦思冥想后灵感奇发的灵光一闪;希望是孤独寂寞漫长等待后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眸一笑;希望是胜券在握成竹在胸后出乎预料的突破。

2.有些伤痛是抹不去的,不要刻意撕开它的疤痕,就当它是一味苦药,疗养着曾经破碎的心。

3.这种蜜蜂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蜜。

4.丰富我的心灵。这种蜜蜂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蜜。

味苦(weik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味苦是什么意思 味苦读音 怎么读 味苦,拼音是wèi kǔ,味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味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