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饮 [lè yǐn]
1. 畅饮。
乐饮 引证解释
⒈ 畅饮。
引《史记·高祖本纪》:“沛 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出有微行之游,入有管弦之懽,置酒乐饮,赋诗称寿。”
《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快看酒来,俺们乐饮三杯。”
乐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占候释义:⒈视天象变化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后汉书·郎顗传》:“能望气占候吉凶。”《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帝(杨广)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谓 萧后 曰:‘外间大有人图儂,然儂不失为 长城公,卿不失为 沉后,且共乐饮耳!’”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创支干生尅之论,著日时吉凶之言,甚至藉以推测,用之占候。”⒉指根据天象变化预测自然界的灾异和天气变化。汉 王充《论衡·谴告篇》:“夫变异自有占候,阴阳物气自有始终。”《明史·梁梦龙传》:“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清 魏源《
- 2.
存慰释义:存问、慰抚。《文选·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李善 注:“郑玄《周礼》注曰:‘存,省也。’毛萇《诗》传曰:‘慰,犹安存之也。’”《宋书·王微传》:“微 既为 始兴王 濬 府吏,濬 数相存慰,微 奉答牋书,輒饰以辞采。”《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宋史·真宗纪一》:“丁卯,以 向敏中 为 河北、河东 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
- 3.
宴镐释义:《诗·小雅·鱼藻》:“王在在 镐,岂乐饮酒。”郑玄 笺:“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武王 何所处乎?处於 镐京,乐八音之乐,与羣臣饮酒而已。”后遂以“宴镐”为天下太平君臣同乐之典。唐 张说《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诗:“汉武 横 汾 日,周王 宴 镐 年。”唐 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三:“戈偃征 苗 后,诗传宴 镐 初。”
- 4.
昵宴释义:谓亲近声乐宴饮之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君若以社稷之故,私降昵宴,羣臣弗敢知。”杜预 注:“昵,近也。降昵宴,谓损亲近声乐饮食之事也。”
- 5.
极驩释义:同“极欢”。《史记·高祖本纪》:“沛 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汉书·田蚡传》:“蚡 卒饮至夜,极驩而去。”
- 6.
甲仗释义:⒈亦作“甲杖”。 披甲执兵的卫士。《晋书·桓冲传》:“又詔 冲 及 谢安 并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书·武帝纪上》:“十月,高祖 领 青州 刺史。甲仗百人入殿。”《南史·陆子隆传》:“文帝 嗣位,子隆 领甲仗宿卫。”⒉泛指武器。《周书·武帝纪下》:“齐 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辽史·礼志六》:“腊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并戎服,戊夜坐朝,作乐饮酒,等第赐甲仗、羊马。”《明史·孙承宗传》:“沉棨、杜应芳 缮甲仗,司务 孙元化 筑礮臺。”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先后降者数十万,
- 7.
翦发待宾释义:晋 陶侃 早孤贫,为县吏。 鄱阳 孝廉 范逵 过 侃,仓猝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事见《晋书·陶侃传》。后世传为美谈,并常以喻贤母。元 秦简夫 有《晋陶侃母剪发待宾》杂剧。亦省作“翦髮”。元 柯丹丘《荆钗记·议亲》:“翦髮常思 侃 母,斷機每念 軻 親。”
- 8.
赈施释义:救济布施。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义解四·道猛》:“猛 随有所获,皆賑施贫乏,营造寺庙。”宋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久之归 蜀,与亲旧乐饮,賑施贫者,期年而后还。”
- 9.
蹴然释义:亦作“蹵然”。 惊惭不安貌。《庄子·德充符》:“子产 蹵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成玄英 疏:“蹵然,惊惭貌也。”《晏子春秋·谏上二》:“景公 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为无礼。’晏子 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汉 贾谊《新书·审微》:“宓子 蹴然曰:‘今年无麦,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穫,是乐有寇也……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严复《<古今文钞>序》:“有讯於 復 者曰:‘……先生识之,三十年以往,吾国之古文辞殆无嗣音者矣。’復 蹴然应之曰:‘奚为其然也?客之为是忧也,其亦昧於
- 10.
逾岁释义:⒈超过一年。 汉 王充《论衡·道虚》:“夫草木无欲,寿不逾岁。”唐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序:“刘兄 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逾岁,职修人治。”宋 洪迈《容斋四笔·欧阳公辞官》:“今纔逾岁,又超转两资。”⒉过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乐饮逾月,忽飘然浮海去,逾岁而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逾岁,择吉迎女归,夫妻相得甚欢。”清 薛福成《<寄龛文存>序》:“逾岁復来,趣之益力。”⒊犹超龄。清 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二五:“挑选八旗秀女事隶户部……年已在十七以上谓
- 11.
逾月释义:⒈亦作“踰月”。古代礼制,士死后要满一个月,到第二个月才下葬,称为“逾月”之制。《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杨伯峻 注:“踰月者,歷二月也。”宋 穆修《徐文质墓志铭》:“生能葬以其道,正合士礼踰月之制。”⒉谓时间超过一个月。汉 蔡邕《述行赋》:“延熹 二年秋,霖雨逾月。”南唐 李建勋《送人诗》:“相见未逾月,堪悲远别离。”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乐饮逾月,忽飘然浮海去,逾岁而归。”⒊犹言一个月后。宋 秦观《录宝林事实》:“逾月
- 12.
镐京释义:⒈古都名。 西周 国都。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 沣水 东岸。周武王 既灭 商,自 酆 徙都于此,谓之 宗周,又称 西都。《诗·大雅·文王有声》:“考卜维王,镐京 辟廱。”其后 汉武帝 在此凿 昆明池,遂沦入池内。今 丰镐村、镐京观 一带发现有 西周 遗址和墓葬。⒉借指京都。唐 张说《奉和兴庆宫酺宴》:“镐京 陪乐饮,栢殿奉文飞。”宋 苏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小儿队》:“镐京 广燕,方云集於縉绅。”
- 13.
镐饮释义:《诗·小雅·鱼藻》:“王在在 镐,岂乐饮酒。”郑玄 笺:“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
- 14.
青杨巷释义:⒈地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南齐书·始兴简王鉴传》:“上为 南康王 子琳 起 青杨巷 第新成,车驾与后宫幸第乐饮。”唐 韩翃《送丹阳刘太真》诗:“春衣晚入 青杨巷,细马初过 皂荚桥。”清 厉鹗《秋晓过敬身幽居》诗:“好在 青杨巷,题诗语最遒。”⒉地名。在今 湖北省 江陵县。《隋书·儒林传·何妥》:“时 兰陵 萧眘 亦有儁才,住 青杨巷,妥 住 白杨头,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儁,白杨 何妥,青杨 萧眘。’”
- 15.
高台释义:⒈高建楼台。 《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⒉高的楼台。晋 左思《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明 王世贞《登岱》诗:“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⒊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⒋头之别称。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